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中学语文教材《诗经》选文教学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xw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坚持立德树人,重视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构建了重视传统文化的语文学习背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反映在了部编本中学语文教材的诸多方面,比如古诗文的数量、丰富程度等相比之前的教材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其中,部编本教材中《诗经》的选编也呈现出更为多样的特点,尤其是新增选文的加入使得整体《诗经》选文更加多元化。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学情正在不断变化与更新,新时代的学生们正期待着更加多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因此,综合性、多元性、开放性的语文课程成为教与学双方的共同诉求。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诗歌三者之间仍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错位,如教师经验的滞后与学生新的学习要求之间的错位、学生的现代视角与古老的诗歌情思之间的矛盾等。在教学中应当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学情等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优化教与学的方式,突出《诗经》诗歌的个性特色和教育价值。《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为后世诗文的滥觞,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内化《诗经》的阅读经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关注赋比兴手法展现出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独特关系,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人们的歌唱升华了生命的瞬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诗歌真诚的生命体验中获得审美的熏陶,充分感受自然与人文之美,从而鼓励学生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去表现美、创造美,获得诗歌写作经验和启示。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灵活采用教学策略,优化内容理解方式,突出内容理解的体验性,以还原汉字的情境为支架,保持诗歌阅读的开放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经》时代人们的智慧与情思。其次,诗歌的形式在文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形式中的“变”与“不变”中有着丰富的文本空白,鼓励学生通过朗读与想象,获得个性而独特的阅读体验,感受独特的意境之美。第三,《诗经》文本之间有着诸多的联系与互动,因此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为学生构建《诗经》诗歌的阅读语境。《诗经》自身的特点决定给了其具有较强的文本链接可能性:继承与发展《诗经》精神的后世诗文与《诗经》本身,教材中其他非《诗经》文本引用《诗经》中的名句等。文本之间形成的阅读网络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从而实现综合性的阅读;同时通过群文阅读实现深度阅读,有挑战的阅读。
其他文献
教学技能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表现,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新手型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是学校的未来,但是他们运用教学技能较为生疏,需要经过多年实践,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技能的运用水平,逐渐发展成为经验型教师。因此,明确经验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在教学技能上存在哪些差异,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新手型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优化经验型教师的教学技能,成为提高教师队伍的重要方面。根据相
自新课改以来,古诗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比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凸显了古诗文的课程地位,强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是世人无比敬仰的文化伟人;凭借百来篇诗文,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陶渊明追求自然、真淳的生活,安贫乐道,廉退高洁;他的诗文不仅反映了我国文学艺术的传承,还创造了独特的艺术典范,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魏晋时期对生命的深度体验,在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现代化是必然趋势,微课短而精,能够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微课的开发和应用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形式。自2019年秋季起,部分省市已经开始使用新版教材,符合新课标、新教材要求的生物学微课资源急需补充,然而技术成为影响微课开发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着眼于一款功能齐全且操作简单的短视频制作软件--万彩手影大师,结合高中生物学学科特点及学情,探索基于该软件的微课开发与应用之路,更新高中生物学微
思维品质是英语核心素养中体现学生思维发展特征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思维品质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维,英语阅读课堂被看作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提问是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来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提问类型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认知方式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在高中阶段英语阅读课堂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所给信息的释义能
加快网络在线教学设计的研究,无论是为了满足疫情期间“停课不学”网络教学的迫切需要,还是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都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在现代化的社会背景和发展的基础上,对高中地理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来呈现高中地理网络教学对于我国现代技术和地理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提升我国高中地理网络教学模式与体制的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当前,少先队劳动教育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何更好地使少先队员朝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成为困扰少先队工作者思绪的重要问题。今日,再提少先队劳动教育,更应在时代语境下,厘清其具体内涵,针对现实中的问题,探索可行路径。本着正确认识少先队劳动教育的基础之上,将本质探源作为探讨少先队劳动教育的首要前提。首先,先从梳理少先队劳动教育的本体内涵入手,明确少先队劳动不仅包括体力性劳动,更是舒展个性,加强劳动素养习得的重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进一步明确了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广泛应用的要求,不仅在必修和选修课程中适当的增添了地理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内容,促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功能、应用领域等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可以对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展开实际操作、教师能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更为直观形象的高效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然地理模块因内容更为抽象复杂,需要学生
在朱熹的理论中,大学之道重在"格物"之功,更重在长久积习后的豁然贯通,并以此达到"至善"境界。而"至善"的精髓就在于众人应"知其所止",使道德建设臻于至善,最终成就个人认知与德性的圆融。作为儒家思想的践行者,儒者理论层面的"知"始终离不开生活中的"行",如何让"格物"启发过后的本心之理指导实践是"内圣外王"之道的重要体现。
课外阅读对语文教育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为提高语文课外阅读的效果,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来教,课外阅读课内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结合越来越紧密的过程中,课外阅读自身的独特价值逐渐被教师忽视,课外阅读变成了课内阅读教学的附庸,削弱了自身独有的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课外阅读回归课外,发挥自身独特的价值,才能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构建精神家园,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论文梳理
随着审美需求的提升,造型独特、线条优美的地标性异形桥梁应运而生,BIM建模技术面临更高的挑战。本文以厦门山海健康步道异形桥梁为背景,针对异形桥梁特性,基于Autodesk系列软件平台,结合Dynamo、Excel以及二次开发技术,建立了适用于异形桥梁快速建模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可视化、参数化、批量化及可重复的建模,可有效提升异形构件的建模效率、降低人工修改误差、压缩人力和时间成本,弥补传统建模方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