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作为我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其英译本多达二十几种,其中理雅各的译本一直以来都是公认的权威译本,且该译本呈现出明显的“深度翻译”现象。“深度翻译”这一概念强调通过注释、伴随的注解、前言等,将翻译文本置于一个丰富的文化与语言语境中,帮助目标语读者充分理解源语文化,从而真正尊重源语文化。但纵观国内外研究,从深度翻译这一视角对理雅各译本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
因此,本文以理雅各《庄子》英译本,尤其是其“内篇”的英译为研究对象,从深度翻译视角出发,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深度翻译在此译本中的具体体现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借助IPA(重要度-绩效分析)模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满意度与重要度两方面,考察目的语读者对其中深度翻译的评价情况,继而据此探讨译者在实践中运用深度翻译时的注意事项和侧重点。经定性与定量研究后发现:
(1)深度翻译在理雅各《庄子》英译本中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疏离型深度翻译,主要体现为序言、前言、各章提要、附录和索引;二是紧密型深度翻译,主要体现为脚注,可分为五类:信息类脚注、解释性脚注、参考性脚注、考证性脚注和评论性脚注;三是正文深度翻译,主要体现为文内增添,可分为四类:原文隐含意思增添、语法性增添、语篇衔接性增添以及为专有名词所作的解释性增添。研究发现,读者因素,理雅各“忠实”的翻译原则,理雅各的身份尤其是身为汉学家的身份,汉英之间意合与形合的差异是促成理雅各《庄子》英译本中出现深度翻译现象的四大原因。
(2)目标语读者对理雅各《庄子》内篇英译中深度翻译,尤其是正文深度翻译的评价,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在重要度方面,脚注的平均分大多集中在3.5至4.6之间,文内增添的平均分分布在3.56至4.56之间。在满意度方面,脚注的平均分多数在3.5以上,文内增添的平均分基本都在4.0以上。但是,有些脚注和文内增添的重要度有限,有些其内容还需改进,有些其重要度与满意度仍存有争议。因此,为了更好地在实践中运用深度翻译,本文提出三条建议以供译者参考:第一,相较于紧密型深度翻译,译者应多采用正文深度翻译;第二,译者应了解目标读者的需求与水平,为他们提供深浅适度的译本;第三,译者应将更多精力放在重要度较高的几类脚注与文内增添上,但需谨记文内增添切不可随意增词、任意解释。
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度翻译的发展与完善,而且对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因此,本文以理雅各《庄子》英译本,尤其是其“内篇”的英译为研究对象,从深度翻译视角出发,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深度翻译在此译本中的具体体现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借助IPA(重要度-绩效分析)模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满意度与重要度两方面,考察目的语读者对其中深度翻译的评价情况,继而据此探讨译者在实践中运用深度翻译时的注意事项和侧重点。经定性与定量研究后发现:
(1)深度翻译在理雅各《庄子》英译本中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疏离型深度翻译,主要体现为序言、前言、各章提要、附录和索引;二是紧密型深度翻译,主要体现为脚注,可分为五类:信息类脚注、解释性脚注、参考性脚注、考证性脚注和评论性脚注;三是正文深度翻译,主要体现为文内增添,可分为四类:原文隐含意思增添、语法性增添、语篇衔接性增添以及为专有名词所作的解释性增添。研究发现,读者因素,理雅各“忠实”的翻译原则,理雅各的身份尤其是身为汉学家的身份,汉英之间意合与形合的差异是促成理雅各《庄子》英译本中出现深度翻译现象的四大原因。
(2)目标语读者对理雅各《庄子》内篇英译中深度翻译,尤其是正文深度翻译的评价,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在重要度方面,脚注的平均分大多集中在3.5至4.6之间,文内增添的平均分分布在3.56至4.56之间。在满意度方面,脚注的平均分多数在3.5以上,文内增添的平均分基本都在4.0以上。但是,有些脚注和文内增添的重要度有限,有些其内容还需改进,有些其重要度与满意度仍存有争议。因此,为了更好地在实践中运用深度翻译,本文提出三条建议以供译者参考:第一,相较于紧密型深度翻译,译者应多采用正文深度翻译;第二,译者应了解目标读者的需求与水平,为他们提供深浅适度的译本;第三,译者应将更多精力放在重要度较高的几类脚注与文内增添上,但需谨记文内增添切不可随意增词、任意解释。
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度翻译的发展与完善,而且对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也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