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中,“时”和“完成体”都是非常重要的动词语法范畴。国内外语法学家的相关著述多如繁星,众说纷纭。尽管人们普遍承认“时”具有多种用法,但是认真研究这些用法之间关系的非常少,更少人以“时”的多义关系和“时"与“完成体”之间的语义互动关系为基础,分别研究英语“现在完成体”和“过去完成体”的语法意义多义关系,在此基础上尝试为困扰英语语法学界多年的“现在完成体之谜”以及其他一些与现在完成体相关的句法语用限制提供一致、合理的解释。因此,这样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首先,对“时”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三种主要观点:①“时"是表示时间区分的动词语法范畴,②“时”是一个指示范畴,和③“时”是两种定位成分之一;取得了两点基本共识:(1)只有“过去时”[(V)-ed]和“现在时”[(V)-s/es/φ]两个子范畴(通过屈折词缀标示);(2)“过去时”和“现在时”都有多种用法。但是,对于“过去时”和“现在时"各自不同用法之间的关系问题,前人的研究中存在四个方面的缺陷:(1)用语气语法范畴分而治之,避而不谈在不同的语气语法范畴之中能够运用同一动词屈折后缀形式的原因,似乎将它们之间的关系默认为同形异义关系(Jespersen1924, Poutsma1926, Curme1931,薄冰2000,张道真2002,等);(2)列举不同用法,承认多义性,却忽视讨论“现在时”和“过去时”各自的多义关系(Quirk et al.1985, Declerck1991,2006,章振邦1997, Biber et al.1999, Huddleston and Pullum2002,等);(3)采取“抽象策略”解释“过去时”和“现在时”的各种具体用法,却忽视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未能明确指出各种用法的分布差异和能产性差异(Joos1964, Palmer197,易仲良1987,1988,1999, Brisard1997,1999,2002, Taylor2002,等);(4)采取“多义关系策略”,研究“过去时”和“现在时”语法意义的多义性,但是由于他们的研究目标并非英语语法本身,因此缺乏系统性,而且出发点也大相径庭(Langacker1991,1999,2002,2003,2009,2011, Taylor1995,等)。这些研究都富于启发性,但都未能一致地、合理地解释“过去时”或“现在时”的多义关系,因此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其次,对英语动词“完成体”[have+(V)-en]语法范畴的研究,大家意见分歧。就其语法意义归属而言,主要形成了三种意见:(1)属于“时”的一个子范畴;(2)与“进行体”并列,属于“体”的-个子范畴;(3)既不属于“时”,也不属于“体”,而是一个独立的英语动词语法范畴,称为“相"(Palmer1974),“式态”(易仲良1989,1999),“次要时态”(Huddleston&Pullum2002),等等。这三种分类虽各有利弊,但其最大的不足是未能对“完成体”语法意义做出准确的界定,并用它来帮助解释“完成体”的各种限定形式(如“现在完成体”、“过去完成体”)的用法。再者,对“现在完成体”的研究,大家的共识是它主要表示四种语法意义或用法:①表持续的完成体,②表存在的完成体,③表状态、结果的完成体和④表热点新闻的完成体(McCawley1971, Comrie1976)。为了解释这四种语法意义或用法之间的关系,先后形成了五种主要的理论,即“现在关联论”,“不定过去论”,“现在延展论”,“嵌入过去论’’(McCoard1978)和“完成体构式论”(Langacker1991,1999,2009)。可是,这些理论似乎都未能阐明“现在完成体”语法意义之间的多义关系,也未能一致、合理地解释所谓的“现在完成体之谜”(Klein1992),“Wh-状语疑问句之谜”(Kiparsky2002)和“时态搭配之谜”(Declerck1991),以及“现在完成体”所面临的其他句法、语用限制。最后,对于“过去完成体”的研究,尽管人们比较一致地将其语法意义界定为“表示过去的过去”(Quirk et al.1985, Zhang Zhenbang1997, Biber et al.1999, Huddleston and Pullum2002,等),但是该语法意义却不能对过去完成体的四种主要用法之间的关系,即,①表过去的过去的状态,②表过去的过去的行为动作,③表与过去的事实相反,以及④表未曾实现的希望、打算或意图等,做出一致的、合理的解释。针对前人研究中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如下三个研究问题:(1)英语动词过去时和现在时各自的基本语法意义与它们各自的其他语法意义之间存在什么关系?(2)现在完成体和过去完成体各自的不同语法意义之间存在什么关系?(3)如何一致、合理地解释“现在完成体之谜”以及其他一些与“现在完成体”相关的句法、语用限制?