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思维品质是英语核心素养中体现学生思维发展特征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思维品质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维,英语阅读课堂被看作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提问是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来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提问类型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认知方式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在高中阶段英语阅读课堂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所给信息的释义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品质是英语核心素养中体现学生思维发展特征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思维品质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维,英语阅读课堂被看作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提问是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来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提问类型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认知方式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在高中阶段英语阅读课堂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所给信息的释义能力与评价能力。批判性阅读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提高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笔者以英语阅读课堂为背景,在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理论基础下将教师提问的问题类型划分为六种,从低到高,前两种划分为低层次的教师提问类型,后四种划分为高层次的教师提问类型。以高二年级的学生与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进行研究,其中参与教学实验的学生共90人,教学实验为期5个月,参与访谈的英语教师共4位。本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如下:(1)教师如何看待提问类型在批判性阅读能力培养中的作用?(2)阅读教学中增加高阶提问类型使用的数量对学生在文章的释义能力上有何影响?(3)阅读教学中增加高阶提问类型使用的数量对学生在文章的评价水平上有何影响?笔者首先选取适合高二学生的8篇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作为此次教学实验的前测试卷,对参与教学实验的学生进行测试,此成绩作为学生的前测阅读成绩。与此同时笔者发放学生自评能力测试的问卷,此次成绩作为前测学生自评问卷的成绩。在教学实验期间,笔者对高二英语组的4位教师进行了有关教师提问类型对于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培养的作用的访谈。在确保两个班级任课教师、教材等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教师在控制班的阅读课堂各提问类型的频率与往常相同,而在实验班则增加高阶提问类型的使用。教学实验结束之后,笔者再次将所选取的试题对两个班进行测试,分发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自评问卷,收集后测数据,将两个班级的前后测成绩进行量化分析,以检验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阅读成绩以及阅读自评成绩是否提高。学生自评问卷的目的是探索实验前后学生对于自身批判性阅读能力的认识,所得数据作为本次教学实验的补充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英语教师重视教师提问在英语阅读课堂中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教师提问类型的划分并不是十分明确。(2)在教学实验后,实验班的释义能力与评价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释义能力上尤其体现在利用推断来判断文中的观点正确与否。(3)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自评问卷所得结果显示,高中生对于自身的批判性阅读能力水平有一定的判断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参考学生的已有水平,且多数学生认为自身最薄弱的批判性阅读技能在于如何区别文章中作者表达的观点的主次。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际能力日益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情感层面,跨文化敏感度指的是人们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欣赏及接受的程度。研究表明,跨文化敏感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很大影响。同时,传统的英语语言学习往往更多地关注词汇和语法学习,忽略语用能力的习得,由此导致学用分离。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尽管国内学者对跨文化交际
童心思想是李贽思想的核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主色彩和现代精神。但纵观已有研究,研究者多从哲学、文学等视角探讨童心思想的价值,教育领域中对李贽童心思想的研究则相对空白。而李贽本人和教育活动的联系又是密切的,其童心思想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蕴,因此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无疑是一个遗憾。文章主要采用文献法进行研究,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前一部分为第一、第二章,主要对李贽的童心思想进行了研究。第一章介绍了“童心”思
在对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号召下,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更加受到重视,而职前阶段培养能够为教师入职后的专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其中,身份认同在职前阶段培养中扮演重要角色。身份认同是对“我是谁,我将到哪里去”等问题的回答。在身份认同过程中,职前教师能够增强对自我的认识,促进自我的发展,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规划。作为一种专门且具有特色的身份角色,职前教师应当对自我身份有正确的认知。具体来说,职前教
目前国内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大都以封闭式问题测试为导向,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缺乏积极主动性,致使英语阅读课沦为了讲单词、说语法和做试题的机械化流程,学生停留在寻读、略读以及进行简单推理的浅层次学习状态,加上教师自身也缺乏对语篇内容进行深度解析的能力,导致师生双方都无法参与到真正走向开放的、进行深度思考和解读的英语阅读课堂。20世纪80年代初,SOLO分类法由教育心理学家比格斯率先提出,该分类法主要
高考地理情境化趋势明显,对学生从情境中提取信息并逻辑演绎的能力也成为了考查重点。与此对应,在日常教学中情境的设置也越来越重要,结构不良的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地理情境与综合思维素养的结合就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选取优秀教学课例进行观察并打分,得出现阶段教学中关于培养综合思维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针对发现的问题得出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的一般策略,最后在日常教学中依托所得教学策略有目的创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教师应“注重学思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中也提出“生物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习方式多样化,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构建知识。”可见学生需要首先学会正确的学习策略,才能学好高中生物学课程。课堂笔记策略属于学习策略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但是目前大部分的高中生既
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时代精神和宗教信仰的全面展示,通过阅读、欣赏外国文学作品,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品位。目前外国文学文化理解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处境比较尴尬,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个别教师在教授外国文学时,跨文化理解思维不成熟、文化理解教学研究不充分、忽视异域文化特性,认为其与中国相同体裁的作品没有差别,模式化解
教学技能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表现,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新手型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是学校的未来,但是他们运用教学技能较为生疏,需要经过多年实践,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技能的运用水平,逐渐发展成为经验型教师。因此,明确经验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在教学技能上存在哪些差异,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新手型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优化经验型教师的教学技能,成为提高教师队伍的重要方面。根据相
自新课改以来,古诗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比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凸显了古诗文的课程地位,强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是世人无比敬仰的文化伟人;凭借百来篇诗文,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陶渊明追求自然、真淳的生活,安贫乐道,廉退高洁;他的诗文不仅反映了我国文学艺术的传承,还创造了独特的艺术典范,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魏晋时期对生命的深度体验,在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现代化是必然趋势,微课短而精,能够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微课的开发和应用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形式。自2019年秋季起,部分省市已经开始使用新版教材,符合新课标、新教材要求的生物学微课资源急需补充,然而技术成为影响微课开发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着眼于一款功能齐全且操作简单的短视频制作软件--万彩手影大师,结合高中生物学学科特点及学情,探索基于该软件的微课开发与应用之路,更新高中生物学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