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排放峰值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研究——以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合肥市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unxy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越来越被认知,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发展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意愿也越来越强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这也将成为中国在国际竞争和谈判中必须直接面对的重要问题。在2014年底的APEC会议上,中美发布联合声明,我国提出在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努力早日达峰。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尤其是CO2浓度增加的主要人类活动之一,而城市又是地球表面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最为剧烈的区域。因此,城市建设用地的迅速扩展对生态环境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从碳排放的源头来看,城市建设用地承载着大量高耗能、高碳排的人类活动,其扩展必然对碳循环过程和气候变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推进时期,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的必然趋势。因此,论文以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合肥市为例,在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及效应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碳排放与建设用地扩展的关系,并预测、模拟了基于碳排放峰值约束下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对于探索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现低碳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以土地利用变更成果、统计数据、规划数据、经验数据等为基础,通过脱钩理论、库兹涅茨理论、Kaya恒等式理论、统计学方法、分区同步约束性元胞自动机空间模拟等手段,从陆地生态系统、能源消费、工业生产、废弃物处理、呼吸作用和食物消费等6个项目,对合肥市1995-2012年的碳排放进行了全面核算;在建立各碳排放细化项目与土地利用类型承载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贡献率,以及土地利用变化所导致的碳汇增减;基于建设用地扩展及其所承载的碳排放计算结果,论文重点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脱钩状态,以及是否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继而对合肥市建设用地碳排放峰值及其峰值控制下的建设用地扩展进行了预测;最后,对合肥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规模边界和空间边界进行了预测与模拟。主要结论如下:(1)合肥市的碳汇能力在减弱、碳源能力在增强,需要及时进行管控。陆地生态系统起着碳吸收作用,基本保持在200万吨碳/年的水平,农田系统是最主要的碳汇;人为源碳排放方面,能源消费是第一大碳排放源,其次是呼吸作用碳排放,再次是工业生产,最后是食物消费和废弃物处理。总体上,1995-2012年,合肥市总碳排放量逐年增加,从446.21万吨增长到1745.86万吨,增加了2.91倍,年均增长率为8.36%;除了 2003年受灾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明显下降,从而使得净碳排放量增加外,合肥市在这18年间的净碳排放量亦呈逐年增加态势,由275.54万吨增加到1537.33万吨,增加了 4.58倍,年均增长率为 10.64%。(2)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特别是城镇工矿用地的扩展,对于抑制合肥市碳排放尤为关键。通过建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各碳排放细化核算项目的承载关系,论文分析了合肥市1995-2012年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在强度方面,园地、草地的碳汇强度保持不变,耕地、林地的碳汇强度略有提升,水域的碳汇强度微弱降低;城镇工矿用地的碳源强度远远高于交通运输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在贡献率方面,耕地、城镇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的作用明显,其中耕地的贡献率为负,城镇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的贡献率为正。在碳汇增减核算方面,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碳汇损失,占到碳汇用地转为碳源用地而造成的总体碳汇损失的80%左右;碳汇用地的转出以城镇工矿用地为主要方向,其中,耕地转为城镇工矿用地占比最高,所造成的碳汇损失占到了耕地转出部分的90%左右。(3)合肥市建设用地碳排放与建设用地扩展之间处于弱脱钩状态,并向着理想趋势发展,但自然增长趋势下难以达到峰值。不同于经济增长,碳排放的期望是下降的,因此就碳排放与建设用地扩展的脱钩或复钩关系而言,强脱钩<弱脱钩<衰退性脱钩<强复钩<弱复钩<扩张性复钩,两者的理想趋势是向着扩张性复钩状态发展。由于2003年自然灾害的原因,导致2003和2004年部分指标值异常,除此之外的1995-2012年,合肥市建设用地碳排放与建设用地扩展之间均处于弱脱钩的状态。此外,趋势指数计算结果显示,2010年之后两者正向着良好的趋势发展。然而两者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并不明显,因此,在没有政策因素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建设用地碳排放难以达到峰值。(4)合肥市建设用地碳排放峰值将会在2030年左右出现。论文基于Kaya恒等式的思想,构建了建设用地碳排放峰值预测模型,设定模型控制因子分别为建设用地与能源消费碳排放比、单位能源消费碳排放、单位GDP能源消费(即能源强度)、人均GDP和技术进步修正系数。其中,在对人均GDP因子设定时,设置了高值增长、中值增长和低值增长三种情景。预测结果显示,在人均GDP低值增长情景下,合肥市建设用地碳排放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1734.64万吨;在中值增长情景下,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1862.54万吨;在高值增长情景下,将在2035年达到峰值2047.16万吨。根据分析,合肥市建设用地碳排放在2025年之前不会达到峰值,将会在2030年左右达峰。(5)分区同步约束性元胞自动机模型能够有效模拟低碳目标下的城市扩展空间边界。论文构建了分区同步约束性CA模型,通过精度检验,发现模拟检验结果具有点对点精度更高和整体空间格局更加紧凑等特点,可有效应用于城市扩展过程的模拟。