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油品中含有多种形式的有机硫化合物,这些含硫化合物不仅降低了油品的品质,而且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硫氧化物(SOx),从而对环境造成危害。为了控制这种污染,许多国家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油品总硫含量标准,这些标准要求使得油品脱硫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生物脱硫是一种利用特定细菌在常温常压下对油品中的含硫有机物进行脱硫的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并且极具潜力的脱硫方法。在油品的生物脱硫中,由于油品中含硫有机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品中含有多种形式的有机硫化合物,这些含硫化合物不仅降低了油品的品质,而且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硫氧化物(SOx),从而对环境造成危害。为了控制这种污染,许多国家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油品总硫含量标准,这些标准要求使得油品脱硫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生物脱硫是一种利用特定细菌在常温常压下对油品中的含硫有机物进行脱硫的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并且极具潜力的脱硫方法。在油品的生物脱硫中,由于油品中含硫有机物组成复杂,要求脱硫菌具备宽的底物适应性,同时生物脱硫的反应体系需要在油水两相反应体系中进行,要求脱硫菌具备溶剂耐受性。本论文开展了高效脱硫菌的筛选及其柴油脱硫性能研究,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对多种含硫有机物以特异性裂解碳-硫键方式脱硫的细菌,在此基础上研究脱硫菌对不同含硫有机物的硫代谢机制及相关的脱硫功能基因,并通过在水相反应体系及模拟油的油水两相反应体系进行生物脱硫,研究脱硫菌的底物适应性、脱硫产物对脱硫菌的抑制作用、含硫有机物的传质过程以及脱硫菌对含硫模拟油的脱硫过程,最后以不同来源的柴油为底物,研究脱硫菌在柴油生物脱硫中的性能。论文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式物,从多个油田的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能够对多种含硫有机物以特异性裂解碳-硫键方式脱硫的菌株,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为Gordonia属,并命名为Gordonia sp.SC-10;该菌为嗜温脱硫菌,在温度为30℃、p H为7.5时脱硫效率最高,具备对二苯并噻吩(DBT)、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2,8-二甲基二苯并噻吩(2,8-DMDBT)、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及3-甲基苯并噻吩(3-MBT)脱硫的能力。利用GC-MS、1H-NMR等方法对DBT、4-MDBT、2,8-DMDBT、4,6-DMDBT及3-MBT的脱硫代谢物进行了分析,结合脱硫菌功能基因鉴定,确定Gordonia sp.SC-10对这些含硫有机物的脱硫途径均以类“4S”途径进行。含硫有机物经过两步连续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砜形式,之后断裂第一个碳-硫键并引入羟基,生成相应的亚磺酸形式,最后通过水解反应断裂第二个碳-硫键,生成相应的羟基化脱硫产物和亚硫酸盐完成脱硫。Gordonia sp.SC-10包含dsz A、dsz B、dsz C三种脱硫基因,基于系统发育树拓扑学分析方法推测脱硫菌SC-10的脱硫基因可能以水平基因转移方式从Gordonia alkanivorans strain 1B获取得到。通过细菌表面接触角测定表明Gordonia sp.SC-10细菌表面呈高度疏水性,在油水两相生物脱硫体系中,大量的细菌聚集于油水界面,有利于油中的含硫有机物转移至细胞内部;生物扫描电镜及ESI-高分辨质谱技术确定该菌细胞壁包含总碳数为47及58的分枝菌酸,这些分枝菌酸的存在使脱硫菌表面呈高度疏水性;通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确定脱硫菌在生物脱硫过程中从外界获取的含硫有机物在胞内形成内含物,在细胞内部脱硫酶的作用下进行生物脱硫反应。在水相脱硫体系及模拟油油水两相脱硫体系研究了脱硫产物对脱硫菌的抑制作用,发现脱硫产物2-羟基联苯(2-HBP)对脱硫菌的不利影响包括对脱硫活性的抑制和杀菌作用,这种不利影响在水相反应体系中更为明显,但在油水两相反应体系中,由于2-HBP易溶于上层油相中而减轻。将该脱硫菌应用于柴油的生物脱硫中,发现Gordonia sp.SC-10可以对多种柴油进行生物脱硫,对L-柴油(硫含量为167.7 mg/L)、S-柴油(硫含量为151.8 mg/L)、L1-柴油(硫含量为194.7 mg/L)及S1-柴油(硫含量为3035.3 mg/L)的5天脱硫率分别为88.3%、78.1%、84.4%及40.9%,柴油中含硫类型分布以及含量均会影响Gordonia sp.SC-10对柴油的脱硫效率,该菌对二苯并噻吩类含硫有机物(Cn-DBT)的脱硫能力大于苯并噻吩类含硫有机物(Cn-BT);Gordonia sp.SC-10有对低硫油品进一步深度脱硫的能力,可将低硫L-柴油中的硫含量从10.2±0.1 mg/L降至5.0±0.1 mg/L,从28.0±0.7 mg/L降至10.6±0.2 mg/L;将低硫S-柴油中的硫含量从10.0±0.2 mg/L降至5.4±0.1 mg/L。
