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针刺配合火龙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verse,DOR)的患者,通过治疗前、后DOR患者改良Kupperman临床量表评分、月经情况、基础性激素水平(bFSH、LH、E2)及FSH/LH比值的对比,观察针刺配合火龙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临床干预治疗DOR提供有效、安全的方法。
方法:符合DOR诊断标准的31例患者,运用自身前后对照法,通过患者自身治疗前、后的比较,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调经促孕十三针(穴组1和穴组2)”,并配合火龙灸进行干预治疗。每周一、周五针刺穴组1,周三针刺穴组2,每次均留针20min,每周六(或周日)进行1次火龙灸治疗,治疗时间1.0小时,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若治疗过程中患者怀孕,将停止干预。试验结束后,观察DOR患者改良Kupperman临床量表评分、月经情况及基础性激素水平(bFSH、LH、E2)及FSH/LH比值治疗前,后的变化。
结果:(1)改良Kupperman临床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改良Kupperman临床量表评分明显降低,重度和中度焦虑患者减少,轻度和无症状患者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差异显著。(2)月经情况: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月经周期(天)、经期(天)及月经颜色,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月经血块情况明显改善、月经适量的患者明显增多,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差异显著,治疗后经行腹痛的患者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行腰痛的患者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差异显著。(3)基础性激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bFSH、FSH/LH的比值明显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差异显著,基础雌二醇(bE2)水平,治疗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4)总疗效:31例DOR患者,痊愈12例(包括DOR并做试管婴儿患者成功1例(双胎),治疗期间自然怀孕2例);有效14例(包括DOR并做试管婴儿患者成功1例(单胎));5例为无效患者。通过针刺配合火龙灸治疗后,结果总有效率是83.87%,痊愈率是38.71%,有效率是45.16%,无效率是16.14%。
结论:针刺配合火龙灸治疗DOR有肯定疗效,能明显降低DOR患者bFSH和FSH/LH的比值,使其类围绝经期症状、月经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方法:符合DOR诊断标准的31例患者,运用自身前后对照法,通过患者自身治疗前、后的比较,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调经促孕十三针(穴组1和穴组2)”,并配合火龙灸进行干预治疗。每周一、周五针刺穴组1,周三针刺穴组2,每次均留针20min,每周六(或周日)进行1次火龙灸治疗,治疗时间1.0小时,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若治疗过程中患者怀孕,将停止干预。试验结束后,观察DOR患者改良Kupperman临床量表评分、月经情况及基础性激素水平(bFSH、LH、E2)及FSH/LH比值治疗前,后的变化。
结果:(1)改良Kupperman临床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改良Kupperman临床量表评分明显降低,重度和中度焦虑患者减少,轻度和无症状患者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差异显著。(2)月经情况: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月经周期(天)、经期(天)及月经颜色,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月经血块情况明显改善、月经适量的患者明显增多,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差异显著,治疗后经行腹痛的患者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行腰痛的患者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差异显著。(3)基础性激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bFSH、FSH/LH的比值明显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差异显著,基础雌二醇(bE2)水平,治疗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4)总疗效:31例DOR患者,痊愈12例(包括DOR并做试管婴儿患者成功1例(双胎),治疗期间自然怀孕2例);有效14例(包括DOR并做试管婴儿患者成功1例(单胎));5例为无效患者。通过针刺配合火龙灸治疗后,结果总有效率是83.87%,痊愈率是38.71%,有效率是45.16%,无效率是16.14%。
结论:针刺配合火龙灸治疗DOR有肯定疗效,能明显降低DOR患者bFSH和FSH/LH的比值,使其类围绝经期症状、月经情况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