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世界人口的上升,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冬小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中国和世界的粮食种植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华北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冬小麦生产基地,其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限制着冬小麦的农业生产。如何在保障作物正常生产的条件下,减少灌溉用水,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利用田间试验与RZWQM2模型相结合,探究冬小麦生长期内主要灌水时期,并制定适用于华北平原的最优灌溉制度。本研究于2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人口的上升,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冬小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中国和世界的粮食种植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华北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冬小麦生产基地,其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限制着冬小麦的农业生产。如何在保障作物正常生产的条件下,减少灌溉用水,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利用田间试验与RZWQM2模型相结合,探究冬小麦生长期内主要灌水时期,并制定适用于华北平原的最优灌溉制度。本研究于2019–2021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进行冬小麦季田间试验,共设置四个试验处理:生育期内不灌溉(I0),拔节期灌溉(I1),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溉(I2),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灌溉(I3)(灌水定额为60 mm)。通过两季的田间试验数据对RZWQM2模型进行校准验证,以提高其在本研究情景的适用性。利用RZWQM2模型将不同的灌水时期进行组合,增设八个模拟试验情景,进一步拓展研究结果。综合考虑农田水分变化与冬小麦生长发育,制定更加适宜的灌溉制度。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拔节期与抽穗期灌溉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冬小麦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指数等。拔节期与抽穗期灌溉处理的产量与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灌溉处理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显著高于不灌溉处理和拔节期灌溉处理(32.43%–34.47%和10.49%–15.50%),拔节期与抽穗期灌溉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22%–12.01%)。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拔节期与抽穗期进行灌溉处理可以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保障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生育期内无灌溉处理与在拔节期灌溉处理对土壤贮水量和土壤含水率有负面影响,不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拔节期灌溉处理的分层土壤水分消耗最高。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灌溉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贮水量(9.55%–20.65%),降低土壤水分消耗,其农田蒸散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71%–23.41%),不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3.本研究中RZWQM2模型在经过校准和参数的率定之后,对四个处理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植株生理表现等指标模拟效果较好,其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均在合理范围之内,其中土壤贮水量和冬小麦产量的NRMSE值分别为13.07%–15.04%和7.52%–13.17%,这证明该模型经过率定之后适用于此试验情景。通过模型的补充模拟计算与增设模拟试验情景,拔节期与抽穗期灌溉可以保持冬小麦生育中后期的逐日植株蒸腾(AT),有效降低生长末期的逐日土壤蒸发(AE)。在水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境下,在拔节期与抽穗期灌溉处理可以保障冬小麦的生长发育与产量的稳定生产,减少农田蒸散量,保证相对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综上所述,通过田间试验与模型模拟相结合,拔节期与抽穗期进行灌溉可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以达到稳产节水的目的。在解决田间科学问题时,引入RZWQM2模型,使其与田间试验相结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为研究华北平原农业高效用水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其他文献
果实软化与细胞壁多糖物质的降解密切相关,充足的能量供应会延缓果实软化、抑制细胞壁的降解。线粒体是细胞进行能量代谢的重要细胞器,也是产生和积累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重要场所。ROS诱导线粒体产生氧化应激,并导致线粒体DNA(mtDNA)的损伤和突变,造成线粒体衰老和凋亡。线粒体单链结合蛋白(mitochondrial single-stranded bin
随着塑料垃圾在环境中的持续累积,微塑料(MPs,<5 mm)的潜在生态风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之一,然而有关微米塑料及其持续碎裂后产生的更小尺寸的纳米塑料(NPs,<100 nm)对淡水环境的影响研究还十分有限。此外,广泛分布的MPs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较大的比表面积,极易作为水环境中重金属等污染物的重要载体,进而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对水生态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本文以淡水中广泛
灌浆套筒连接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竖向构件普遍应用的连接方式,然而传统预制构件因灌浆套筒装配前内置,存在灌浆施工过程不可视、灌浆质量可控性差等问题,直接影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安装质量和受力性能。为了实现灌浆套筒连接节点的注浆过程可视、注浆质量可控,本文提出了一种带后浇区的灌浆套筒连接混凝土柱脚节点。为探究带后浇区的灌浆套筒连接混凝土柱脚节点的抗震性能,本文设计制作了1个整体现浇、1个传统套筒连接和6个
本研究针对滨海粘质盐土存在的土壤孔隙状况不良、土壤饱和导水率低,以及引黄灌区淤积泥沙难以处理的问题,将引黄淤积泥沙作为改良材料,研究配沙对粘质盐土大孔隙和饱和导水率影响。通过室内的土壤泥沙颗粒分析试验、水分特征曲线测定试验、饱和导水率测定试验、模拟土柱盐分淋洗试验,研究土壤颗粒组成变化与土壤分形维数、土壤大孔隙比例、土壤饱和导水率以及脱盐效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田间试验加以验证。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山东省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是冬小麦的主要种植区。冬小麦生产作为支撑国家发展的基础保障性产业,在山东省乃至华北平原占有重要地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节约用水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然而,长期旋耕和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耕层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土壤水分有效性降低,农业用水问题日益突出。深松是改善土壤耕层结构的有效措施,此外,适当的灌溉管理是保障冬小麦稳产和提升水分利用效率的必要措施。然而,深松
据相关统计,我国盐碱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0%,尤其在鲁西南黄泛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该地区土壤退化严重,具有结构致密、容重大和饱和导水率低等典型特征。冻融对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越来越频繁和剧烈,进一步影响了冻土区土壤排盐效率。研究鲁西南黄泛区盐碱土的基本理化性质,分析冻融循环对该地区土壤水力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将对黄泛区盐碱土的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鲁西
弱读形式是英语语音教学的薄弱环节,通常会被忽视。对比分析假设认为二语语音研究不能只限于音位对比,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学习者的语言经验,并涉及音位内部的语音差异。在最近的音素感知和产出研究中,对弱读形式的语音感知和产出的研究很少。基于此,本研究试图运用二语习得理论,进行一项尝试性和创新性的语音研究,分析央元音/(?)/弱读形式的感知和产出,希望能对外语语音教学和习得有所启发。本研究选取了山东省某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具备土壤颗粒细、级配均一、排列致密、大孔隙少的水力特征,其土壤容重大、渗透性差且盐分含量高,极易造成严重的土壤盐渍化,采用传统方法改良困难,严重威胁作物生长发育和粮食生产安全。盐渍土掺沙可以改良土壤质地与结构,加速土块崩解,改善土壤渗透性,调控水盐运移过程,并提高盐分淋洗效率。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设置3种掺沙比例:CK(0%)、S1(20%
连栋拱形大棚是一种重要的园艺设施结构,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本文依托真实的连栋拱形大棚结构,采用原位观测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首先,通过对外部风场、风压系数和风荷载体型系数的分析,研究了连栋数对大棚风效应的影响;其次,通过对表面风压、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分析,研究了少连栋大棚的风效应与热湿性能;最后,通过对温湿度、水平截面平均温度、通风效率(HRE)的分析,研
3D打印混凝土技术凭借其无模化、自动化的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但3D打印构件强度低、自重大、难养护等问题影响了其广泛推广应用。陶砂是以黏土、亚黏土为原材料,加入适量的胶凝材料以及外加剂经过高温烧焙而成的一种人造轻骨料,具有轻质、低强、易吸水的特点。基于此,本论文主要研究陶砂对3D打印砂浆的可打印性及力学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水化热、孔结构、水化产物矿物组成等分析研究,探讨陶砂对3D打印砂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