其他文献
<正>一、入项活动与驱动性问题真实性是项目化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入项活动中通过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对主题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或认知冲突,提出驱动性问题,即让学生沉浸到真实情境中,寻找课程联结的一切可能。笔者在水平一《立定跳远》教学时,正逢学校开展“科技节”,其中一项班级团体比赛为“跳纸蛙”,是通过手工制作纸蛙(图1-1)进行跳远的比赛,笔者以此为契机设计了《跳跃吧!纸蛙》项目化学习,设计“如何像小
燃料油品中有机硫化物含量最多的是不同类型的噻吩类硫化物,它们可被加氢脱硫技术有效地脱除以达到油品脱硫要求(硫含量≯10μg·g-1),但该过程会导致汽油辛烷值的损失。非加氢脱硫过程一般对油品性能影响较小。为此基于脱硫深度、技术经济性等考虑,开发加氢-非加氢组合脱硫技术仍然具有必要性。目前油品加氢脱硫技术相对成熟;对于非加氢脱硫技术,综合考虑脱硫性能(效率、速率及选择性)、环保、成本和再生等因素,并
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孔喉半径小,为纳米级别,同时,页岩的渗透率也非常小,为纳达西级别。由于页岩储层特殊的性质,页岩气在储层中的运移与常规油气藏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但目前对于页岩气在孔隙中的流动规律认识不够清晰,对于页岩气多种运移机理的描述不够全面,因此更加细致的研究页岩气的运移机理,建立符合实际条件的渗流数学模型,分析页岩气渗流规律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研究页岩气在不同尺度下的渗流规律。首先,考虑了自
限域效应广泛存在于多孔材料中,对反应物分子的扩散、吸附和催化反应过程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催化体系中孔道限域效应的研究,能够帮助研究者设计与开发高效催化剂。目前,对孔道限域效应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微孔分子筛、MCM-41系列介孔分子筛、碳纳米管以及MOFs等结构规整材料,且研究的催化体系也较为简单。但对结构非规整材料在复杂反应体系下的孔道限域效应甚少涉猎。柴油加氢精制是石油炼制重要的二次加工过程,催化剂
近十年来,智能型响应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其中,温敏材料因为操作简单、便于调节而成为智能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大部分的温敏材料以丙烯酰胺类为主,临界溶解温度往往都是单一值。2014年万文明报道了单羟基硼酸高分子具有温度可调的温度响应行为。本研究是在新型温敏均聚物发现的基础上,推理高分子温敏性的作用机理,研究不同结构羟基硼酸高分子所导致的性能变化,羟基硼酸高分子的多重响应行
为了有效应对和管理油气管道突发事故,采用“R-E”一体化的方法构建油气管道突发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框架,以突发事故为界限从风险管理、事故预警、应急预案、应急响应等角度阐述油气管道正常运行和应急状态的机制,掌握不同应急场景方案的实施原则,设计油气管道突发事故应急信息化系统的主要模块。研究结果表明,“R-E”一体化的突发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区别于传统的管理体系,可为油气管道突发事故场景的应急处置与管理提供支持
催化裂化是石油炼制工艺发展最为成熟的工艺之一,在我国炼油工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催化裂化催化剂是催化裂化工艺的核心。在催化裂化催化剂中加入ZSM-5作为多产高辛烷值汽油和低碳烯烃的沸石组元,符合当代炼化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然而,催化裂化催化剂是由Y、ZSM-5等沸石组元与无定型硅酸铝等非沸石组元共同组成的多级孔结构体系。因此,实现沸石组元与非沸石组元的孔结构酸性质协调配合与一体化设计,已成为目
汽油产品质量的升级极大地限制了汽油中烯烃和芳烃的含量,为了保证成品汽油的辛烷值,寻找环境友好的理想高辛烷值组分迫在眉睫。烷基化汽油的主要成分为异构烷烃,具有辛烷值高以及不含硫和芳烃等杂质的优点,是一种最佳的清洁汽油高辛烷值调和组分。相较于传统的HF法和H2SO4法等液体酸烷基化工艺,固体酸工艺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便的优点。但是,该工艺仍存在催化剂易失活的瓶颈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工业化进程。围绕该瓶颈
作为先进过程控制技术的代表,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MPC系统的控制性能监控(Control Performance Monitoring,CPM)技术对保障控制系统长期安全平稳高效运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传感器技术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海量的工业过程数据得以被采集和存储,为基于数据驱动的CPM技术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