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基于知信行模式,研制《血液透析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知信行调查问卷》,应用该问卷与临床报警疲劳量表调查血液透析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程度及其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降低血液透析护士报警疲劳程度,促进其职业健康发展;为临床报警疲劳管理及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和依据;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安全。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为框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构建问卷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知信行模式,研制《血液透析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知信行调查问卷》,应用该问卷与临床报警疲劳量表调查血液透析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程度及其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降低血液透析护士报警疲劳程度,促进其职业健康发展;为临床报警疲劳管理及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和依据;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安全。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为框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构建问卷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并通过预调查的方法进行信效度检测,确定血液透析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知信行调查问卷。采用此问卷与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报警疲劳量表对223名黑龙江省血液透析护士进行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现状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血液透析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报警疲劳与知信行间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8名血液透析护士进行质性研究,得出了血液透析护士对报警及报警疲劳看法的七大主题,以知信行理论为框架,课题组构建了问卷初始条目池。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83%、100%,专家积极性高;专家权威程度为0.920;变异系数<0.25,协调程度好;形成了具有33项条目的血液透析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知信行调查问卷,其中知识问卷9项,态度问卷9项,行为问卷15项。通过对133名血液透析护士进行预调查,得出问卷信度为0.822,效度为0.902,信效度良好,此问卷可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工具。通过对223名黑龙江省血液透析护士进行现状调查,得出血液透析护士临床报警疲劳量表得分为16.51±6.66分;知识问卷得分为36.61±5.48分,态度问卷得分为29.28±3.72分,行为问卷得分为59.09±7.85分;影响血液透析护士报警疲劳的主要因素有学历、职称、是否为临床带教老师及是否为省级以上专科护士;临床报警疲劳程度与知识、态度、行为呈负相关,知信行间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为血液透析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调查提供了信效度良好的可靠研究工具。黑龙江省血液透析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程度较低,知识水平较高,态度和行为水平有待加强。管理者应对相关影响因素重点关注,加强对报警疲劳的管理,保证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电针情感区后的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的改变,海马CA1区细胞形态的变化以及对炎症反应相关蛋白TNF-ɑ和TGF-β的表达影响。探讨电针情感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70只SD雄性大鼠进行本次实验,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4组。造模前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符合纳入标准的大鼠开始本次实验,共计64只。其中空白组不予以任何处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复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探讨麝香通心滴丸(STDP)基于HIF-1α/VEGF信号通路对大鼠心肌梗死时缺血缺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结扎SD雄性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将成功造模的4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模型组、麝香通心滴丸低剂量组、麝香通心滴丸中剂量组、麝香通心滴丸高剂量组,另设有假手术组(但只穿线不结
目的:探讨舌下穴深刺与浅刺对比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有效性,以期为治疗提供新的有效的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同时予以舌下穴深刺治疗,对照组同时予以舌下穴浅刺治疗。两组患者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
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夹脊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行为学和形态学的影响,揭示夹脊电针抑制炎性因子IL-18的表达,减轻急性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原理。方法:实验分为两部分实验一:研究夹脊电针治疗对SCI大鼠行为学和受损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将36只清洁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夹脊电针组(EA组)三组,每组12只,造模后每组分为2个时间点(1d、7d),每个
目的:观察电针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系统损伤程度,通过检测铁代谢等相关蛋白及氧化应激水平,阐明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对铁代谢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为脑缺血的防治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将240只雄性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p-EA)组、电针治疗(t-EA)组、全周期电针(a-EA)组。对p-EA组和a-EA组每天给予30min电针预处理,共
目的:在运动疗法基础上,通过观察头穴丛刺结合推拿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探讨头穴丛刺结合推拿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康复一门诊及病房中收集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60例,采用中央随机系统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人。两组患者均接受康复科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头穴丛
目的:将影像学技术与传统医学结合,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神门穴和非穴脑功能激活区变化情况并进行相互比较,研究针刺神门穴激活脑区的特异性与其临床主治疾病的关联性;对比神门穴针刺前、后脑功能激活区低频振幅(ALFF)变化,从针刺的不同时态深入探寻神门穴的脑神经作用机制,对比分析针刺即时效应和针刺后效应的中枢差异,为针刺腧穴特异性研究提供影像学依据,为针刺的临床腧穴选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
目的:为推进针刺理论现代化应用,本研究基于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old-f MRI)研究针刺悬钟穴引发的脑效应机制。观察悬钟穴及其非穴在针刺状态下脑功能激活区的分布,分析两者引起的脑激活区差异性指标与临床主治疾病的相关性;比较悬钟穴在针刺前后低频振幅(ALFF)指标变化情况,探索针刺腧穴后效应的中枢机制。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取2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者。使用飞利浦3.0T双源双
目的:观察火针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Nrg1/ErbB2信号通路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54只SD雄性大鼠利用SPSS软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模型组(n=18)与火针组(n=18)。模型组与火针组进行坐骨神经钳夹损伤造模,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不做钳夹处理。火针组取环跳、委中穴于造模成功后24h进行火针治疗,每两日1次,治疗周期为14d,共治疗7次。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仅进行与火针组同样
目的:探究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中医证型与其超声影像的相关性,为HT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的辨证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医辨证的精准性,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方法:选取2020年10月01日至2021年03月12日期间在我院超声科就诊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68名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HT患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根据中医四诊信息确定患者所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