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深入,原(材)料、技术、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定向流动速度愈加快速、规模不断增大,经济活动向海岸带地区集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经济向海集聚发展仍然是今后长期的主导趋势。而随着海岸带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空间需求膨胀,自然岸线资源持续减少,滨海生态功能日益退化,为此,当前与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明确经济向海集聚的驱动机制并科学引导产业经济向海岸带合理集聚已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成为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以辽宁海岸带为案例,以海岸带经济集聚演化过程为切入点,基于“综合测度—演变过程—影响因素—影响机理”的研究框架,从时间维、空间维和结构维等视角系统开展经济空间集聚研究,系统剖析了海岸带经济集聚过程与形成机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改革开放以来,辽宁海岸带地区经济集聚程度不断增长,经历了快速集聚阶段、波动集聚阶段以及平稳集聚阶段。从三次产业对经济集聚贡献率对比分析来看,第二产业集聚最为快速,对产业经济向海岸带集聚的贡献最大,第三产业的贡献次之,第一产业贡献最小。从向海岸带集聚的具体行业来看,第一产业中渔业经济、第三产业中水上运输业向海岸带集聚态势最为明显,均受到特殊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第二产业中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中度技术密集型产业向辽宁海岸带集中布局、规模发展。 (2)从经济总体规模、集聚水平空间分布格局演化来看,海岸带经济重心位于辽东半岛地区,并呈现逐步向大连地区集聚的发展态势,海岸带内部经济“极化”空间分布特征明显;但从集聚速度上来看,经济除在辽东半岛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快速集聚的同时,海岸带“渤海翼”和“黄海翼”经济集聚速度也显著提高。 (3)海岸带地区外向型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一方面,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主导产业集群对国外市场以及原材料腹地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海岸带出口贸易企业中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石油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也主要依托外资企业的引领和带动。究其原因在于,海岸带处于连接原材料来源地、产品市场的运输成本最节约的区位,符合经济全球化空间组织节点选择的要求,从而在外资投入推动、地区投资环境吸引的“推拉”合力下,实现海岸带地区经济集聚发展。 (4)海岸带外向型经济特征决定了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辽宁海岸带进出口货物主要包括钢铁、机电产品、矿石、船舶、原油、成品油等,其中,钢铁、矿石对运输成本较为敏感,在远距离运输过程中往往考虑选择运费最低的交通方式;机电产业则主要面向国外市场出口,较大关注长途运输的安全性;船舶产业不但要考虑运输成本,更要考虑其生产工序对水域的需求;石化产业则同时要考虑市场区位和特殊交通工具的可获得性。综合分析5类常见交通运输方式,海洋运输具有成本最低、运距最远、载运量最大、安全性较高的特征,又具有连接国外市场的通达性以及专业化石油码头配套,最适合海岸地区对外贸易发展需求。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海洋运输对海岸带经济集聚的作用路径可概括为:海洋运输拓展了海岸带地区经济发展前后向腹地空间,提供了产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和产品销售市场,从而进一步推动潜在市场开发与已有市场扩张,对外经济贸易和地区市场需求同步增大,从而产生初级乘数效应;而新增购买力又直接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环境的功能完善,这又为在海岸带地区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优势产业提供了外延集聚和内涵壮大的可能,从而产生二级乘数效应,最终形成地区经济集聚发展格局。 (5)在经济全球化、海洋运输两个外部驱动机制的作用下,海岸带通过港—城组合优势发挥,优化配置资源组合,集聚更大经济规模,提升经济效率,加快更大范围生产要素集中流入。此外,由于不同港口城市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港口城市所表现出的基本功能也呈现明显差异。其中,大连市区域级生产性服务业尤为高度发达,交通枢纽、区域性金融和信息以及国际贸易中心逐步明显,越来越能发挥对所在区域的辐射作用和对第二产业发展的支持。而营口市、丹东市和锦州市作为地区核心,伴随工业企业逐渐由中心城市向外围地区的迁移,其主要功能已由工业生产中心转变为地区级生产生活服务中心。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港—城组合优势对海岸带经济集聚的作用路径可概括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下,港口周围地区由于具有离市场与原料区双重最佳单位距离运输成本的优势,率先集聚全球性资本和生产要素,成为临港产业集中区和经济增长点,从而进一步吸引外来企业和人口迁入;临港产业持续集聚发展,促进了人口向城市迁移,并产生本地市场效应,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服务日趋完善,从而促进了地区技术创新、资金流动、产业升级,不但提升了港城自身经济生产效率,也通过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增长,从而推进地区新一轮的经济集聚发展。 (6)辽宁海岸带地区经济集聚过程中表现出大连经济首位度过高的单极中心空间特征、经济集聚程度远高于人口集聚程度的结构特征、工业集聚为主导的产业特征、政府引导的组织特征,且存在着“跃进式”临海新城新区建设、不同功能板块空间布局不协调、整体经济集聚能力不强、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较低等重大问题。未来,应通过合理布局海岸带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空间、制订并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构建区域市场中介服务体系、鼓励本地企业集群化发展,来优化海岸带经济集聚环境,引导产业和人口科学、有序、合理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