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新课程”)正在深入进行,这次新课改覆盖了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各个方面。基础教育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必然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力图在全面理解新课改精神的前提下,深入探讨教师多元角色的内涵及其对教师素质提出的具体要求,并以此为依据尝试性地提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构想。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表列法、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论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本研究的选题缘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等。第二章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关于教师角色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研究做简要综述,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掌握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章首先采用文献归纳和理论分析得出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教师承担的七种主要角色,进而具体分析这七种教师角色对教师素质提出的具体要求,并将分析出来的素质分为三类: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师专业情意。虽然都是新课改需要的教师素质,然而其重要程度也有区别。于是第四章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教师调查问卷,分别分析出新课改迫切需要教师具备的素质以及教师目前较为缺乏的素质。然后,以此为基础探讨目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中的不足与某些内容的缺失,提出笔者的四点改革建议: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应该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着眼点,突出教师的主体性;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应该兼顾教育工作的需要和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类课程;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在提高教师专业情意方面,尚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案例教学应该成为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呈现形式。最后,尝试性地以表格形式直观地勾勒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部分内容的具体改革构想。本研究将充实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从教师角色转变这一角度研究符合我国新课改要求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另外,本文对目前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提出的改革建议,对于提高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与新课改的适应性也有积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但是,本文在通过层次分析法做教师素质排序时,忽略了某些教师素质之间有交叉的问题,这使得分析存在一定的偏差。尽管如此,计算出来的相对权重还是能够反映该研究领域的专家们对这个问题的一般认识,能够作为我们研究的支撑。只是在后续研究中应该弥补这种不足,完善层次结构模型,使研究更接近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