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技术创新作为全世界新一轮科技竞争与工业革命的主要阵地,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动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有效优化地区创新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既可以促进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又对提高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有重要影响。
基于金融生态环境的视角研究绿色技术创新,既丰富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又为当代绿色金融学指引了新的研究方向。论文以2006-2018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金融生态环境及其各构成要素(政府治理水平、经济基础环境、金融发展程度、法制信用文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是:(1)构建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测算各省金融生态环境,分析其变化趋势。(2)将环境效应纳入绿色技术创新指标体系,通过数据包络模型测算各省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3)实证检验金融生态环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空间面板误差模型、稳健性检验等方法研究金融生态环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方式及影响程度。
结合理论研究及实证检验,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2006-2018年我国各省市金融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各省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增长的同时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明显的局域集群分化。(2)金融生态环境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格兰杰原因,金融生态环境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企业发展绿色技术创新能力。(3)经济、金融、政治与社会信用四个子环境变量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显著性正向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对四个子环境变量的敏感性按大小排序依次为:政府治理水平、金融发展程度、法制信用文化、经济基础环境。(4)控制变量人均GDP、外国直接投资和环境规制均能有效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结合研究结论与地区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1)强化政府对企业的约束机制,履行政府对企业创新活动的监督职责。(2)充分发挥金融的融资与风险管理功能,保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3)培养社会诚信意识,完善绿色技术相关的产权保护法律体系。(4)优化投融资结构,贯彻落实供给侧改革,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之,只有从政府、金融、经济、诚信文化制度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发挥好金融生态环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实现规模化、系统化的自主创新。
基于金融生态环境的视角研究绿色技术创新,既丰富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又为当代绿色金融学指引了新的研究方向。论文以2006-2018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金融生态环境及其各构成要素(政府治理水平、经济基础环境、金融发展程度、法制信用文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是:(1)构建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测算各省金融生态环境,分析其变化趋势。(2)将环境效应纳入绿色技术创新指标体系,通过数据包络模型测算各省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3)实证检验金融生态环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空间面板误差模型、稳健性检验等方法研究金融生态环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方式及影响程度。
结合理论研究及实证检验,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2006-2018年我国各省市金融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各省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增长的同时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明显的局域集群分化。(2)金融生态环境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格兰杰原因,金融生态环境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企业发展绿色技术创新能力。(3)经济、金融、政治与社会信用四个子环境变量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显著性正向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对四个子环境变量的敏感性按大小排序依次为:政府治理水平、金融发展程度、法制信用文化、经济基础环境。(4)控制变量人均GDP、外国直接投资和环境规制均能有效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结合研究结论与地区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1)强化政府对企业的约束机制,履行政府对企业创新活动的监督职责。(2)充分发挥金融的融资与风险管理功能,保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3)培养社会诚信意识,完善绿色技术相关的产权保护法律体系。(4)优化投融资结构,贯彻落实供给侧改革,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之,只有从政府、金融、经济、诚信文化制度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发挥好金融生态环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实现规模化、系统化的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