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酱肉创制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酱肉属于我国传统的腌腊肉制品,其制作工艺独特,成品色泽酱红,郁香鲜浓,利口不腻,肥肉薄片,风味独特为人们所称赞。风味是肉制品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清酱肉的主体风味成分,同时分析其理化指标的变化,对其工业化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比较了固相微萃取(SPME)、同时蒸馏萃取(SDE)以及吹扫捕集-热脱附(PT-TDS)3种萃取技术对清酱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萃取的效果,并结合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通过质谱数据库以及保留指数(RI)确定清酱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3种萃取方式共鉴定出了87种风味成分,其中,醛类化合物26种,酮类化合物14种,醇类化合物14种,酯类化合物12种,酸类化合物11种,烃类化合物7种,杂环类化合物3种。SDE法共检测出70种,SPME法共检测出64种,TDS法共检测出42种。3种方法中,有33种化合物共同测定出来,18种化合物仅由SDE法检测出来,12种化合物仅由SPME法检测出来。 2、为探究清酱肉中主体风味成分,分析各个风味物质对清酱肉整体风味的贡献大小,本研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清酱肉中的香气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嗅闻检测器(GC-O-MS)鉴定风味成分,共鉴定出61种化合物,采用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法(AEDA)检测到的香气化合物共23种。结果表明,清酱肉中检测到风味活性较强的物质主要有壬醛(油脂香、香橙香)、3-甲硫基丙醛(煮土豆味)、辛酸乙酯(水果香、甜味)、反-2-壬烯醛(清香)、癸醛乙酯(水果香)、苯乙醛(玫瑰花香),它们对清酱肉整体风味贡献较大。2,4-己二烯酸乙酯是清酱肉特有的香气物质,具有酱香和肉香味。 3、选取清酱肉加工过程中的5个工艺点进行取样分析:A腌制、B腌制烘干后、C.成熟5d、D.成熟10d、E成熟15d。在清酱肉不同的加工阶段,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共鉴定出7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醛类、酮类、醇类、酯类和酸类化合物,还有少量的烃类和杂环类化合物。从种类和含量上来看,清酱肉中醛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均最大,分别为20种和1524.36μg/kg肉。从单一风味成分的含量上来看,除腌制阶段添加的乙醇外,己醛的含量最大,在C、D、E成熟阶段的样品中,多数醛类物质都有明显上升趋势,这与过氧化值和TBARS值明显上升是相符合的。只有酸类化合物在加工过程中明显下降,其他化合物的含量均有所增加。醛类化合物对清酱肉风味的贡献较大。 4、研究分析了清酱肉在加工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特性,分别测定各阶段的水分活度、水分含量、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游离氨基酸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清酱肉样品的最终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分别为25.05%和0.802,加工过程中最低pH值为5.55,挥发性盐基氮(TVB-N)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游离氨基酸在加工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腌制后谷氨酸提高的倍数最大,其在最终样品中的含量最高。在加工前期,温度对清酱肉中菌相的变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进入风干阶段后,随着食盐含量不断升高,pH值、水分活度和水分含量不断减少,所有菌种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整个清酱肉的加工过程中,乳酸菌和葡萄球菌为菌相构成中的优势菌。 5、通过对清酱肉加工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羰基值、双烯值和游离脂肪酸等氧化指标的测定,及脂肪酶和磷脂酶活力的变化,研究清酱肉加工过程中各工艺点脂肪的氧化情况。结果表明,清酱肉在加工过程中,TBARS值和过氧化值先上升然后略微下降,酸价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游离脂肪酸的含量由最初的4.083 mg/g上升到26.470 mg/g。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不仅在总游离脂肪酸中含量最高,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其含量增长幅度也最大,对游离脂肪酸的产生贡献较大,其中油酸的含量最高,为12.131 mg/g,积累程度尤为明显(p<0.001)。双烯值和羰基值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呈缓慢增长。酸性脂肪酶和磷脂酶的活力是一个不断下降的过程,而中性脂肪酶的活力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