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糖及其代谢酶在龙须菜抗逆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经济海藻龙须菜(Gracilariopsis lemaneiformis)在我国沿海地区从北到南广泛栽培,主要用作鲍的饵料及琼胶提取原料,但其栽培周期受夏季高温的限制。非还原性双糖海藻糖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其代谢及信号途径在植物生长和抗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PS)和海藻糖酶(TRE)分别是海藻糖合成和降解的关键酶,但两者在大型海藻中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以龙须菜耐高温981品系为材料,研究了高温、高盐及渗透胁迫对TPS、TRE的转录和蛋白表达及酶活性的影响,并结合海藻糖等物质的含量变化来探究海藻糖及其代谢酶在龙须菜抗逆防御反应中的作用。该研究为龙须菜中海藻糖代谢酶及抗逆作用的首次报道。主要结果如下:
  (1)TPS生物信息学、转录及蛋白表达分析
  我们首先对龙须菜基因组中筛选到的4条TPS进行了结构域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TPS1和TPS3、TPS2和TPS4关系相近,并推测4条TPS蛋白均属于Class I亚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TPS1和TPS2基因对高盐胁迫最敏感,在3h时其表达量分别提高到各自对照的2.39倍和7.45倍;TPS3基因对高温最敏感,6h时达到最高转录表达水平(2.18倍);而TPS4基因对3种逆境条件均不敏感。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TPS1蛋白水平表达受高盐胁迫的诱导,在48h时其表达量上升到2.02倍(P<0.05);而在3种逆境胁迫下,TPS2蛋白表达量比较稳定。
  (2)TRE生物信息学、mRNA积累和酶活性分析
  龙须菜TRE蛋白序列中包含一个Trehalase保守结构域(113-665aa),该序列与绳状龙须菜(Gracilariopsis chorda)(PXF49334)相似度达到了99.83%。在高温胁迫下,TRE基因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升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海藻糖酶活性降低,在48h时其活性降为0h的46.48%(P<0.05);高盐胁迫对TRE mRNA积累及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在渗透胁迫下,TRE基因在3h时其表达量迅速上升并达到最高(10.21倍),海藻糖酶活性在12h时显著上升并在48h时达到最大(2.05倍)。
  (3)海藻糖等渗透调节物质的检测
  脯氨酸在高盐胁迫下大量积累,在48h时其含量升高到1.98倍,而甘露醇含量在高温和渗透胁迫下显著升高,在12h时其含量最高,分别是0h的2.08倍和1.70倍。在高温和高盐胁迫下,红藻糖苷含量比常温组升高,在渗透胁迫下其含量则低于常温组;而异红藻糖苷含量变化幅度比红藻糖苷小。海藻糖在高温胁迫下可显著积累,在12-48h内其含量升高到1.41-1.82倍,对高盐和渗透胁迫不敏感;而蔗糖对不同条件的响应一致。
  可见,高温可促进龙须菜TPS3基因的转录表达,抑制海藻糖酶活性,促进海藻糖和甘露醇的积累;高盐胁迫可诱导TPS1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TPS2基因的转录表达及脯氨酸的积累,但对TRE活性及海藻糖含量无显著影响;渗透胁迫可快速促进TRE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的上升,及甘露醇积累,但对海藻糖则无显著影响。总之,海藻糖代谢酶中TPS主要参与了抗高温、高盐胁迫应答,TRE在抗渗透胁迫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其他文献
黄河鲤是世界上最早养殖的淡水重要鱼类之一,为了提高其经济价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选育已获得增长速度较快和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黄河鲤新品系。为了加快其遗传进展,通常采用分子辅助育种技术手段来缩短世代间隔以进行后续选育。由于基因型检测的成本通常较高,一般通过结合传统的BLUP估计、候选个体的预选择和选择有限个候选功能位点开展分子辅助育种,这种方法是平衡选育成本和加大选
亲环素A(CyclophilinA,CypA)是一种广泛表达的细胞蛋白,参与感染、炎症等多种病理反应。CypA在多种病毒的复制过程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在神经坏死病毒复制中CypA发挥的作用知之甚少。NNV最先是从患病的海洋鱼类中分离出来的,目前已在120多种养殖和野生鱼类中都有报道,并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最近还报道发现在实验条件下,一些淡水养殖鱼类也对NNV敏感。因此,对病
学位
