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近年来适应我国国情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创新,也是行政法领域的一次重要制度突破。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5年7月发布《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为期近两年的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就此展开,成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起点。在试点工作结束之后,2017年6月,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正式写入立法层面。检察机关以公共利益代言人的形象,对行政机关违法作为或者不作为侵害国家和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近年来适应我国国情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创新,也是行政法领域的一次重要制度突破。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5年7月发布《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为期近两年的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就此展开,成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起点。在试点工作结束之后,2017年6月,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正式写入立法层面。检察机关以公共利益代言人的形象,对行政机关违法作为或者不作为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进行监督,直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从试点期间就显现出良好的效果,但其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对于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不会因《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而结束。具体到受案范围而言,讨论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界定、受案范围狭窄等方面。受案范围面临着现实困境,加之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范围越来越大、保护需求越来越强烈,完善受案范围刻不容缓。本文就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领域开展研究,梳理其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表明观点、尝试提出拓展建议,以期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对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基本理论的探讨。涵盖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概述、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拓展的理论基础——公共利益的内涵、特征和理论争议。以及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拓展的意义与必要性。第二部分是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现状的分析。主要从法律规范和司法实践两个视角,对相关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等进行列举分析,并结合目前实践中法定领域内外的典型案例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是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针对立法规定及司法实践中,未明确界定社会公共利益、对案件类型的规定比较局限等问题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对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扩大展望。主要是在对受案范围现状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主要包括合理界定社会公共利益、将新类型案件纳入法律规范以及须注意受案范围拓展的限度。
其他文献
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时期,通常认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是过失犯罪。此时,该罪处于边缘性地位,关于其罪过的争论少之又少。随后《刑法修正案(八)》对该罪的基本罪状作出修改,扩容了环境要素,拓宽了污染物范围,降低了犯罪结果要求,同时该罪的罪名也改为污染环境罪。自此,有关污染环境罪的罪过争论拉开序幕。此后,为提高污染环境罪的利用率,织密刑事法网,司法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司法解释阐明如何具体适用该罪。污染环境案
土地经营权入股在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农民作为土地经营权入股方,在民主决策和市场经营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地位。立法中对土地经营权属性界定模糊、现实中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机构缺失、受让方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合作经营过程中变相剥夺农民权利、地方政府为提高土地连片流转效率,存在弱化农民自主选择权强行推进农民入股现象。种种原因导致农民入股时本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农村土地
对渎职行为的查处是刑法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渎职犯罪越发频繁,徇私型渎职罪也逐渐引起立法者的重视。由于公权力具有权威性和支配性,一旦公权力行使过程中带有“徇私”,往往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后果,因此,需要对徇私型渎职罪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对立法完善、司法适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徇私型渎职罪的概述,主要包括徇私型渎职罪的概念和范畴、立法现状及认定中存
《民法典》第997条是我国新增的一项制度,即人格权禁令制度。人格权禁令为人格权保护提供了更为快捷的救济方式,但目前关于人格权禁令的程序规则尚未明确。实务中,审判机关对人格权禁令案件多是参照行为保全、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程序规定进行审查,这使得地方法院在审查要件、审查标准、救济方式等方面有所差异。人格权禁令程序规则的缺失,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格权禁令的功能。本文以人格权禁令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具体人格权为
主题报道是我国特有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其将新闻性与宣传性集于一身,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声量价值。我国新闻媒体有职责做好重大主题报道,为党的声音传递和助推实际工作进程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主流媒体通过新闻宣传壮大主流声音,是凝聚社会共识的必要一环。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地方晚报对于主题报道业务的创新性探索,对推动我国主流舆论宣传业务创新性发展、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具有显著价值。
近年来,经典诵读受到高度重视。教育部门希望通过诵读的形式,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培养浓厚的家国意识。朱熹在谈到读书时曾要求蒙童不可添字少字,要“字字响亮”。当前,国家大力推行经典诵读并赋予其更高的语言审美要求,因此,小学生应适当掌握经典诵读语言表达技巧。但据笔者了解,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并不理想。笔者以洛阳市三所小学中四至六年级的师生为例,选用调查问卷等方法,试图找出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继而为小学
担保是保障债权顺利实现的重要方式,在众多担保方式之中,债权人更倾向于选择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混合共同担保来保障自己的债权。在混合共同担保中一直困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问题是,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是否可以向其他担保人请求分担。《民法典》第392条并没有就此问题向大家解惑,而是继续坚持《物权法》第176条的条文描述。而在《物权法》第176条真正的含义并没有弄明白的情况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
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是指未经主管机关的批准,行为人不是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而是通过其他形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是,行为人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相同,都是还本付息的活动。近年来,犯罪分子多采用更加隐蔽的方式“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这不仅不断冲击着国家金融管理秩序,也给社会稳定造成很大侵害。尽管我国出台了多部司法解释对“变相吸收”实行了规制,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加之法律本身存在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经济纠纷案件逐年增多。不动产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量的基础,在涉不动产纠纷案件中存在复杂程度高、标的金额大等特点,若处置不当,将会延长权利人实现权益的周期,增加当事人的诉累,从而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削弱政府的公信力。实际上,相当部分的不动产登记错误成因是历史遗留问题,而这部分案件往往体量较大,对地方区域内的市场经济和发展也有较大影响。本文对不动产错误登记进行
重新鉴定作为司法鉴定救济制度,其设立初衷是为了纠正鉴定错误、解决鉴定争议、保障司法公正,但由于我国法律规定相对笼统、鉴定制度不够完善、证据审查缺少标准等原因,导致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重新鉴定出现诸多问题,没有发挥其应有功效。刑事再审程序,审查的是生效判决和原审证据,目的是纠正错误裁判,蕴含着法的公平性与安定性的价值冲突,监督性与救济性并存。与原审程序相比,刑事再审案件中的重新鉴定问题容易被人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