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对晕厥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危险因素分析,旨在尽快明确晕厥病因,为急诊诊治晕厥患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021.1~12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202例晕厥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础病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根据2018年欧洲晕厥指南中的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低危组(N=95)和高危组(N=107),记录其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晕厥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危险因素分析,旨在尽快明确晕厥病因,为急诊诊治晕厥患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021.1~12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202例晕厥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础病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根据2018年欧洲晕厥指南中的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低危组(N=95)和高危组(N=107),记录其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经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晕厥危险分层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构建ROC曲线,分析晕厥危险分层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2人,男性105人,女性97人,平均年龄为53.89±19.11岁,多集中于51-60岁年龄段(19.3%),汉族(68.81%)居多。在晕厥病因的分布中,原因不明引起的晕厥占比最大(39.6%),反射性晕厥最少(9.41%)。住院患者共计123例,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心源性晕厥(44.72%),未住院患者79例,其中最常见的是原因不明性晕厥(64.56%)。对比低危组与高危组的一般资料、心脏超声及检验学指标,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肾功能不全、晕厥前兆、EF、肌钙蛋白、对晕厥的危险分层具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44.366,0.057,0.902,11.048);将EF、肌钙蛋白构建ROC曲线,EF曲线下面积为0.290,截断值为41.245,肌钙蛋白曲线下面积为0.747,截断值为0.0295。结论:该研究反映了晕厥的临床特点及风险评估,对晕厥的预防和救治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髂胫束联合或传统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以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科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轴移试验高度阳性患者共17例为病例组,行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髂胫束加强固定术。选择同期基本信息相似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1:2配对,共34例为单纯重建组,行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详细记录病史,使用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KOOS评分
目的:研究发生急性胰腺炎时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探索急性胰腺炎引起急性肾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以便更进一步认识急性胰腺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机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行适当治疗,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并分析2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46例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患者为AKI组,210例未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患者为非AKI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合并症、
目的:探究患者在病房测量的末次血红蛋白值与入手术室内麻醉前首次测量的血红蛋白值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从而为临床日常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3月期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择期手术的3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按采血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A组患者术前在病房检测的末次血红蛋白值(389例),B组:手术室内麻醉前首次测量的血红蛋白值(389例),B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缺血后处理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炎症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高脂高糖饮食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采取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四组,除了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之外,还包括缺血后处理组(Ipost C组)及瑞舒伐他汀联合缺血后处理组(RPO+Ipost C组),每组10只。分析各组小鼠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细胞损伤与Notch信号通路的关联性。方法:选择H9C2细胞为研究对象依据处理模式不同划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脂多糖组、DAPT组(阻滞Notch蛋白)、EFT508组(阻滞IRF-8蛋白),每组3只培养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LPS处理12小时后各组细胞形态,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Hes-1蛋白、IL-6、TNF-α、IRF-8含量。结果:心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小儿先心病术后低氧血症的疗效,并评估俯卧位通气在临床运用中的安全性。方法: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二科2020年2月~2021年11月收治的先心病术后低氧血症的患儿共51例,对其施行俯卧位通气。记录患儿俯卧位前(T0)、俯卧位通气4h(T1)、俯卧位通气8h(T2)、俯卧位通气12h(T3)的血气分析及实施过程中的并发症,对比俯卧位前后各时段的血气分析结果、心率、
目的:探索miRNA与不同个体肝素敏感性差异的相关性,为临床实现个体化的肝素抗凝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基于计算机数据网络预测与抗凝血酶-Ⅲ(AT-III,SERPINC1)和凝血因子Ⅹ(FⅩ)有关的10个miRNA,然后根据临床实施心脏瓣膜手术患者首次给予肝素剂量(2.5mg kg-1)后的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 of Whole Blood,ACT)的
目的:研究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组成及其与性别和年龄之间的关系,对容易发生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与相关特点有一个大致的掌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21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出院的患者,对128例符合标准的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出血原因、出血方式、出血部位等。根据WHO规定的青、中、老年组将所得数据进行分组,分析上述三组之间的病因构成差异。
目的:因其结构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使肾脏对IRI敏感阈值降低,所以临床上肾IRI是常见的并发症。增龄使老年患者肾脏的储备功能及生理功能逐渐降低,加之腹部手术的多种因素(手术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肾小管功能降低、手术耐受力下降、术中持续高气腹压、腹部手术围术期易并发腹内压增大)都易引起AKI。肾IRI是AKI的常见病因,也是降低老年患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在体外循环下行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修复手术患者共131例。根据2012年KDIGO诊断标准,将入选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病例组(64例)和对照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中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