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行者:他的伪书》中的反话语写作策略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njyl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半世纪以来,美国华裔虽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是美国社会对华裔的偏见依然存在,华裔仍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多年来美国华裔作家群体致力于宣传中国文化经典,反击美国主流霸权话语中华裔的刻板形象,重建华裔形象。身为华裔美国文学先驱的汤亭亭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汤亭亭对华人移民在美生活境遇给予同情与关注,创作出多部广为流传的作品。这些作品是对华人后代仍然遭受不平等境遇的揭露,是对主流话语压迫与歧视华人移民罪行的声讨。《孙行者:他的伪书》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作品通过对主人公惠特曼?阿新在毕业以后一系列的生活的描写,包括他的性格、理想、结婚、理想的实践和实现等,揭示了美国社会对华裔的态度和华裔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本文对作者汤亭亭颠覆西方霸权话语,重建华裔新形象的反话语写作策略及其在小说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论文的框架有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作者及其小说《孙行者:他的伪书》,并对美国的霸权话语和华裔的刻板形象进行概述;简要介绍反话语写作策略在小说中的应用。第一章阐释了反话语写作策略之跨文化书写策略,以及跨文化书写策略在小说中的应用及其作用;第二章针对主流文化中华裔没有英雄的规约性,探讨了反话语写作策略之英雄叙事策略在小说中的应用。第三章程阐述了作家反话语写作策略之唐人街叙事策略在小说中的应用。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全面总结反话语写作策略在小说中的应用以及其所达到的反击霸权话语,重书华裔形象的目的。汤婷婷揭示了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刻板印象,颠覆了主流文化中对华裔不真实、不公正的描写,反击了西方霸权话语,重建了新的华裔形象。
其他文献
高光谱遥感目标检测是遥感信号处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核机器学习的KRX算法能充分利用高光谱波段间的非线性光谱特性,在原始光谱的特征空间进行探测,能够获得较好的检测效果
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学者开始从文化角度研究翻译问题。玛丽·斯内尔·霍恩比建议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们抛弃他们“唯科学主义”的态度,把文化而不是文本作为翻译的单位,把
约瑟夫·海勒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也是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其先后出版了多部短篇小说,戏剧及长篇小说,其中以《第二十二条军规》和《出事了》最为有名。与海勒小
随着语言学研究从结构主义逐渐过渡到功能主义,语用学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中介语语用学的出现,语言教学从只关注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转变为全面的交际能力。语用能力作为交际能力模式
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一向是语言迁移研究的核心问题。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迁移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语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也开始得到了辩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于美国黑人小说在中国译介的传播鲜有人去详细梳理和分析。此次研究目的在于详细梳理改革开放至今美国黑人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传播,旨在给中国读者一个清晰明确
儿童文学翻译的译者和目标读者大多属于不同的群体,两者的文学能力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长期以来,在翻译实践中,译作的目标读者-儿童的文学能力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以致造成许多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