根据以上研究问题,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Fauconnier1985/1994,1997, Fauconnier&Turner2002)、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Lakoff&Johnson1980,2003, Indurkhya1992, Barcelona2000, Kovecses2002/2010),首先研究了英语动词“过去时”和“现在时”的语法意义多义关系,比较一致合理地解释了它们的各种用法,并分别建构出它们的辐射性多义关系模式;然后,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重新界定了“完成体”语法范畴,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深入地研究“现在时”和“过去时"与“完成体”之间的语义互动,分别构建了“现在完成体”和“过去完成体”的辐射性多义关系模式,比较一致、合理地解释了它们的各种用法,以及“现在完成体”所面临的一些句法、语用限制。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采用了定性说明的研究方法。主要语料来自国外著名学者的英语语言研究文献资料;有些语料是通过查询“英国国家语料库”和“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获得的;还有一些语料是本文作者在美国俄勒冈大学访学时,在与美国学者讨论相关问题的过程中,由他们提供的。本研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过去时语法意义的多义关系的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研究,现在时语法意义的多义关系概念转喻和概念整合研究,以及“完成体”与“过去时”和“现在时”的语义互动的概念整合研究。对“过去时”语法意义多义关系的研究,本文围绕着它的四种主要用法展开:①表过去,②表将来时间里的先时性,③表客气、委婉的态度,④表假设、或非真实性。在定性分析这四种主要用法之间的关系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1)阐述过去时多义性存在的理据;(2)分析运用同形异义策略或抽象策略解释过去时多义性的不可行性;(3)运用概念隐喻、概念整合理论,论证过去时语法意义之间的辐射性多义关系。对“现在时”语法意义多义关系的研究,也围绕着它的四种主要用法展开:①表现在,②表过去(历史性现在时),③表将来,④表想象的或虚假的现在。在定性分析这四种主要用法之间的关系时,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1)界定现在时间;(2)阐述现在时多义性存在的理据;(3)“认知的即时性”作为现在时的基本语法意义的启示作用;(4)运用概念转喻、概念整合理论,论证现在时语法意义之间的辐射性多义关系。对“完成体”与“现在时”和“过去时”的语义互动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1)对“完成体”的新识解,构建其概念图式;(2)分析“现在时”与“完成体”的概念整合过程;(3)分析“过去时”与“完成体”的概念整合过程;(4)解释“现在完成体之谜”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句法语用限制。通过以上研究,不仅一致、合理地回答了前面提出的研究问题,而且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三个方面的进展和成果:(1)建构了英语动词“过去时”语法意义的辐射型多义关系模式“过去时”最基本的语法意义就是“表示过去时间”,它可以通过时间轴上说话时刻与其左侧某个时点之间的时间距离意象图式来表征。当该图式隐喻性投射到时间轴上说话时刻右侧,“过去时”就能用来表示“将来时间里的先时性”。将该时间距离意象图式与认识域中表示“演进中的现实”的意象图式(Radden&Dirven2007;Langacker1991,2008)作为两个输入空间,选择性投射到一个整合空间,进行概念整合,就产生了表示事件的现实状况与语言中所描述的状况之间存在的距离(真值),它表征了过去时“表示假设或违实"的语法意义。若将该时间距离图式与社会文化域中表示社会人际关系的意象图式作为两个输入空间,选择性投射到一个整合空间,进行概念整合,就产生了表示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基于经济、社会、伦理等因素的亲疏关系的心理距离意象图式,它表征了过去时“表示客气、委婉态度’的语法意义。由此,“过去时”的4种语法意义便形成了一个辐射性多义关系模式,如图(1)所示:(2)构建了英语动词“现在时”语法意义的辐射型多义关系模式“现在时”的基本语法意义是“表示现在时间”,即,包含说话时刻的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从认知上来说,该意义实质上凸显出谓语动词在语境中所描述的动作或状态在说话时刻、在说话人心中具有心理现实性,也就是说,说话人依据自己的判断,在说话时刻想到某一动作或状态不仅在过去和现在具有现实性,而且在将来也具有必然性。因此,可以通过“左右向心型心理联系”意象图式来表征。其中,“左”指“说话时刻的左侧,即过去时间,“右”指“说话时刻的右侧,即将来时间”,“向心”指“指向说话人的说话时刻这个话语中枢”(Leech1978,易仲良1988,1999,陈敏哲2000,陈敏哲,易经2008)。