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背景及目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变异型(DMG-H3K27a)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最具破坏力的肿瘤之一,其中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H3K27M)是最常见的发病类型,DMG-H3K27M发病年龄普遍偏低,且对常规治疗具有顽固的抵抗力,通常预后极差。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预后评估因子具有重要意义。髓细胞白血病1(MCL-1)是BCL-2家族中的一种抗凋亡蛋白,可通过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变异型(DMG-H3K27a)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最具破坏力的肿瘤之一,其中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H3K27M)是最常见的发病类型,DMG-H3K27M发病年龄普遍偏低,且对常规治疗具有顽固的抵抗力,通常预后极差。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预后评估因子具有重要意义。髓细胞白血病1(MCL-1)是BCL-2家族中的一种抗凋亡蛋白,可通过与BCL-2促凋亡蛋白结合来防止细胞凋亡。在之前的研究中已表明,MCL-1基因的扩增是中线胶质瘤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生物标志物。而Ki-67作为细胞增殖相关蛋白,也已被证实是多种肿瘤的预后标志物。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包括胶质瘤在内的各种人类肿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LncRNA-EBLN3P是多种恶性肿瘤的致癌基因,但EBLN3P基因是否在胶质瘤中起到致瘤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MCL-1、Ki-67在DMG-H3K27M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同时探究LncRNA-EBLN3P在胶质瘤发展演进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MCL-1的相关性。方法:1.收集了2017年4月至2020年12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确诊为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H3K27M)的肿瘤手术切除标本40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CL-1及Ki-67蛋白在DMG-H3K27M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SPSS软件分析MCL-1及Ki-67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肿瘤播散情况等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并将MCL-1、Ki-67蛋白的表达程度及组织学分级与患者预后进行分析。2.由于目前全球尚无DMG-H3K27M肿瘤细胞培养系,本实验将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作为研究LncRNA-EBLN3P作用机制及其与MCL-1之间相互关系的肿瘤细胞系。首先通过q RT-PCR测定法检测了EBLN3P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通过细胞计数测定、集落形成测定、Transwell测定、流式细胞术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评估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和抗凋亡水平。通过生信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测定研究EBLN3P与miR-204-5p之间,以及miR-204-5p和MCL-1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1.MCL-1及Ki-67蛋白的表达程度与DMG-H3K27M的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2.MCL-1及Ki-67蛋白表达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如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有无转移均无相关性。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CL-1、Ki-67蛋白的表达程度与患者生存时间相关(P<0.05)。即MCL-1、Ki-67蛋白的表达程度越高,患者生存时间越短;组织学分级与患者生存时间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4.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MCL-1、Ki-67与DMGH3K27M患者预后相关,但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只有MCL-1是独立预后因子。5.EBLN3P通过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力及抗凋亡能力来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的发展演进。6.EBLN3P通过海绵吸附miR-204-5p调控MCL-1的表达,从而控制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来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的发展和演进。结论:1.DMG-H3K27M的组织学分级并非影响该肿瘤预后的关键因素。2.MCL-1和Ki-67蛋白的表达程度与DMG-H3K27M患者生存时间成负相关,且MCL-1是DMG-H3K27M独立预后影响因子。3.LncRNA-EBLN3P通过海绵吸附miR-204-5p调控MCL-1的表达,从而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的发展和演进。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与目的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包括LSCC在内的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主要是根据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制定的 TNM(Tumour-Node-Metastasis)分期系统及组
背景及目的:乳腺癌和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深圳市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两种常见的癌症。研究证实两癌筛查可达到乳腺癌和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提高女性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目前极少有基于紧密型医联体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防治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分析总结紧密型医联体两癌筛查的优势,评价紧密型医联体两癌筛查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国内外各种医联体的比较,分析罗湖医院集团紧密型医联体实践的优势。采用
背景: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转移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严重威胁人们健康。TNM肿瘤转移分期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估预后和指导治疗的指南,但仍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比如癌结节。到目前为止,癌结节的形成机制和价值仍不明确,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不一。多数研究认为,癌结节的存在可能体现了肿瘤的侵袭性,但该观点存在争议。我们选取癌结节为研究目标,详细阐述其形成
可见光驱动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SMC)反应因能耗低、污染小以及官能团耐受性好等优点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但是目前开发的光催化剂存在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可见光利用率低以及对溴代芳烃的SMC反应的催化活性不高等问题。利用半导体复合和金属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构建负载型多组分Pd基光催化剂不仅可以增强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并且能够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进而提升活性
肿瘤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杀伤肿瘤细胞,效果持久且副作用低,能够显著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策略。在当前的肿瘤免疫治疗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1/PD-L1)是最具潜力的靶点类型之一,在肿瘤环境中,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
金催化炔烃及其衍生物的反应因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选择性高而在天然产物全合成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这其中金催化炔胺的反应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炔胺作为一种不对称炔,在反应过程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活性位点,因而可以形成高区域选择性的产物,从而构建大量的含氮杂环化合物。本论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选取了适合的计算方法与基组对金催化炔胺的反应进行了详细的机理研究,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本工作较好地验证了
背景与目的叶状肿瘤是一种罕见的双相肿瘤,占所有原发性乳腺肿瘤的不足1%。间质成分是叶状肿瘤诊断、分级的判断依据。乳腺叶状肿瘤常对病理学家造成诊断挑战,部分原因在于其与其他乳腺梭形细胞肿瘤组织学表现部分重叠可能导致过度诊断或漏诊。叶状肿瘤可以侵犯邻近乳腺组织,还可以复发、转移和恶变,准确诊断叶状肿瘤并对其进行分类对于预测其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上虽然已经提出了各种叶状肿瘤评分系统,但没有一个是
天然酶是一类高效的生物催化剂,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催化特定的底物发生反应。然而,天然酶具有储存条件严苛、反应条件敏感的特点,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开发高效稳定的人工材料模拟天然酶成为迫切需要。人工模拟酶的出现弥补了天然酶的不足,具有制备成本低、便于存储、稳定性高、可重复利用以及可模拟多酶活性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传感、疾病诊断、癌症治疗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已经发展包括卟啉、金属
花姜酮是一种最初从红球姜(Zingiber zerumbet)的根茎中分离得到的蛇麻烷型倍半萜,随后的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广泛分布于紫色姜(Zingiber montanum)、红冠姜(Zingiber roseum)、海尼姜黄(Curcuma heyneana)等姜科植物中。该化合物由于具有抗细菌,抗炎,抗癌,免疫调节和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长期以来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最近因花姜酮在姜科植物
背景与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一类以发热、咳嗽、乏力为主要症状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对大学生的睡眠产生不良影响,并引起焦虑、抑郁等情绪。然而目前尚未见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对不同阶段的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的睡眠和情绪,分析其改变趋势,并探索两者的纵向关联。方法本研究是基于2019年Covid-19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