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演说中的人际功能分析——以奥巴马第二任就职演说为例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www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演说是政治家在公众场合对国内外事务表明立场和观点的重要手段,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作为一种独特的体裁,政治演说谋篇布局严谨,语言极富感染力,受到国内外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及语言学家的普遍关注。  人际功能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来体现。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以奥巴马第二任就职演说为例,将人际功能理论应用到政治演说的研究中,从语气、情态等方面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旨在通过个案分析,探究政治演说是如何利用语言资源来实现人际功能。  通过研究发现,语气、情态和人称代词在政治演说中实现各种人际功能起了主要作用,不仅能够实现维护说话者地位、吸引听众并与其建立良好关系等常规人际意义,还能充分体现政治演说特有的人际功能。陈述语气占最大比重,通过运用陈述句传递信息并表达政治观念;祈使句用于激发民众的热情并愿意采取行动;不同程度情态词的使用,实现了政治演说的多重目的,在维护政治地位的同时,能够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称代词的变化体现了演说者与听众之间的多重关系,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引起共鸣。  本文是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人际功能分析上的一项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帮助解读如何通过语言来实现语篇的人际功能,而且有助于了解政治演说的语言特点,把握演讲者的真正语篇意图。此外,对政治演说的人际功能研究有助于未来更好地运用语言,尤其对于英语语言学习者有效地表达人际功能,提高言语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以一种隐身的身份存在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转向”为译者带来了福音,大批学者将研究对象转向译者,“译者主体性”随即成为最为热门的一个研究
学位
《论语》,被西方人称作是中国的《圣经》,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是中国儒家的经典。其中,仁义礼知信是极具代表性的儒家思想概念。本文选择这五个核心
福兰克·兰特利基亚的自传《夜之刃》的出版,标志着这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开始小说创作。《刀手》是他第一部虚构性小说作品。小说记叙了主人公理查德的生活一步一步走向自我
全球化现象是多个学科和实践应用领域所共同关注和探索的主题。随着世界多个自由贸易区的设立,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的全球化,愈加得到学者和研究者的
虹影的《上海王》讲述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乡下丫头被卖到上海的经历,她为了摆脱旧社会的束缚而不断地进行抗争,最终成为拥有女性自我追寻意识的“上海王”。凯特·肖邦的《觉醒
当今社会,商业广告随处可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扩张,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尤其是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出口
小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发表于1961年,被认为是维·苏·奈保尔的杰作。自发表以来,这部小说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先前的研究大多从传统文学批评理论的角度阐释其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