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宗与圆明园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oce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明园,曾是清代京畿地区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是著名的京西三山五园之核心。它肈建于康熙年间,最初是清圣祖为孝惠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修建的避暑行宫,在孝惠皇太后去世后,圣祖将其中一部分赐给皇四子胤禛(即清世宗)作为藩邸花园,并赐名曰“圆明园”。此后世宗继位,并于雍正元年(1723年)将孝惠皇太后故园的其余部分全部并入圆明园,又在其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增建用来处理日常政务的宫殿区。雍正三年(1725年),世宗除服后便入住园中,开始了他长达十年之久的圆明园治居生活。世宗对这座他曾经的藩邸花园似乎有着特殊的情感。这不仅是因为世宗利用圆明园掩盖了其夺取皇位的诸多真相,也是由于圆明园凝聚了世宗与乃父圣祖之间的父子之情。世宗在沿袭圣祖园居理政的同时,将治居中心由康熙朝的畅春园转移到了圆明园。雍正一朝,世宗几乎常年在圆明园内居住,祭祀郊庙之外从不离开,军国大事几乎全部在园中处理。这导致圆明园在雍正朝的地位几乎超过紫禁城,成为清廷的实际中枢。此外,世宗还于圆明园中接待外藩来使、举办节令庆典、筵宴,并设立圆明园总管和圆明园护军营等,甚至其秘密立储、设立军机大臣等诸多措施也都与圆明园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世宗将由圣祖开创的园居理政这一特殊行政模式最终固定化和制度化,不但改变了清廷行政中心的空间布局,也影响了清廷此后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本文以清世宗的园居理政为研究对象,分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交代修建圆明园的相关背景,并围绕圆明园的始建年代和初期建筑规模,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进一步考证;第二部分将圆明园与康熙朝后期的储位之争联系起来,分析并阐述清世宗对圆明园的特殊情感及其来源;第三部分主要交代清世宗在圆明园内的园居生活,包括政治活动、日常起居以及圆明园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等;第四部分从清代行政中心的空间布局、清代皇位继承制度和清代宫廷礼仪文化等三个方面,论述清世宗园居对雍正朝以后清宫政治的影响。文章总体上通过对清世宗于圆明园内长达十年的治居生活的研究,分析圆明园这一皇家园林在清代宫廷中的特殊地位,并突出说明清世宗园居对清帝园居理政的最终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
其他文献
政治犯的定义一直是国际法中的短板。直到现在,国际条约和国内法对政治犯的概念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必然会给国际司法实践造成诸多不便。因此,明确政治犯的认定标准,以及理清政治
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实质上是人类运用某一领域的经验去理解和体验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隐喻贯穿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到于语言里,也体现在思维
文中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款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数控直流电子负载。其通过控制场效应功率管的导通量,实现恒流模式下吸收电流恒定且不受外部电源电压影响,恒压模式下
文章从新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评及互评方式对形成性评价的影响入手,探讨了针对新的课程方案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以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
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原文选用的是英国小说家、诗人、文学批评家A.S.拜厄特(A.S. Byatt)的论文集《论历史与故事》的前言和第一章。前言详尽探讨了故事讲述的过程以及文学作品
称呼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是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维系人们社会关系的重要交际手段。称呼语的使用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其他语言中,都反映了固有的文化内涵。又由于
生物碳酸钙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且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因此一直是科学家们的重要研究对象,而其结构和组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力学性能.我们采用SEM观察了华贵栉孔扇贝韧带,同
残疾学生是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他们与普通学生相比具有不同的身心特点,在学习相同知识体系下,应对他们进行不一样的教育。体育教育具有弥补残疾学生身心缺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
关心解决残疾人体育问题,不仅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体现,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和谐的直观体现。残疾人群众体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保障残疾
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即翻译实践和翻译报告。翻译实践是一万字的译文。而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就《生生世世》(1-7章)的翻译中遇见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运用的理论,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