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互惠互动是社会认知的关键。在社会交往中,情绪的表达取决于对社会信号的准确解读,而大部分的社会信息都可以从他人的面部表情中获得。面部表情是一种强有力的非语言的情绪表达方式,向他人传递了效价信息,也包含了复杂社会世界中至关重要的信息。人们增加对眼部区域的关注可能会改善情绪识别,因为这个区域传达了情绪识别最相关的线索,我们能够觉察到他人目前的情绪状态,这也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互惠互动是社会认知的关键。在社会交往中,情绪的表达取决于对社会信号的准确解读,而大部分的社会信息都可以从他人的面部表情中获得。面部表情是一种强有力的非语言的情绪表达方式,向他人传递了效价信息,也包含了复杂社会世界中至关重要的信息。人们增加对眼部区域的关注可能会改善情绪识别,因为这个区域传达了情绪识别最相关的线索,我们能够觉察到他人目前的情绪状态,这也为我们在接下来的社会互动中做出反应提供了线索。催产素是调节复杂社会认知和行为的中枢神经肽,在社会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啮齿类动物展开,近来人们将这些发现应用于人类的兴趣越来越大,催产素对社交情绪功能的影响也被广泛研究。关于催产素对负性情绪识别的影响,以往研究并没有一致的结论,一些研究者认为催产素促进了个体对愤怒或恐惧面孔的识别,另一些研究者认为催产素对其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与情绪效价无关。催产素影响负性情绪识别的神经机制主要集中在边缘区域、内侧前额皮层区域和颞顶区域等。根据社会显著假说,催产素可以改变知觉显著性和对社会线索的加工,但这取决于环境因素和个体差异。以往研究证实了催产素对社会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受到依恋风格的调节,催产素会促进亲和力较低的个体(高依恋回避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但会加剧那些长期专注于亲密关系,对亲密关系充满矛盾情绪的个体(高依恋焦虑个体)的人际不安全感。根据依恋理论,早期不同的养育经历会塑造个体不同的依恋风格,由此形成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依恋焦虑与关注他人而排斥自我有关,依恋焦虑个体倾向于采取过度激活策略,他们的依恋系统通常被过度激活,以获得难以捉摸的养育者的注意和照顾;依恋回避与关注自我而排斥他人有关,依恋回避个体倾向于采取去激活策略,通过抑制依恋情感和亲密感,争取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使依恋系统失活。面部表情是社会交往中最重要的情感信息类型之一,也是依恋系统的激活因子。由此,本研究认为个体依恋风格差异可能调节了催产素对负性情绪识别不一致的影响,并试图去探索具有依恋差异的个体在使用催产素后识别负性情绪的神经机制。基于此,本研究以社会显著假说和依恋理论为理论支撑,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催产素对不同依恋焦虑者负性情绪识别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实验一采用眼动追踪技术,结合情绪识别任务,招募了73名被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控制的被试内设计,探究了依恋风格差异是否在催产素对负性情绪识别的不一致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催产素通过增加眼睛注视促进了情绪识别,与低依恋焦虑个体相比,高依恋焦虑个体使用催产素后显著增加了眼睛注视时间比率和注视次数比率,且与情绪效价无关。催产素对高低依恋回避个体的情绪识别没有显著影响。基于实验一的结果,实验二采用f MRI技术,同样采用情绪识别任务,招募了高低依恋焦虑个体各25人,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控制的混合实验设计,进一步探究了高低依恋焦虑个体使用催产素后识别负性情绪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与低依恋焦虑个体相比,高依恋焦虑个体使用催产素后,在识别情绪面孔时减弱了左侧内侧额叶、右侧额下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颞中回等脑区的激活反应。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依恋焦虑调节了催产素对负性情绪识别不一致的影响,具体来说,与低依恋焦虑个体相比,高依恋焦虑个体在使用催产素后增加了对情绪面孔的眼睛注视,减少了对嘴巴区域的注视,且与情绪效价无关。由于催产素可能会增加威胁信号的显著性,使得高依恋焦虑个体对情绪面孔表现出负性偏好的图式化加工方式,一方面促进了他们的情绪识别能力,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过于沉浸在情绪面孔的眼睛区域中,从而表现出难以脱离的特点。(2)与低依恋焦虑个体相比,高依恋焦虑个体使用催产素后,在识别情绪面孔时减弱了左侧内侧额叶、右侧额下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颞中回等脑区的激活反应。这些脑区在情绪感知、调节和认知控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表明催产素显著降低了高依恋焦虑个体对于情绪面孔识别的感知和调节能力,从而损害了社会认知功能。(3)个体的依恋风格差异调节了催产素对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对催产素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将依恋风格作为催产素对负性情绪识别不一致影响的调节因素,结合眼动追踪技术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了不同依恋焦虑者使用催产素后识别负性情绪面孔的行为和神经机制。以往关于催产素的研究大多使用临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则从依恋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出发,结合社会显著假说,证实了依恋风格在催产素对负性情绪识别不一致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弥补了催产素相关研究较为混乱的不足。从行为和神经基础两个角度证实了催产素对情绪感知的影响并不一定都是普遍有益的,本研究证实了在没有积极社会经验保证的情况下使用催产素治疗的个体可能会增强消极互动,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使用催产素的干预治疗需要仔细考虑环境因素和个体差异。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教材的质量和水平代表一个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对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材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可谓起着基础性作用。中职专业课教材作为具有职教特色的一种商品,既无法移植普通中学教材,又不是高等教育教材的翻版,这就使得中职专业课教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双边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孤独感是指个体在社交关系中感到的亲密关系的数量上或者质量上缺失不足的一种不愉快或沮丧的负性情绪。孤独感不仅普遍的存在于成年人中,在儿童青少年之中,孤独感也广泛存在。79%的低于18岁的儿童青少年和71%的18-24岁的青少年报告他们经常感到孤独,甚至学龄前儿童都可以用言语准确的形容这一感受。前人研究从行为方面探讨过与孤独感有关的心理或环境因素,也从神经基础方面研究过与孤独感相关的脑区。横断研究中,
