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小瓜虫新功能型乳酸菌的极建及其对肠道黏膜免疫的效应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瓜虫是一种几乎可以感染所有淡水性鱼类的寄生虫,给全世界的淡水鱼兹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没有可用的有效治疗药物,疫苗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但疫苗存在虫体规模化培兹难、有效抗原少、群体免疫繁琐、免疫机制不清等问题。基于此,本论文进行如下研究:
  (一)小瓜虫关键抗原蛋白的发掘
  选取小瓜虫掠食体(孵化后4h)和滋兹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结合LC-TOF-TOF/MS技术研究这两个生活史阶段小瓜虫的差异蛋白,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发掘关键抗原蛋白分子。结果共鉴定获得2300个虫体蛋白,其中1520个为差异蛋白。对差异3倍以上的42个相关蛋白(以滋兹体为基础)进行KEGG、GO以及蛋白互作分析发现差异蛋白主要为与小瓜虫的入侵宿主细胞、物质转运、免疫逃避、细胞粘附、生物合成以及能量传递等相关的抑动蛋白(immobilization antigen)、微管蛋白(β-tubulin)、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family protein)、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 protease)、红细胞结合蛋白(normocyte binding protein)、锌指蛋白(zinc finger)、利什曼原虫家族蛋白(leishmanolysin family protein)以及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等。
  (二)抗小瓜虫新功能型乳酸菌的极建
  克隆、表达、纯化小瓜虫6个候选抗原分子:抑动蛋白、β-微管蛋白、丙酮酸激酶、红细胞结合蛋白、热休克蛋白和锌指蛋白,以10μg/尾的剂量注射免疫草鱼,以免疫保护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免疫保护效果最佳的抗原分子,进而以其为基础,极建抗小瓜虫新功能型乳酸菌。研究新功能型乳酸菌在口朋、浸泡、肛门灌免这3种免疫方式下的免疫效果,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免疫血清作用掠食体的超显微结极。结果显示6个候选抗原中抑动蛋白的保护效果最佳,其免疫保护率最高可达62.5%。其次为红细胞结合蛋白和锌指蛋白,两者的注射免疫保护率分别可达50.0%和43.75%。成功极建了表达抑动蛋白(IAG)的新功能型乳酸菌(NC8-pSIP409-IAG-52X),其对pH的耐受范围为3.5-9.0,最适生长温度为24-32℃,且可在肠道定植5d。口朋、浸泡以及肛门灌免NC8-pSIP409-IAG-52X均具有一定的抗小瓜虫作用,但肛门灌免的效果最佳,其保护率最高可达37.5%,灌免4周后皮肤、鳃粘液和血清的体外抗小瓜虫的抑动效价分别为1:64、1:32和1:4。透射电镜超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肛门灌免后小瓜虫掠食体纤毛发生黏连,抑制了小瓜虫的纤毛运动,且部分纤毛结极发生破坏。
  (三)基于转录组与蛋白质组联合分析肛门灌免新功能型乳酸菌的肠道免疫应答反应以109cfu/尾的剂量肛门灌免NC8-pSIP409-IAG-52X,利用seq-RNA测序联合iTRAQ技术对灌免前后草鱼肠道的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进行联合分析,以期揭示NC8-pSIP409-IAG-52X对草鱼肠道组织的免疫应答反应。关联分析共获得967个蛋白质组与转录组一致数据,其中免疫相关98个。KEGG和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98个差异蛋白/基因主要富集于血小板活化分子(Platelet activation)、抗原递呈加工系统(Antigen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相关蛋白、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产IgA肠道免疫网络(Intestinal immune network for IgA production)、补体系统(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cascades)、NOD-样受体信号通路(NOD-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等14个免疫相关通路中。其中,抗原加工递呈通路中,MHCIIα、CTSSβ和CTSBα显著上调,MHCIa和HSP90-α显著下调,表明肛门灌免新功能性乳酸菌后抗原提呈可在肠道局部进行;补体系统中,C3a、C8α、C4、Fga和Fgb均显著上调,表明免疫后补体中的代替途径和凝集素途径均被激活;而AK1、PLC1b和ptk7a等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的变化表明免疫后白细胞有集中迁移的趋势,形成局部免疫防御;同时,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中,CD42和CD37显著下调而TLR1和MAPK1显著上调;在Jak-STAT信号通路中STAT5、STAT2和STAT1a均显著上调。
  (四)基于IgZ的肠道黏膜免疫效应研究
  以109cfu/尾的剂量肛门灌免NC8-pSIP409-IAG-52X,利用ELISA法测定免疫后第7d、14d、21d、28d、35d、42d以及49d草鱼肠道、鳃、皮肤等组织粘液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Z和IgM)的抗体效价。利用间接荧光免疫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肠上皮淋巴细胞中IgZ+B细胞的结合类型及IgZ+B细胞百分比。结合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联合分析结果,利用RT-PCR法研究相关免疫信号通路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肛门灌免NC8-pSIP409-IAG-52X后草鱼肠道、鳃、皮肤等组织粘液特异性抗体IgZ效价均显著提高,肠和鳃粘液抗抑动蛋白效价在第35d时达到峰值为1:32,而肠道、鳃、皮肤粘液IgM效价则相对较低。间接荧光免疫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肠上皮淋巴细胞中有大量的膜结合型IgZ+B细胞,且主要分布于B淋巴细胞的表面,NC8-pSIP409-IAG-52X组的IgZ+B细胞百分比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至35d时达到峰值为16.3%。RT-PCR结果表明,肠组织pIgR的表达量随着IgZ含量的升高而升高,表明肠道pIgR的主要负责IgZ的转运。肠道组织中CD8-a、MHCⅡb以及TcR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CD4和MHCⅠ的转录水平基本不变。免疫后TLR1和TLR9的表达显著高于空载体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其在35d时分别为生理盐水组的2.2倍和4.3倍,而TLR4和TLR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IRAK4和IRAK1等转录因子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OD-受体信号通路相关因子TNF,PAK1/2,JNK,c-JUN,ERK和MEK1等基因均显著上调(P<0.05),而JNK和NF-kBP52这两个基因在免疫后均呈下调趋势(P<0.05)。
