【摘 要】
:
柿属(Diospyros Linn.)是柿科植物分布范围最广、类型最丰富、经济效益最高的属。我国是柿属植物的原产地和分布中心,拥有特异的中国甜柿种质和丰富的种质资源。在柿属植物中,柿(Diospyros kaki Thunb.)是被广泛栽培的代表种质,分为五种类型,包括中国甜柿、日本甜柿、不完全甜柿、不完全涩柿、完全涩柿,完全甜柿(简称“甜柿”,包括中国甜柿和日本甜柿两类)是主栽类型也是未来的育种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10006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柿属(Diospyros Linn.)是柿科植物分布范围最广、类型最丰富、经济效益最高的属。我国是柿属植物的原产地和分布中心,拥有特异的中国甜柿种质和丰富的种质资源。在柿属植物中,柿(Diospyros kaki Thunb.)是被广泛栽培的代表种质,分为五种类型,包括中国甜柿、日本甜柿、不完全甜柿、不完全涩柿、完全涩柿,完全甜柿(简称“甜柿”,包括中国甜柿和日本甜柿两类)是主栽类型也是未来的育种方向。我国传统产区主要以完全涩柿为主,而中国甜柿仅规模性分布在安徽、河南、湖北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地域,目前关于中国甜柿起源及其与其他种质的亲缘关系仅局限在分子标记层面,在基因组层次鲜有报道。本研究首次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甜柿、中国原产完全涩柿和日本原产柿种质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基因组特异区域进行研究,以期为栽培柿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中国甜柿起源演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36份大别山区柿种质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1.68Tb原始数据,测序数据Q20>94.56%,GC含量在36.32~37.49%之间。将36份大别山区柿种质重测序数据和50份在本研究之前已被完成的中国其它原产柿种质、日本原产柿种质及柿属近缘种的重测序数据共同分析,所有样本平均测序深度为11.77×(2.28-37.45×),所有样本各自比对到参考基因组后平均的基因组覆盖度78.23%,通过序列比对和变异检测,获得268,812,711个SNP位点、14,210,910个In Del位点、351,794个SV位点、72,443个CNV位点。2.STRUCTURE分析、系统发育树、主成分分析将所有样品分为四类,即中国甜柿、中国原产完全涩柿、日本原产柿种质、柿属近缘种。中国原产完全涩柿与中国甜柿和日本原产柿种质中的非完全甜柿类型亲缘关系密切,来自大别山区的中国甜柿背景单一,而其余地区中国甜柿背景混杂,存在涩柿种质的基因渗入。‘雄株1号’和‘雄株8号’与‘四方甜柿’亲缘关系密切,表明其具有大别山区甜柿种质的遗传背景。3.通过群体遗传学分析发现在所采集样本中,中国原产完全涩柿组别呈现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背景复杂,中国甜柿组别遗传多样性次之,而日本原产柿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最低,遗传背景相对单一反应了驯化明显降低了栽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4.鉴定了中国甜柿与中国原产完全涩柿间、中国甜柿与日本原产柿种质间、中国原产完全涩柿和日本原产柿种质间的特异基因区域,并对区域内的候选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在中国甜柿与中国原产完全涩柿间的受选择基因在类黄酮生物合成、单萜生物合成、二萜生物合成、咖啡因代谢、碳代谢通路上显著富集。
其他文献
状态转换是光合生物快速响应波动光环境下维持光系统(PSs)间激发能平衡的一种重要光保护机制,这种机制由氧化或还原的质体醌(PQ)池诱导。在植物和绿藻中,细胞色素(Cyt b6f)可感知PQ池的变化并与一种特定的激酶作用,引发捕光复合物II(LHC II)运动。相比之下,蓝细菌状态转换虽被广泛研究,但涉及藻胆体(PBSs)内部的分子机制模型目前尚无定论。Synechocystis sp.PCC680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氨(NH3)已经成为农业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原料。氨气是一种有毒有害气体,会严重危害着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对氨气的捕获和回收,无论是对环境还是资源,都是十分重要。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可设计的化学结构,在气体吸附和储存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本论文中,为了提高MOFs对氨
鄂东北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目前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传统村落却面临着加速衰败的困境。虽然“三农”问题得到国家关注,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但就实地调研及案头研究发现传统村的保护办法和发展策略趋于同质化,并不适用于所有传统村落。以此为契机,本文研究利用景观特征识别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探索传统村落全貌,发掘传统村落的共性与个性,从而为鄂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热岛效应为代表的城市热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当前生态环境。湖泊作为缓解城市热岛的关键要素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研究侧重于湖泊景观特征与其降温效应的线性关系分析,较少揭示城市湖泊与周边建成环境动态作用过程。“源-汇”景观理论为湖泊热缓释静态格局与动态过程耦合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以此建立湖泊景观格局与降温过程的综合识别机制,能更深入理解湖泊局地气候效应。研究以武汉为例,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
近年来,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社会发展突飞猛进,能源需求越来越大,同时社会生产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工业上氨的合成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的,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从长远角度看会导致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中,废水污染问题最为严重,对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把能源短缺、污水处理作为发展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因光催化材料具有成本较低、毒性小、绿色环保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
在有机材料化学中,多环芳烃(PAHs)由于其优异的光学及电学性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它们的化学组成简单,但基于此类分子的结构特征,多环芳烃表现出不同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菲是多环芳烃中最简单、最稳定的一类化合物,通过改变它们官能团可以很容易地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事实上,人们已经发展了众多构建菲类衍生物的方法。从步骤经济性和原子效率的角度来看,将过渡金属催化碳氢键活化应用于芳香族功能性分子的合成
探究时空演进过程中人地关系的复杂作用机制,是认知名山文化景观的核心要义。宗教型名山风景区的主要历史驱动力、风景意象、空间秩序以及风景营建与宗教意图、宗教活动有密切关联。宗教型名山中的人地关系,在于风景因不同类型历史驱动及人类活动的缩影呈现,二者互为动因,呈现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在时间整体性和空间关联性的视角下,建立宗教型名山风景区文化景观特质识别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其核心价值,并为该类型文化景观的认
绿道融合地区各类资源,以文化内涵为导向能够形成地域特色。遗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与绿道相结合是对其进行利用的一个模式。地处遗址环境的乡村,亟需规划出乡村绿道网络,将分散的遗址聚合,发挥遗址综合文化价值,增强地区文化自豪感。本研究以荆州市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为例,以遗址保护作为研究视角,探讨乡村地区绿道规划的选线思路。基于背景和目标对研究区域进行界定并分析内部的现状资源,包括遗址资源、项目资源、产业
锂离子电池虽然在大规模储能技术中被广泛应用,但仍面临着资源匮乏和成本升高等问题。因此,急需寻找其他储能设备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钾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作用机理相似,而且钾资源储量丰富,因此在新一代储能体系中占据优势。石墨作为商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因而在钾离子电池中也得到了广泛研究。理论上讲,钾离子易在石墨中插层,但容量低和动力学迟缓仍然是实用化过程中存
囊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簇集体形式,已经在机合成,萃取分离,材料制备和催化应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囊泡体系的创制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可设计的新型功能液体材料,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比,它具有不挥发,不易燃,可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特点。离子液体因其独特的结构可以在水溶液中形成多种不同结构的簇集体如(球形胶束,蠕虫状胶束,囊泡)。这为新的囊泡体系的创制提供了新的机遇。迄今为止,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