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定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文化共同体成员的身份标记,也是文化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文化语言学中,“语言定型”是最具代表性的定型现象,它是定型在语言层面的投射和实体化,是对语言外世界某客体的主观认识。俄语新年祝福语作为俄罗斯民族语言中的精华,是人们对新年美好祝福的表达,是对俄罗斯民族生活习惯、传统风俗、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体现。 本文在文化语言学的框架下以语言定型理论为基础,选取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文化共同体成员的身份标记,也是文化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文化语言学中,“语言定型”是最具代表性的定型现象,它是定型在语言层面的投射和实体化,是对语言外世界某客体的主观认识。俄语新年祝福语作为俄罗斯民族语言中的精华,是人们对新年美好祝福的表达,是对俄罗斯民族生活习惯、传统风俗、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体现。
本文在文化语言学的框架下以语言定型理论为基础,选取俄语新年祝福语篇作为语料,对其中的新年定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文中对新年定型做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并列举了大量与新年情景和新年形象相关的语言定型,对新年定型的成因、特点和功能都做了较为详尽的阐释。通过对俄语祝福语篇中新年定型的分析,挖掘该定型所体现的俄罗斯民族文化,探索其内部的精神内涵及俄罗斯民族的精神特性。
本文对俄语祝福语篇中新年语言定型的研究,不仅是对文化语言学中定型研究对象的扩展和对语言定型理论的深化,也为俄语新年祝福语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有助于俄语学习者们更好地学习俄语言语礼节,更深入地了解俄罗斯的新年文化和民族文化。同时,随着中俄两国人民交往的不断深入,正确理解和使用新年定型能够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
其他文献
伊丽莎白·克莱格霍恩·盖斯凯尔(1810-1865)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慈善家和传记文学家,其工业小说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状况”。通过细读文本,本文将着重研究盖斯凯尔笔下的“英国状况”,并探究作者针对当时的英国社会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盖斯凯尔的生平和社会地位,并对盖斯凯尔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章主要介绍“英国状况”一词的来源和
20世纪末,由马丁(J.R.Martin)构建并完善的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研究的拓展,用于系统全面地研究语篇或说话人的所有评价性资源。评价系统分为态度、介入和极差三个子系统,其中态度子系统为核心。态度系统又包括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范畴。近年来,该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媒体、教育等不同类型的语篇研究。然而,基于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以文学作品为分析语料,探讨英汉语评价资源及其翻译规律的研究还
冲突话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十分普遍而又复杂的语言现象。它是指交际双方或多方之间因观点、利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导致的话语对立或争执状态。随着冲突话语的研究层面不断拓宽和深化,国内外学者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视角也颇为多样,如社会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等。在语言学领域内,许多学者从语用学角度对冲突话语进行研究。通过研读已有文献资料,本文作者发现这些研究大部分都运用关联理论、语言顺应论
语境的研究是随着语用学的兴起而蓬勃发展的一个课题。但关于语境的定义、语境的分类与语境的构成要素一直没有一致的意见。语境是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语境影响和制约语义,影响交际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语境对意义理解具有制约、解释作用。因此,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要注意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意义是语言文字本身内在的、固定的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属性。语用学家则认为,除了要弄清一个词、一个句子本身的意
哈金是当代美国华人主流文坛最受瞩目的华裔作家之一。自1999年发表小说《等待》大获成功后,哈金迅速成为美国出版界和文学界一颗耀眼的新星。《等待》为哈金赢得了美国学术界的认可与诸多殊荣,受到了评论界和读者的一致赞扬,一度成为美国炙手可热的畅销书。《等待》以上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的中国为故事背景,小说情节围绕主人公孔林持续十八年的追求“真爱”之旅展开,反映了民众情感诉求与社会规章制度的对抗,以及他们情感
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具备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其中,概念功能是指人们认知和体验事物,语篇功能是指人们使用语言组织信息,人际功能是指人们通过语言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内心活动,此外语言还可以在交际中表达说话者的地位、身份、态度和动机。人际功能是人们通过语言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的重要方式,它通常借助语气和情态系统来实现。而说话者在语气和情态系统中的语言选择与说话者的社
《傲慢与偏见》作为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被公认为世上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傲慢与偏见》因其语言风格独特和鲜明人物形象刻画闻名于世。自从1813出版以来,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傲慢与偏见》做过大量细致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据笔者了解考证,以前的研究多是围绕小说的文学体裁,主题思想,及其对其他作者的影响等方面来研究的。很少有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简·
外语教学界广泛认为社会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文化教学除了包括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在内的普通文化外,还包括更深入的政治、地理、历史、文学等正式文化。但长期以来,学生平时除了记忆单词、语法和句子外,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的学习仅限于表面层次,对更加详细具体的正式文化缺乏重视,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于不同国家文化的认识出现混乱的现象,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缺乏自信,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隐喻既是重要的修辞格,又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学界对隐喻的研究经历了从修辞学、语义学、语用学到认知语言学的不同阶段,对隐喻的认识也从修辞手段深化到了认知手段。概念隐喻理论提出了隐喻的思维性和概念性本质,但是仍然只关注到语言现象中的隐喻。多模态隐喻理论把隐喻研究转移到多视角、多学科的轨道上来,论证了除语言之外的其它模态同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协同作用到隐喻的构建过程当中,从而使隐喻表达更加鲜明、更有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