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87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由吴楚材、吴调侯两位私塾先生编选的古文读本,收录自先秦至明代古文共二百二十二篇,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古文选本之一。当前学界对于《古文观止》的研究多侧重于成书背景、版本源流、选篇内容、评注特点等方面,对该书在指导文章写作方面的价值探究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着重分析《古文观止》在指导科举文章写作方面的价值,其作为古文选本的价值以及其在当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
  文章绪论部分对目前《古文观止》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整理,继而指明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全文共分为以下四章:
  第一章:吴楚材、吴调侯与《古文观止》。本章首先介绍二吴的生平经历以及《古文观止》的基本情况。一是通过族谱与自序对吴楚材、吴调侯二人生平经历展开研究,从而得出吴楚材其人博览群书、天性孝友、为人慷慨的个人品格;吴调侯其人奇伟倜傥,敦尚气谊的个人品格。二是对本书基本结构、流传版本的介绍,从中可见作者秦汉文与唐宋文并重的选文观念。三是对《古文观止》编选目的的探究,得出本书的编选目的其一为指导写作,服务科举,其二为正蒙养以裨后学,其三为汇编古文,集于一书。
  第二章:《古文观止》作为科举考试环境下指导文章写作范本的价值。《古文观止》的编纂目的,在指导学子参加科举考试,写作科举文章,其选文反映了古文与时文在写法上的深刻关联。二吴从章法结构、遣词造句、文章风格、文章情感等方面探索了文章写作经验,提炼出了八股文与古文写作的共同规律,实现了其作为科举考试指导读物的目的。
  第三章:《古文观止》作为古文选本的价值。通过比较《古文观止》与《昭明文选》《唐宋八大家文钞》以及《古文辞类纂》所选篇目异同及其编选目的差异,体现其选文特点,一是注重文章结构,多选线索单一、层次清楚之文,少选行文法度不拘一格或不讲求结构布局之文。二是注重文章篇幅,多选短小精警之文,少长篇拖沓、论证繁复之文,《古文观止》作为古文选本的价值因而得以体现。
  第四章:《古文观止》的时代价值。通过研究分析出版现状得出其受众面广泛,顺应了时代潮流,于当今语文教学仍有一定影响。在传统文化教育上具有弘扬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及弘扬中华人文精神三个层面的价值。
其他文献
应劭,汉末人,生于累世通显之家,卒于鄴地。官至泰山太守,任职期间曾镇压黄巾军起义,后因迎接曹嵩不利,导致曹嵩被陶谦所杀,应劭怕曹操追责,弃官而寄袁绍篱下,被封为中军校尉。此后应劭在政治上再无所作为,转而著书立说。《后汉书·应劭传》云:“父奉为司隶时,并下诸官府郡国,各上前人像赞,劭乃连缀其名,录为《状人纪》。又论当时行事,著《中汉辑序》。撰《风俗通》,以辩物类名号,释时俗嫌疑。文虽不典,后世服其洽
学位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作家。成长期创伤体验与乱世创伤体验造就了她自卑、孤僻、敏感的个性,也促使她走上文学创作之路。20世纪40年代她初踏文坛,便以精炼圆熟之作惊艳了彼时枯竭干涸的沦陷区文坛,很多人以“天才”来解释她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萨默赛特·毛姆是英国著名作家,其作品在全世界读者中颇受欢迎。他的个性与创作深受其童年创伤体验与乱世创伤体验的影响。论文从自证、他证、创作思想、创
学位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世界丰富博大。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瑞典学院的演讲辞——《讲故事的人》以对母亲和故乡的回忆为主题,深情地讲述了自己对母亲、对故乡的眷恋,并由此阐述了自己的创作追求和文学理念。在莫言的记忆中,母亲、故乡、大地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性存在,他对母亲的诉说,既是对故乡的诉说,也是对大地的诉说。母亲、故乡、大地三者紧紧地缠绕在一起,构成了莫
学位
本论文在梳理叙事诗的演变历程、研读相关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秉承创新、求实的原则,重点对20世纪40年代叙事诗的内容和主题、艺术成就与创新,以及这一时期叙事诗繁荣的原因和意义、不足和局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导言部分梳理了现代叙事诗发展的三个时期,即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第一个十年的初创期,1927年到抗战全面爆发的发展期,二十世纪40年代的繁荣期;分析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繁荣的两个时期,即魏晋时期和唐代;并
学位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发表了关于中国文学艺术方向的重要讲话(简称“北京讲话”),提出了适应中国国情的文艺主张。这次讲话,以社会主义的文艺实践为基础,系统地总结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发展规律,形成了新时期中国气派的文艺观,推动了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与发展,助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气派文艺观,与毛泽东的文艺观一脉相承,是对毛泽东文
学位
第三代导演是按照代际划分的导演群体,是中国电影史上涵括人员较多、创作时间跨度较大、政治意识形态性较鲜明的导演群体。他们秉持着现实主义原则,始终坚持走民族化电影的道路,在时代需求和政治规训下积极进行审美探索,在影像叙事上建构了自己的美学特色,架构一套相对完备的叙事体系:以政治意识形态为创作核心,创造了独特的镜语隐喻叙事,赋予了影像民族化美学特质。  建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论文将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
明清小说中葫芦功能类型多种多样。自先秦至金元时期,诗歌、戏曲、赋等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中都有葫芦意象。葫芦意象在明清小说作品中呈现的特点与前代不同,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因此,将明清小说作品中的葫芦意象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功能类型,论述葫芦与道教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梳理了明清小说中葫芦的功能类型。葫芦能做斗法工具,具有囚禁、吐纳水火、兵马及宝器、躲藏避险和直接幻化的
学位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把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战略加以推进。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孔子学说及其衍生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欲明孔子思想,须先从《论语》入手,因为“孔子一生仕止久速,造次颠沛,纂修删述,圣德大业,靡一不具《论语》”。因此,《论语》作为研究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学说最基本、最原始的重要文献之一,在儒学史乃
学位
《世说新语》以其语言简约和篇幅相对短小的特点,被人们称之为“尺寸短书”“丛残小语”。也正是因为《世说新语》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决定了其对背景和人物等各方面内容交代得十分简略。文本内容的简略,让读者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因此结合注释本阅读文本成为阅读者理解文本的必然选择。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本注释会带有不同历史时期注释者的思想倾向和学理观点,每个注释本的倾向性和侧重点各不相同。论文通过研究南朝
现代汉语副词系统中,表达否定概念的否定性副词是其中常用的一个类别,对于语义的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现有研究成果中,对于“不”“无”等单音节否定副词的研究较为深入和成熟,对于由“不”“无”等衍生出的双音节副词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规模,但尚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本文在由“不+X”所构成的系列双音节副词中,如“不必”“不过”“不用”“不断”“不要”等,通过语料库使用频次的对比统计发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