人的毕生发展中,儿童青少年期是生理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其短短十多年对个体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复杂的结构,它不仅是调节各个机体功能的器官,也是认知、情感、行为等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了解大脑的发展变化规律对于理解我们人类自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得益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近二十年对大脑结构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不同脑区的发育规律得以揭示,然而大部分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国外儿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我国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对少数民族教师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提升少数民族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不仅是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需要,还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需要,更是促进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然而,已有相关研究仍主要停留在少数民族教师作为一般公众普通话水平的测试与提升方面,关于少数民族教
当前在我国正在开展新一轮高考改革。新的改革语境之下,教育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方法带来的巨大改变冲击着教师的固有观念。教师情绪在巨大变化中开始受到关注,亟需多种科学视角和多样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教师情绪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高中教师情绪的研究对于走班教学的有序开展,新高考改革方案在我国的全面推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以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访谈法对高中走班教学中的教师情绪开展研究,呈现出新
信息素在动物之间的化学信息交流过程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可以通过化学信息来交流与社会相关的信息,比如性别信息、支配性和竞争准备程度。作为睾酮素衍生的化合物,以往研究表明雄甾二烯酮(4,16-androstadien-3-one)可以影响人类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为了进一步探究在择偶情景中雄甾二烯酮对女性的择偶偏好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在择偶情景中雄甾二烯酮的被动吸入对女性的
培育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善经营的农民队伍,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防止贫困人口返贫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路径。尤其是自“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利好政策的强大推动下,农民培训工作受到史无前例的重视。然而,虽然农民培训体系的不断膨大,但是当前农民培训的质量堪忧,培训效果不佳,作为主力军的职业教育更是在参与农民培训的过程中陷入多重困境。所以在实践场域,尤其是在集农民培训项目承接、规划、
充足的睡眠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睡眠不足日益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公共问题。缺乏睡眠可能会导致生理(例如肥胖,心脏健康)和心理上(例如焦虑、抑郁症,认知障碍)的多重不良影响。因此,对缺乏睡眠的人群的身心状态研究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睡眠缺失带来的直接后果,也可以帮助我们反向推测出睡眠的作用机制。共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亲社会行为,对维持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疼痛的共情在生存
拖延(Procrastination)是指尽管预见到该行为会带来不利后果,人们仍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行为(Steel,2007)。拖延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问题行为,具有跨时间和跨情景的稳定性(Steel,2013),并且会对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等产生负面影响(Sirois,2004)。因此,对拖延行为的产生机制及其干预手段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大量的研究表明,任务厌
研究背景:反刍思维已经发展成为理解许多精神疾病产生和持续的一个关键因素,尤其是抑郁症。反刍思维是对悲伤情绪的反应模式,包括重复和被动地关注痛苦的症状以及这些症状可能的原因和后果。鉴于反刍思维的负面影响,它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是行为和脑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反应性反刍(reflection,R因子)和情绪性反刍(brooding,B因子)是反刍思维的两个亚型。B因子总是与消极后果联系在一起,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