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营造滨水城市景观,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使自然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
本文对平天湖片区滨水景观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提出建设中存在的困惑及难点,并对于难点作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使平天湖片区成为池州市环境空间重要的景观要素,创造了一个整体连贯而有效的、自然开敞的公共绿地系统,使水面与绿地网络相互渗透,具有良好的景观连接度,为城市提供真正有效的“氧气库”和舒适、健康的外部休憩空间。最后推广至同类型水域空间,为建设提供相应的设计依据。
现代园林工程中关于水体岸线建设的技术化、模式化倾向十分明显,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岸线建设,因其现状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人文要素的不同,理应展现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地域特色,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实现,一直是令人困惑的问题,本文就此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以其对当前的岸线建设景观建设有所裨益。
文章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成果等的综述,第二部分简述了平天湖景区建设中的一些困惑和同类型水域设计中存在的难点。针对这些困惑,第三部分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与水文化的元素构成进行论述,以文化为立足点,分析景观建设与文化的关系,为树立城市特色文化的滨水形象提供依据。第四、五、六部分就岸线建设的亲水性设计、人性化设计以及生态化设计等方面对岸线建设的设计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第七部分详细的针对现在水域景观的难点崩岸问题分析了影响因素以及其对崩岸土体物质组成的作用,并针对崩岸进行了分类分析,在以往的建设过程中总结出一些护岸采取的基本形式。第八部分从平天湖地景区出发阐述了对于岸线设计的未来发展的思考并提出建议。
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的理论为基础,并借鉴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生态学、水利工程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详尽系统地论述了城市水景中岸线建设的困惑和难点的,同时也结合一些典型工程案例讨论我国目前相关工程的现状与建设经验,进而提出了切实符合人们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岸线建设设计理论和方法,以其在滨水地段的环境景观设计实践中真正体现对人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