该意象图式通过转喻分别拓展为“左向心型心理联系”和“右向心型心理联系”,用来描述过去和将来的动作或状态。将这三种“向心型心理联系”及其相互关系整体上投射到虚拟世界或想象世界之中,就使得“现在时”可用于表达小说叙事、舞台指导、旅行日程安排、指示说明等文体中的想象性动作或状态。这样,英语动词现在时便形成了以“表示现在时间”为基本语法意义的辐射性多义关系模式:(3)构建了英语动词完成体的语法意义意象图式,“现在完成体”和“过去完成体”语法意义的辐射型多义关系模式;比较一致、合理地解释了“现在完成体之谜”以及另外一些与“现在完成体”有关的句法、语用限制。英语动词“完成体”是指说话人利用一个特定的时间框架,将动词在语境中所表达的有界的或无界的过程,一律识解为有界过程的英语动词语法范畴。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主观化程度较高;(2)所描述的动作或状态不与“说话时刻”直接相关;(3)预设了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其起始点由语境决定。以此为基础,本文通过借鉴Langacker (1987a:116-137,1987b,1999:203-245)有关动词体性的意象图式,建构出“完成体”的语法意义意象图式,如图(3)所示:在图(3)中,T代表时间轴;实线长方形(P)代表“完成体”预设的一段有界时间,分别以S点和R点为始点和终点;虚线长方形(E)表示一个动词在语境中所表达的有界的或无界的过程所占据的时间;无论E<P还是E≥P,说话人/听话人都用P将E一律识解为有界过程。在研究“现在时”与“完成体”的语义互动关系时,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将“完成体”的意象图式和“现在时”表示“左右向心型心理联系”的意象图式(参见Figure5.6)当作两个输入空间,进行概念整合,前者的框架被选择性投射到整合空间中作为组织性框架,其终点R的位置被从后者中选择性投射过来的说话时刻O点填充;表征“左右向心型心理联系"的双箭头也被投射到了整合空间,经过组合、完善和扩展等运演过程后,在整合空间中产生了层创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表示O点填充到R点的位置,这是现在完成体最本质的特征之一。E表示通过P凸显出来的有界过程,其具体表现形式根据E的不同体性意义而变化。指向说话时刻的左右箭头表示“左右向心型心理联系"。图(4)表征了“现在完成体”的基本语法意义,本文称之为“被识解为有界的过程的左右向心型心理联系”。它表示说话人利用一个以说话时刻为终点的时间框架,将动词在语境中所表达的有界的或无界的过程,一律识解为有界过程,并且说话人在说话时刻,一方面通过以因代果的概念转喻,认定该过程对说话时刻的情状产生某种影响,另一方面认为它具有复现的或延续的潜势。据此,本文揭示了“现在完成体”的辐射性多义关系,如图(5)所示: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合理、一致地解释了“现在完成体之谜”,“Wh-状语疑问句之谜"和“时态搭配之谜”,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句法、语用限制(参见第6.5节)其次,在研究“过去时”与“完成体”的语义互动关系时,本文也运用了概念整合理论。将“完成体”的意象图式和“过去时”表示“时间距离”的意象图式(参见Figure4.3)当作两个输入空间,进行概念整合,在整合空间中创造出一个层创结构,如图(6)所示。它表征了“过去完成体”的基本语法意义,本文称之为“说话时刻与被识解为有界的某个过去发生的过程之间的时间距离”,即“过去的过去”。说话人一方而利用一个以说话时刻O点左侧的过去时点R为终点的特定时间框架,将动词在语境中表达的有界的或无界的过程,一律识解为有界过程,另一方面,由于“距离性”意义的驱动(在图中通过从o点到R点的箭头表示),说话人只是描述发生在过去的过去的事件,而并不涉及该事件与说话时刻之间的关系。与过去时拓展其基本语法意义的方式相似,该基本语法意义从时间域隐喻性投射到违实域之后(参见Figure4.6),就会产生一个相应的隐喻性概念结构,它表示一个在过去某一时间未曾发生的过程,说话人在说话时刻却依据某种理由主观设想该过程发生过,是真实的;或者说话人认为他/她自己过去所持的某个希望、想法、期待等,直到说话时刻也未能实现,或者依据某种理由判定它将来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由此产生了过去完成体的“违实用法”和“想象性用法”据此,本文揭示了过去完成体的多义关系,如图(7)所示:在图(7)中,“过去完成体”的基本语法意义为表示“过去的过去发生的过程”。根据动词在语境中所表达过程的体性特征,该基本语法意义又可细分为两个小类:①过去的经验性完成体,表示在过去的过去发生过的动作,②过去的持续性完成体,表示在过去的过去一直存在的状态。这三项研究成果深化了人们对英语现在时、过去时、现在完成体和过去完成体各自不同语法意义或用法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为今后深入研究时、体、情态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思路,也为我国高校的英语语法教学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