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在脑出血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NU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脑出血患者发病初期血肿液及外周血血清中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含量,并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病情转归,进而分析彼此间相互关系,以期进一步探索HICH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靶点。方法:观察组来源于自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因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于我院NICU行微创引流治疗的患者,共纳入51例,同时收集于我院健康查体中心进行体检的49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入院后通过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取其血肿液,并于手术结束后30min内抽取患者外周肘静脉血,对照组抽取空腹外周肘静脉血。收集研究对象相关基线数据,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个人史: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等;检验指标: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通过多田公式测量观察组手术前头颅CT所示脑组织出血量、水肿量,并评估术前GCS评分、NIHSS评分,术后3个月m RS评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观察组血肿液、外周血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血清11,12-EETs水平,并根据GCS评分、NIHSS评分、出血量、水肿量、术后3个月m RS评分分别进行分组比较,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分析各组研究对象观察指标之间的差异,比较不同浓度11,12-EETs与患者病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与对照组外周血11,12-EETs水平相比较,观察组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观察组血肿液较其外周血11,12-EETs水平升高,差别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2)根据术前GCS评分分组,轻、中度意识障碍组(GCS13~15分;GCS9~12分)间血肿液11,12-EETs浓度水平无明显差异,重度意识障碍组(GCS3~8分)较轻、中度意识障碍组研究对象血肿液11,12-EETs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根据术前NIHSS评分分组,中度功能障碍组(NIHSS7~15分)较重度功能障碍组(NIHSS≥15分)血肿液11,12-EETs水平均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根据术前出血体积分组,中等量出血组(出血量15~30ml)与大量出血组(出血量>30ml)相比较血肿液11,12-EETs浓度水平无明显差异,(P=0.914)。根据术前脑组织水肿体积分组,少量脑水肿组(水肿体积≤17.86ml)与大量脑水肿组(水肿体积>17.86ml)相比较血肿液11,12-EETs浓度水平无明显差异,(P=0.482)。根据发病后3个月m RS评分分组,预后良好组(m RS1、2分)与预后不良组相(m RS3~5分)比较血肿液11,12-EETs浓度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3)观察组LDL、HDL、血糖、血小板与血肿液中11,12-EETs浓度无相关性。(4)观察组研究对象GCS评分、NIHSS评分、出血体积、水肿体积与患者NLR数值无相关性,发病后3月m RS评分与NLR比值呈正相关。结论:(1)患者脑出血后,血肿液中11,12-EETs高表达,且随着血肿液中11,12-EETs浓度的升高,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程度更轻;(2)患者发病时NLR数值越高,预后越差。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对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CS)患者的身体成分进行分析,探讨身体成分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引起CS患者内脏脂肪堆积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CS的患者135例,其中库欣病54例,肾上腺瘤66例,
目的:研究Sirt6与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足细胞损伤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为LN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术诊断为LN的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LN活动性及慢性病变的半定量评分≥12分,分为非活动组37例、活动组43例;另纳入20例由于外伤行肾脏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全部研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患者临床资料、结节超声特征与消融术后结节体积缩小率、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关系,探讨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125例患者175个甲状腺良性结节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及美容评估,记录术后1、3、6、12个月结节体积及体积缩小率、术后1个月甲状腺功能、术后6个月美容效果及
背景:结直肠恶性肿瘤(colorectal cancer,CC)作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随着临床医生对直肠癌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直肠癌的治疗形成了以手术治疗为主,联合放化疗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不同的病人需要我们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科学治疗方案的制定将给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和更高的生活质量。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依赖于准确的术前分期。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
目的:吻合口漏(AL)是胃癌根治术后值得关注的并发症之一,其早期预测难度较大。本研究目的为探讨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在预测AL中的意义,为预测AL的发生提供列线图预测模型,从而能够早期发现AL,及时干预。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自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诊疗中心同一诊疗团队收治的胃癌患者共136例,分为非AL
目的本研究编制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自我管理问卷和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以期了解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增加执行意向、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变量,形成计划行为理论扩展模型,探讨基于该模型的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路径。方法1.通过国内外文献检索、德尔菲专家函询、小样本预测试形成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自我管理问卷,于2019年10月至
目的:通过对全乳切除后接受一步法(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和二步法(即刻扩张器-延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种植入物重建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并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为乳腺癌患者优选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1、研究对象:对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诊疗中心接受乳腺癌植入物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进行筛选和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鉴别鼻腔鼻窦肿瘤良恶性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起自2006年03月至2019年06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共197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其中良性肿瘤患者为113例(男性75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为54.7±14.1岁),恶性肿瘤患者为84例(男性54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为55
目的探讨某教学医院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及其基因周围环境,以便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和预防该菌的流行和传播。方法5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于2014年1月~2020年6月分离自山东省某教学医院的住院患者。通过法国梅里埃Vitek-2 Compact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产物测序检测。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
背景:乳腺癌是目前发病率位居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一位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及生存,是需要迫切研究解决的问题。乳腺癌的治疗目前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尽管现在通过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5年及10年生存率,然而仍存在一部分患者出现治疗后的复发、转移,并构成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目前对于乳腺癌发生及转移的机制尚未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