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穴—脏腑相关,即体表—内脏相关,是针灸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指导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反映了经穴与五脏六腑之间的一种双向性联系,经穴-脏腑彼此相系的整体观,为“脏腑处于不同状态时,相关经穴会出现不同反映”提供了理论依据。现代研究发现,当脏腑发生病理变化时,常在相关经脉穴位上出现反映,表现为经穴部位出现感觉异常、组织形态及色泽的异常、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经穴电阻及温度等发生变化,其中,经穴温度及血流灌注量作为组织能量代谢的重要指标,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但关于内脏处于病理状态时,相关经穴及非相关经穴的温度和血流灌注量变化的差异及变化机制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拟借助心肌缺血损伤大鼠模型,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及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对比观察大鼠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状态、低频电针干预心肌缺血损伤的干预态及高频电针干预心肌缺血损伤的干预状态下,相关经穴及非相关经穴的温度、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情况,对比观察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温度和血流灌注量的差异,力求从与交感神经相关的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响应情况来探讨心肌处于不同状态下该经穴出现温度及血流灌注量特异性变化的机制,阐释经穴—脏腑相关的科学内涵。目的:(1)借助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探讨大鼠心肌处于正常生理态、缺血损伤病理态、低频电针或高频电针刺激后干预状态时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温度的变化情况。(2)借助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探讨大鼠心肌处于正常生理态、缺血损伤病理态、低频电针或高频电针刺激后干预状态时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情况。(3)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选择大鼠处于不同心肌状态时皮肤温度和血流灌注量出现显著变化的经穴及变化不显著的经穴,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穴区皮肤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及肾上腺素能 α1 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adrenoceptor,α1-AR)含量的变化情况,探寻经穴皮肤温度和血流灌注量变化的机理。方法:将体重200-230g,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处穿线,不结扎)、模型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经穴低频电针组(经穴低频组)、经穴高频电针组(经穴高频组),每组10只。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经穴低频组和经穴高频组于造模成功后分别以2Hz或100Hz电针左侧“内关”穴20min,每日治疗1次,于第三天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的含量,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足三里”及“阳陵泉”穴区的皮肤温度,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观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足三里”及“阳陵泉”穴区的皮肤血流灌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相关经穴及非相关经穴皮肤温度及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情况,选择出现变化最明显的经穴和最不明显的经穴,低温提取穴区皮肤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皮肤组织中NA和α1-AR的含量。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电图“J点”差值及血清中cTnT的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心电图“J点”差值及血清中cTnT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P<0.05)。(2)纵向对比观察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相关经穴或非相关经穴穴区温度的变化情况,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处于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时,双侧相关经穴“内关”、“足三里”穴区温度均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双侧相关经穴“内关”穴区温度均显著升高(P<0.05,P<0.01)。横向对比观察心肌处于同一状态时相关经穴与非相关经穴穴区温度的情况,发现心肌处于缺血状态时“内关”穴区温度下降最明显,其次是“足三里”穴区,而“阳陵泉”穴区温度无明显变化;心肌处于低频或高频电针刺激后的干预态时,“内关”穴区温度上升最明显。(3)纵向对比观察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相关经穴或非相关经穴穴区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情况,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处于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时,双侧相关经穴“内关”、“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双侧相关经穴“内关”、“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均显著升高(P<0.01),而“阳陵泉”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均无明显变化。横向对比观察心肌处于同一状态时相关经穴与非相关经穴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的情况,发现心肌处于缺血状态时“内关”、“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下降明显,而“阳陵泉”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无明显变化;心肌处于低频或高频电针刺激后的干预态时,“内关”、“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上升明显,而“阳陵泉”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无明显变化。(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内关”穴区皮肤组织中NA、α1-AR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内关”穴区皮肤组织NA的含量、α1-AR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而“阳陵泉”穴区皮肤组织NA、α1-AR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1)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相关经穴穴区皮肤温度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以“内关”穴尤为明显。说明心包经内关穴区温度可以相对特征性地反映心肌状态变化的情况。(2)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相关经穴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说明“内关”穴和“足三里”穴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可以相对特征性地反映心肌状态变化的情况。(3)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心包经“内关”穴区皮肤组织NA和α1-AR含量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结合前面穴区皮肤温度、血流灌注量的研究成果,提示“内关”穴区皮肤温度、血流灌注量变化可能与穴区NA和α1-AR含量的变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