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 S基因突变分析及sW172*变异对HepG2细胞自噬相关基因和凋亡的影响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sl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癌变过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探索HBV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人类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本研究通过分析HBV相关HC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HBV S基因突变特征与分布状况,同时本次研究将针对候选突变即s W172*突变,探索S基因编码截短的乙肝表面抗原小(主)蛋白(smart hepatitis B surface proteins,SHBs)对Hep G2细胞自噬相关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初步探索该突变对HCC自噬相关基因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1.收集2015~2016年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的43例HBV相关HC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HBV S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并测序,接下来使用Chromas和DNAMAN软件对S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2.以编码SHBs的野生型S基因和编码sW172*的突变型S基因为目的片段,使用pc DNA3.1(+)为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至Hep G2细胞,同时将空质粒pc DNA3.1(+)转染至肝癌Hep G2细胞作为对照组。3.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reaction,RT-PCR)的方法检测转染后的各组细胞HBV S基因,以判断是否转染成功。4.采用RT-PCR方法检测转染后的各组细胞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m RNA以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m RNA的相对表达量。5.采用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实验组pcDNA3.1(+)-SHBs、pcDNA3.1(+)-s W172*和对照组pc DNA3.1(+)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1.HCC患者HBV S基因热点突变在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基因终止突变只存在于癌组织中,突变位点分别为sC69*、s W74*、s L94*、s W172*和s W182*。3.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野生型S基因和突变型S基因(sW172*)的HepG2细胞瞬时转染模型,经RT-PCR验证有野生型和突变型S基因m RNA的表达。4.pcDNA3.1(+)-SHBs和pc DNA3.1(+)-s W172*转染组Beclin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空载质粒pc DNA3.1(+)转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pc DNA3.1(+)-SHBs、pc DNA3.1(+)-s W172*和pc DNA3.1(+)的三组细胞之间LC3 m 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pc DNA3.1(+)-SHBs、pc DNA3.1(+)-s W172*和pc DNA3.1(+)的三组细胞之间Caspase-3 m RNA、Bcl-2 m 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转染pcDNA3.1(+)、pc DNA3.1(+)-SHBs、pc DNA3.1(+)-s W172*的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1±1.15、5.84±3.46和3.92±2.47,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45,P=0.16)。结论1.广西HBV相关HCC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HBV S基因热点突变分布无特异性。2.SHBs终止突变只存在于HCC癌组织中,可能影响HCC的发生发展。3.SHBs和sW172*变异可提高Beclin1m RNA的表达水平,SHBs和s W172*变异可能与肝癌Hep G2细胞自噬有关。4.SHBs和sW172*不是调控HepG2细胞凋亡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模拟体外肿瘤微环境,构建体外肠癌细胞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模型,探讨在体外共培养环境下肠癌细胞对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使用Transwell小室建立共培养体外模型;实验共分成四组,每组的下室均接种NCM460细胞,上室接种细胞分组
目的:术中高呼气末正压(PEEP)和低潮气量的单肺通气策略能否降低ARISCAT风险评分≥26的肺癌患者行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率。方法:在这项随机、单盲、对照研究中,选择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ARISCAT风险评分≥26的择期行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切除手术的68例肺癌患者进行分析。高PEEP组(n=33)在单肺通气期间设置为:潮气量为预测体重下5ml/kg,术中PE
目的:1.通过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策略在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病患满意度和术后再入院的影响,旨在THA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和院外指导方案。2.通过分析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多种可调控因素对THA病患术后30天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影响,为加速病患康复、减轻病患负担、降低临床再入院率和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供依据。方法:1.获本院伦理委员会许可,将2018年02月至2019年07月期间入院
目的研制复方肤宝乳膏,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学研究,为申报新制剂奠定基础。方法在原有肤宝乳膏的基础上优化处方工艺,加入地塞米松磷酸钠,采用乳化剂后加法制备成复方肤宝乳膏,并对其进行检验,指标包括:乳膏性状,维生素E鉴别,乳膏装量差异,乳膏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肤宝乳膏中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250 mm×4.6 mm,5 mm),流动相为0.75
目的:探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 utrophils to Lymphocytes Ratio)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71名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术后病理分为精原细胞瘤组(45例)及非精原细胞瘤组(26例)。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纳入的71名患者术前的中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早期功能锻炼对肺癌术后预防静脉血栓及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护人员在预防肺癌患者术后形成静脉血栓方面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病区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初次行肺癌根治术的139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69),两组患者均在术日清醒后即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T
目的:探讨供者与受者之间ABO血型不合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Thalassemia major,β-TM)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红细胞输注需求、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以及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进而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经验,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
背景: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脱髓鞘疾病,常多见于青壮年的女性,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呈进行性或缓解复发的进程,复发率及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目前NMOSD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疑问,近年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
目的:本文以2-6岁地中海贫血患儿为对象,研究和分析去铁酮治疗该年龄段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该年龄段儿童的除铁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2年至2019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或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共77例,年龄范围为2-6岁,均达到铁过载诊断标准,保持长期规律输血并使用去铁酮或去铁胺单药除铁治疗。根据除铁药物的不同分为去铁酮组(41例)和去铁胺组(36例),去铁酮
目的采用常规实验室指标构建一种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儿童患者的无创诊断模型,用于评价CHB儿童患者肝脏纤维化的病变程度。旨在减少部分患儿进行肝穿活检的临床需求,同时评估和比较新模型与成人经典无创诊断模型在CHB儿童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16例CHB患儿的相关资料,将肝穿病理结果视为肝脏纤维化分期的金标准。将血常规、肝功能等常规实验室指标作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