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贫一直是发展经济学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虽然中国在2020年取得历史性消除收入贫困的伟业,但是,消除贫困不仅仅从收入视角着手,还应该解决教育、健康、环境、安全等多维度贫困问题。近些年,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崛起和发展,深刻改变了农户的信息结构、生产行为、生活模式,并最终影响到减贫的逻辑和路径。因此,在互联网与农村经济深度融合的新背景下,互联网对于农户而言不再仅仅拘囿于一种外生技术,而是越来越成为农户脱贫的重要源头活水。基于此,本文探讨的科学问题聚焦于:互联网使用的减贫机理和路径。本文遵循文献回顾发现问题→理论机制探索找出路径和原因→数据实证寻找证据得出结论→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全文研究的重心是以互联网在我国农村贫困的普及率和使用效率为出发点,最终又是以缓解和帮扶贫困农民降低其多维贫困为最终落脚点,全文将规范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得出翔实可行的贫困农户互联网使用路径有效结论,为降低农户多维贫困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其中,理论研究主要厘清贫困农户互联网使用的普及率、实际使用效率、中介因素及其传导路径以此为后文实证提供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在前文理论预设的基础上对农户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及贫困传导进行相关的数据验证,并给出结论。政策建议则是基于确凿的研究结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如何提高互联网使用效率以此来降低农民的贫困程度。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互联网使用与贫困户多维贫困的关系和特征进行识别发现:表明我国贫困农户的贫困主要集中在包括生活水平、收入、基础设施、教育等各项工作内容,数据的收集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标的结合发现互联网使用工具的减贫路径主要包含:农业生产、经营网络化应用;农村治理互联网应用;乡村信息服务互联网应用等方式路径。本文首先对涉及贫困人口多维贫苦的收入、消费、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健康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梳理,并结合已有的文献研究成果发现互联网对贫困户的生产生活介入内容主要包括对生产经营方式、农村环境、农村治理和乡村信息服务体系等互联网使用介入。另外,文献显示最伴随着当下农村互联网普及和使用效率的提升,较为现实可行的互联网减贫路径是(一)补平贫困户“数字鸿沟”以降低信息消费差距;(二)加大农村电商提升贫困户积极性和自信心;(三)工程互联网、网络公益等信息服务的扶智扶志。(2)构建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机理和框架本文构建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理。其中,互联网普及和使用可以通过教育资源、健康行为、金融服务和生活质量对农户多维贫困产生直接影响,且通过家庭收入、社会资本和非农就业等间接影响农户多维贫困。(3)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的直接减贫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互联网使用能显著缓解农户多维贫困,且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降低农户教育贫困、健康贫困和生活质量贫困等方面减贫采用2017年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从总量和结构视角实证检验贫困户互联网普及和使用效率对其多维贫困所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假设,研究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具有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直接效应和普惠效应。也就是说,互联网使用能够明显的改善贫困农户的多维贫困的整体和结构状况。可能是出于边界效率递减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状况的减贫效果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差异,即该方式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愈加贫困农户减贫效果更加显著。(4)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的间接减贫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中介效应存在,且农户家庭收入、社会资本和非农就业是二者的中介变量,即互联网使用能通过促进农户增收、社会资本积累和提高非农就业缓解农户多维贫困程度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作出本文作用机理分析框架和行为假设,构建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以及中介效应模型,运用2017年CSS数据,采用OLS法和分位数回归法对模型进行估计,结论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可以同时由农户家庭收入渠道、社会资本渠道和非农就业渠道传导,且他们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5.3%、7.3%和21.1%。(5)互联网使用在减贫中的管理路径探讨减贫工作是社会宏观管理的议题,需要构建以互联网使用为核心的政府-市场-农户多主体参与的协同联动机制。农村互联网使用的有效介入不仅是科技问题,也是政治和社会问题,仅仅靠市场的力量(效率)很难以达到预期较好的目标,原因是由贫困农户的经济和文化条件所限。而单靠政府又存在效率问题,政府的边界无法像市场一样高效,同时如果政府一手包办又会形成“寻租”。另外,仅靠农户也存在经济、知识和内生动力不足(精神贫困)条件不够的问题。理想的模式公共产品的思路,即是政府提供兜底和营造公平竞争的服务、市场提高效率进行细分探索和试错,而贫困农户提供主动性。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互联网使用为切入视角,为缓解农户多维贫困形成机制提供新视角致贫原因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文献对贫困形成与放大的经济诱因和非经济诱因进行了有益探索。然而,现有研究多忽视了以互联网为典型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机理,难以诠释新形势下农户贫困形成和演化的机理。事实上,随着互联网与农村经济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使用对贫困户的健康、教育及生活水平等维度均产生深刻影响。(2)构建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户贫困的理论框架,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在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双重崛起的背景下,农户贫困出现新的发展特征和演化趋势,迫切需要构建新的宏观研究框架以解释这种新现象。本文将互联网经济理论、长尾经济理论等视角引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相关理论,构建互联网使用对农户贫困影响的机理、路径并形成理论框架,并从总量维度、结构维度等多视角诠释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直接效应和普惠效应,更为精确地刻画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使用的减贫效应。同时,采用中介效应法检验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传导机制,研究结论表明互联网使用可以通过促进农户增收、社会资本积累和提高非农就业间接缓解农户多维贫困。(3)设计以互联网使用为核心的政府-市场-农户多主体参与的协同联动机制,为优化互联网使用在减贫工作中的管理路径提供决策依据相对互联网工具在农村贫困区域的使用和普及是一项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的系统工程,因而存在市场失灵显现,即无法通过简单的引入市场接入使相关的问题得到高效解决。所以政府的强力介入是该课题得以有效实现的必要前提。同时政府要以兜底和组织者的身份引领市场和贫困农户,使得三大主体各司其职,共同促进互联网使用在减贫工作过程中的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