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武汉市是全国最早(1997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试点的城市之一,2002年8月以后,武汉市允许三级医院、大型企业职工医院、民营医院参与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成了以基层医院举办为主、其他等级医疗机构举办为辅的多种模式并存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如何采用某种科学的、得到公认的评价体系系统评价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异同与优劣,对吸纳社会力量开门办社区,解决各地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人才匮乏、基层医疗机构无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政府投入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绩效评价的内在原则,对某种行为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自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卫生绩效评价的完整框架以来,其思想和方法已引起了各国政府尤其是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其运用覆盖了卫生服务运行全过程的方方面面。
本研究旨在结合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与特点,采用绩效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服务模式、卫生资源配置、收支结余、6大功能完成情况、居民医疗保健费用及支付方式、居民就诊疾病种类及严重程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反应性评价等方面的差异,系统评价两者社区卫生服务的效率、效益与效果;探讨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综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从而为推进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主体及功能的多元化做出贡献,为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做出示范。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检索法、现场调查法、描述性分析法对武汉市部分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进行了调查分析。在资料分析和数据处理中,运用了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评价、χ2检验、模糊综合评价等统计学方法。
研究内容:
一、武汉市社区卫生资源配置及其公平性,即卫生人力资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地域人口配置的公平性。
二、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资源分析,即所有制情况、举办模式、人力资源、房屋来源、设备配备、收支情况;
三、工作效率评价:比较两者的年度业务工作量、两周工作量及分布;
四、效益评价:比较两者在选定病种的就诊费用、费用构成、支付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就诊费用的影响因素;
五、效果评价: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和反应性评价。
研究结果:
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已经形成,已建立了9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7个中心城区,覆盖率达到95.8%。卫生人员、卫生机构、床位按人口配置合理、公平,其基尼系数分别为0.15、0.18、0.15,但按地理面积分布欠公平。开门办社区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27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由个人及民营资本举办的仅占2.2%。社区卫生服务经费不足,补助没有落实,其业务用房的一半以上需要租赁。一级社区机构万元以上设备总数仅有14台/个,千元以上万元以下仅有72台/个,三级社区机构设备配备状况明显好于一级社区机构。全科医生千人率达到要求,但卫生人力资源仍是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社区医护比例失调,一级社区机构人才短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只占卫技人员总数的10.61%,高中级职称人员占卫技人员总数的34.68%;而三级社区机构则分别为32.35%和50.49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但后者更重视全科医生和护士的培训。一级社区机构工作量不饱和,收费低廉,收入少,生计艰难。一级社区机构2003年平均年收入318.4万元,“六位一体”完成量为30095人次,而三级为912万元和85927人次。一级社区机构门诊平均费用为54.02元,而三级为131.54元。从9种单病种平均费用来看,除外科骨科疾病外,一级社区机构均低于三级社区机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一级社区机构社区卫生服务反应性得分为70.19,三级为66.95,两者均处于良好和一般之间。在反应性各因素中,两者最需要改进的均为:关注及时性,病人尊严和社会支持。一级社区机构满意度总体评价为75.22分;三级为71.71分,两者均处于中等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服务态度、就诊程序、药品价格等方面,一级社区机构优于三级机构。
政策建议:
1、社区卫生服务的主体应当多元化,在目前政府财力不足以补偿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成本的情况下,应鼓励三级医疗机构进驻社区,举办高投入、高起点的服务机构,弥补政府投入和补贴的不足;还可探索三级医疗机构委托管理一级医疗机构、集团化连锁经营等方式,提高后者服务能力,有效利用资源。
2、增加投入,落实补助。应参照其他城市的标准,结合武汉市实际,制定武汉市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并尽快实施。
3、建立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价格体系,购买或补偿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使各举办机构能够通过服务获得收益,切实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4、严格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严格准入管理,建立健全行业规章、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实行统一考核,定期检查其“六位一体”完成情况,建立退出或转型机制以遏制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占领医疗市场的短期行为。
5、加强人才培养,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和全科医师职称评定政策。鼓励大、中型医疗机构的卫生技术人才向社区流动,提高社区卫生队伍的综合素质。
6、拓宽服务范围和筹资渠道,逐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多元化。举办特需卫生服务和延伸性服务项目,放开其价格,发展家庭保健合同,与居民建立稳定的医患关系;争取其他部门的专项资金投入和社区团体、慈善机构或个人的捐助。
7、逐步落实首诊病人到社区双向转诊制度,促使卫生资源向基层转移。
8、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为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建立科学完整、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体系,成立包括各方面专家在内的绩效评估机构,使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