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是中国南海主要的乌贼渔业资源,其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饵料转化率高、口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养殖前景的经济头足类。随着虎斑乌贼规模化繁育工作的开展,关于生态因子对虎斑乌贼胚胎发育和幼乌贼生长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与光周期对虎斑乌贼胚胎发育和初孵乌贼生长存活等的影响,旨在确定其苗种繁育过程中的最佳光照条
学位
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是中国南海重要的水产经济种,本研究采用了解剖、组织切片、电镜技术对其生殖系统结构及精卵发生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虎斑乌贼的人工繁育提供理论参考。  虎斑乌贼的雄性生殖系统可分为精巢、输精管、精荚器、精荚囊与阴茎。精巢位于体腔末端,紧贴內壳膜,精小叶由中央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输精管、精荚器和精荚囊被系膜包裹,位于左鳃基部背侧,紧贴性腺。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
学位
银鲳(Pampus argenteus)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鲳科(Stromateidae)、鲳属(Pampus),属于暖温性中上层集群性鱼类,分布范围较广,是中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但是随着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银鲳的野生种群数量不断下降,资源急剧衰竭。近十年来,随着学者对于银鲳基础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人工养殖和苗种繁育技术也不断被突破。虽然近年有关银鲳生殖生理的研究已有报道,并
学位
本论文旨在研究复合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青鱼幼鱼生长、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将复合动植物蛋白源按重量7∶3的比例组成复合动植物蛋白源来替代鱼粉。替代比例设置为0%、20%、30%、40%、50%和60%。并配制成6组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各组分别记为D0、D20、D30、D40、D50和D60),初始试验青鱼幼鱼平均体重为(5.05±0.02)g,将其随机分在18个500L内循环试验缸中。试验共设置
学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迅速,抗病能力强,目前在广东、浙江、江苏、四川、河南等地均有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大口黑鲈在蛋白、糖的营养研究上已有较多发现,而在脂肪上的研究还不充分,本文以大口黑鲈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中的脂肪酸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以及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评估不同的脂肪源,高脂饲料对大口黑鲈的影响,为大口
学位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是中国养殖产量最大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在渔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多年养殖的发展,产业中突出存在大黄鱼个体性早熟、高性腺指数、人工催产排卵锁闭等问题,控制大黄鱼性腺发育成为产业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本文研究大黄鱼繁殖全周期中性腺发育及HPG调控特性,采用组织学、激素放射免疫测定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首次克隆了得到了大黄鱼GnRH-Ⅰ、GnRH-Ⅱ、
学位
象山港海区是中国重要渔业资源区以及海水养殖区,岛屿众多,环境异质性高,陆源径流丰富,浮游动植物生物多样性高。同时,浙江及东南沿海其他海域又是中国的主要赤潮发生地,赤潮灾害问题非常严重,不仅发生频率和范围呈现上升的趋势,新的有害赤潮种类爆发的赤潮问题也尤为突出。本文针对海水养殖区常发的四种典型赤潮藻种类(剧毒卡罗藻,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和小普林藻),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LFD)快速
为确定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生长的相关参数,对海马齿进行了室内土培和水培实验,连续监测海马齿生长和生态因子状况。考虑营养盐循环,基于一级衰减模式构建海马齿生长的个体模型。使用基于单纯形实验设计的Morris法进行全局定性灵敏度分析发现,对所有状态变量均敏感的参数为氨氮硝化率和有机氮矿化常数,表明所构建模型主要由氮的循环系统所支配。以各状态变量均方误差的最大值(M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