由此,基于碳排放峰值约束下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边界预测,应用该模型对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合肥市城市建设用地空间边界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合肥市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方向主要是向南向西为主,而2030年随着碳排放过峰之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开始降低,以城西和东南较为明显。论文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初步提出了基于碳排放峰值控制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边界调控,二是探索性的将碳约束因子引入分区同步约束性CA模型。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乡村振兴取代脱贫攻坚成为我国“三农”工作的新的重心。如今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发展战略之一,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地方金融机构作为扎根当地的服务主体,是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地方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关键力量,在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农村集体经
学位
生物学协同进化论(Co-evolution)是对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新突破,不仅弥补了经典进化论的诸多缺失,而且对生物界的一系列事实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其应用空间十分广阔。因而,协同进化论自1964年被埃里希(Ehrlich)和莱文(Raven)提出之日起,逐步得到自然科学界的积极响应。其后,又被众多社会科学所引进和创新利用,在20世纪后期形成了中外研究的热潮,并将协同进化论创新式的表述为“协同演化论
学位
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acetamiprid,ACE)在防治病虫害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近年来,由于ACE的频繁和大量使用,产生了很多的环境和生态问题。采用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进行土壤中污染物的修复不但能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残留还能促进植物生长,但有关利用PGPR降解ACE的研究很少。在本研究中,作者从实
学位
作为宋型文化的杰出代表,苏轼的家居生活呈现出了一个宋代文人独具风味、活色生香且精致风雅的多彩世界,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与学术意义。然而学界目前从家居生活角度切入苏轼研究者还较少,本文从日常生活视角,借鉴了文学地理学、文学生态学、空间诗学、比较诗学和现象学的某些方法,论析苏轼的家居生活与文学创作的内在联系——家居不仅是他的日常生活方式,也是他文学创作的底色,更是他气质个性的自然流露和趣味格调的充分展现
学位
海关是近代中国唯一能够持续不断地发挥影响力且势力遍布全国的机构,其影响遍及近代中国的方方面面,不断改变着传统的中国社会。不同区域地理、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不尽相同,因此海关的发展历程也有所迥异,如果将视角下移,关注海关如何在地方发挥作用,促进地方社会变迁,自下而上地看近代中国社会变迁,那么海关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所产生的影响就更加明了。本文以近代广西梧州关为研究对象,利用历史学实证研究方法,辅以统
学位
“茶“做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标签之一,经过了悠久的历史沉淀和文化传承。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过渡的重要时期,自宋以后,茶才真正进入了国人的日常生活,并形成为大众的民俗习惯。宋代茶文化对后世的品饮方式、审美价值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以茶礼、茶俗、茶道精神为茶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古籍文献中有大量的记载。以宋代笔记为视角,通过对其相关史料的挖掘,对宋代茶文化得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由于
学位
开发视听教学资源一直是我国教育技术学重要的学科使命之一。在线教育时代来临,视听教学资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当前视听教学资源的美育品质尚有待提升,开发方式亦有待优化。究其原因,视听教学资源开发思想的继承不力与发展不足是重要所在。基于此,在范式理论的导引下,本研究转向实践的背后,对我国百余年视听教学资源开发实践进行了思想层面的“范式”探寻,追问其生成动因,挖掘其历史教益。在此基础上,结合视听教学资
学位
处在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的“高能量社会”,人类创造了日益舒适的现代生活。然而,与此同时,这也制造了大量与能源相关的环境灾难。作为人类最早大规模利用的化石能源,在中国,煤炭生产与使用引发的问题尤为突出,采煤沉陷即是其中的一种。对于处在高能量社会中的济宁地区而言,这种灾难被不断的制造出来,并呈现加速恶化的趋势。如何理解这种不断被制造出来的环境灾难?对此,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的角度予以阐述。而通过对济宁市的分析
学位
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中国一直注重外来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也导致了中国企业因为过分依赖外来技术而丧失了自主创新的动力,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实现技术的真正升级,企业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企业的技术创新离不开人力资本的作用,虽然中国整体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它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明显弱于物质资本,因此如何提高人力资本
学位
Corporate Philanthropy is important,as the donation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 source to improve the image of business entity in modern era of high competition.This study has an aim to analyze the Cor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