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史上存在过漫长的封建社会阶段,这一观点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封建社会是人类历史演进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关于封建社会的发展历史及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影响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理论研究的的重心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在这一研究过程中,马克思的封建制思想及东方社会理论应运而生。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继承了欧洲前人对封建制研究的成果,但又超越了前人在政治、法律狭隘领域的研究,把它视为人类社会经济演进的形态之一。马克思的封建制思想,从制度层面看,大体可作如下理解:第一,封建制的封建领主权与土地占有权相统一,土地所有权是私有的,且世袭;第二,农奴制是封建制存在的重要条件;第三,封建制的领主和农奴之间的契约关系以领主的法律权利为保证;第四,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与分权式的封建制相悖。这正是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典型写照。对于东方社会,马克思肯定了日本近世是封建社会,而对日本以外的东方国家的封建制予与否定。马克思对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的称谓慎用“封建社会”,他反对滥用“封建”,认为封建主义是欧洲特有的历史现象,而对于非欧的东方国家,马克思提出了东方社会思想。在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的研究中,他强调东方国家独特的历史环境,这导致东西方国家在走向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发展道路的可能性。东方社会思想是对马克思中青年时期两大伟大发现的延伸和完善。中国社会存在封建社会这一定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史学观点,而学术界对于中国是否存在有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社会一直存有疑议。研究马克思文本的封建制思想,对比中西方古代社会的特征,可以清晰的认识到中国的“封建制”与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差别很大,这种研究促使人们关注和尊重中国社会发展的特色性。当下马克思主义学者应联系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