  综上所述,本文筛选发掘了6个小瓜虫候选抗原蛋白,其中抑动蛋白和红细胞结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极建了表达抑动蛋白的新型功能乳酸菌NC8-pSIP409-IAG-52X,并发现该乳酸菌的肛门灌免方式的保护效果最佳。其在抗体介导的草鱼肠道黏膜组织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的是免疫球蛋白IgZ,而非IgM。肛门灌免NC8-pSIP409-IAG-52X后抗原提呈可在肠道组织进行,且补体中的代替途径和凝集素途径被激活。同时,免疫NC8-pSIP409-IAG-52X后可激活TLR1和TLR9结合MyD88,诱导P38、ERK、NF-kBP65、TNF、PAK1/2、JNK、c-JUN以及MEK1等相关通路转录因子的表达,启动相关免疫反应。
其他文献
牛呼吸系统疾病(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BRD)是全世界牛生产中的一种主要流行疾病。BRD对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深远影响,给畜牧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BRD病因极其复杂,不良环境、支原体、病毒和细菌都可能导致牛发病。其中细菌性病原体,化脓隐秘杆菌(Trueperella pyogenes, T.pyogenes)、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
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 EVD)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致病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可引起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严重出血热,其中以苏丹型(Sudan ebolavirus, SUDV)和扎伊尔型(Zaire ebolavirus, EBOV)埃博拉病毒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近年来,埃博拉病毒病不断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特别是西非2014-2016年暴发的EV
2014年之后,我国H5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的流行势态呈现出H5N1亚型、H5N2亚型、H5N6亚型、H5N8亚型等多种亚型共存的现象。近年来,世界范围内H5N6亚型、H5N8亚型AIV的流行,不仅造成数万羽家禽发病死亡,全球各地养禽业损失惨重,还威胁到了野生禽鸟和人类的生命安全。所以,H5N6亚型、H5N8亚型AIV的诊断鉴定,以及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尤为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禽类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在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近年来,随着我国防控工作力度的加大,疫情发生几率明显下降,感染率总体维持到较低水平。但是局部地区仍然污染严重,呈现持续性地方流行。当前我国流行的毒株为基因Ⅶ型,而当前最广泛的疫苗株多为基因Ⅱ型,疫苗组与流行株基因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作为极难防疫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可感染包括猪、牛、羊在内的40多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等,但是猪是唯一能够在急性原发感染中存活并且表现出亚临床症状和潜伏感染特性的宿主。传统的Bartha-k61株疫苗因具备良好的免疫效果而被广泛使用,但是近年来PRV变异较为明显,导致传统疫苗的保护效果大幅度降低,自
鸡球虫病是一种或多种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肠上皮细胞而导致鸡消化道损伤的一种原虫病,严重制约着家禽养殖业的发展。鸡球虫种类众多,不同球虫寄生部位也各异,在掠夺宿主营养同时造成消化道损伤,多种艾美耳球虫中以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E.tenella)对养禽业发展影响最为严重。针对该病防治目前仍依赖于化学药物,但药物残留和耐药虫株问题限制其使用,而市场上销售的活虫疫苗也存在返毒的危
学位
本研究为更好的模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在猪体内的感染环境,拟建立PRRSV在呼吸系统的感染模型,为PRRSV体外研究提出新的方法,成功制备猪呼吸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猪肺组织精细切片培养体系(Precision-cut lung slices,PCLS)和猪呼吸道上皮细胞气液培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 ND)是危害我国以及大多数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国家,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重要禽类疾病之一。目前发病最广泛的血清型为基因Ⅶ型,其中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 HN)是主要的保护性抗原之一。目前该病防治策略主要以预防为主,市售疫苗对其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依赖于鸡胚生产及冷藏链运输等,因此
维氏气单胞菌存在广泛,能够引起鱼类的疖病,以及人类的肠炎、溃疡,甚至是败血病。给渔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极大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已有研究证明,Fis基因为AAA+家族ATP酶基因,Lip为VI型分泌系统的外膜脂蛋白基因,但在A.veronii中的功能,则未见报道。因此,了解这两个基因在A.veronii的作用将会对我们探究其致病机制有所帮助。  本试验利用基因敲除的方法,成功构建了A.ver
学位
巢捕食是鸟类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对营开放性地面巢的小型雀形目鸟类来说具有很大的威胁。确定鸟类的主要巢捕食者及影响巢捕食的因素对于了解鸟类繁殖成功率、种群增长率及种群数量等具有重要意义。2018~2019年,作者在内蒙古扎鲁特旗地区通过人工巢实验和寻找栗斑腹鹀天然巢,开展了该区域内栗斑腹鹀的巢捕食及影响巢捕食因素的研究。两年间共找到栗斑腹鹀繁殖巢94巢,其中44巢被捕食,巢捕食率为46.8%,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