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哥尔斯密的《世界公民》作为“东方信札”体裁的代表作,是中英关系交流史上的重要一笔。研究者在论及《世界公民》时通常围绕启蒙时期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展开讨论,而中国形象也常以正面或负面被进行简单的二元划分,进而形成了一套共通的评价体系,即仅从文本内容出发,以哥尔斯密使用的词语和显露的态度作为评判的依据。在这些有关“中国形象”的研究中,哥尔斯密被“隐身”了,他的创作历程、生活状况以及个人身份认同等方面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哥尔斯密的《世界公民》作为“东方信札”体裁的代表作,是中英关系交流史上的重要一笔。研究者在论及《世界公民》时通常围绕启蒙时期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展开讨论,而中国形象也常以正面或负面被进行简单的二元划分,进而形成了一套共通的评价体系,即仅从文本内容出发,以哥尔斯密使用的词语和显露的态度作为评判的依据。在这些有关“中国形象”的研究中,哥尔斯密被“隐身”了,他的创作历程、生活状况以及个人身份认同等方面未能与“世界公民”形象的塑造和文本中的中国形象构成有效的联结。基于此,本文尝试以“世界公民”概念为中心,从创作过程、社会背景、文本内部、作者自身经历以及“世界公民”的后世回响为脉络对《世界公民》文本进行全面梳理。借此,本文试图从作品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对哥尔斯密选择“世界公民”作为最终出版标题而替换了之前的“中国人信札”,且将“世界公民”形象赋予一个中国哲学家的原因进行分析,以重审哥尔斯密对英国和中国的总体态度。为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绪论部分,界定本文所研究“世界公民”为具体的人而非概念性事物,同时分析哥尔斯密创作《世界公民》时,以英法为代表的17、18世纪欧洲社会所追捧的“中国风尚”对其创作的影响。主体论述部分第一章从“中国哲学家”的形象、文本取材、“东方信札”体裁的选择以及作品主人公的直接来源对《世界公民》的前文本进行溯源,厘清哥尔斯密在创作过程中所受影响,指出《世界公民》的问世并不是偶然事件。第二章进入文本内部,从对中英两国人物群像、国家政治体系及宗教、法律等社会意识形态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印证哥尔斯密在对待中国及中国人的态度上并不是一概而论的赞扬或否定,而是处于态度不明的暧昧状态。第三章从哥尔斯密自身进行切入,分析哥尔斯密对中国这个“他者”态度反复变化的原因。哥尔斯密作为生活在伦敦的爱尔兰裔作家,他有着对殖民国的无所适从,但同时他又靠在伦敦撰写评论获取稿费为生。英国殖民了他的母国,他却需要在这里谋生,这种矛盾造成了哥尔斯密在《世界公民》中对中国态度暧昧,同时也是他在信札最终出版时选择“世界公民”作为题目的原因:这是哥尔斯密在寻找自我身份认同上的一次新尝试。后世作品《约翰中国佬信札》则是“世界公民”在世界的继续行走和探索,而“世界公民”概念的不断发展也为当今解决文化冲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其他文献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情感教育对个人还是社会而言都非常重要。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各类情感教育资源的流动,充分把握教师、学生、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因素,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语文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启迪学生做一个爱自己、爱自然、爱社会、爱他人,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成长的人。笔者曾在贵州毕节大方县长石中学任教,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的方式调查了大方县长石中学的语文情感教育情况,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选择做什么样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译者选择美国作家墨菲的著作《让生活充满活力:极简方式带来无限能量、助力快乐人生》第四章—工作赋能作为源语文本,这一章节主要探讨了工作的意义是什么以及怎么做才能让工作有意义,对读者有较大的指导价值。根据纽马克的文本分类,该源语文本属于信息类文本。翻译信息类文本时,译者要以读者的语言层次为标准,力求通俗易懂,必要时还可以对原文
第一次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以下简称“青创会”)于1956年3月15日至3月30日在北京召开,它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与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的一次业务培训会议。它以培养青年作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组建新中国以来第一批符合意识形态的青年作家队伍为首要任务。“青创会”的与会人主要由政治界领导人、文艺界领导人以及各地区的青年作家代表构成,同时国内主流报刊对“青创会”也进行了全程报道并发表了重要社论。1
新课标背景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已不再适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创新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同时,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合适的教学模式的选择也非常关键。主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新型模式的全面构建与实践研究便显现得极为重要。7E教学模式的7个教学环节Excite,Engage,Explore,Explain,Elabor
<正>既往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护理以病房或者手术室护理为主,但是由于普通病房、手术室护士的排班时间不同,每天轮换,护患之间的信息交流过于零散,降低了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认知水平[1];并且骨科手术类型繁多,常规术前访视内容、职责、标准不明确,导致患者术前准备完成度、护患配合度不足[2]。我院近年来应用病房-手术室一体化术前访视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保持护理和信息互通,更加注意患者自我认知度和
家庭物理实验大多数以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家中自行动手操作或者在室外进行观察。其优势在于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以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本研究通过文献法,查阅梳理了国内外家庭物理实验的研究现状。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生态化物理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实验的开展与设计时遵循科学性、安全性、针对性、简洁性、趣味性的原则,从多方面选取初中家庭物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贵州省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不再分文理科,实行“3+1+2”模式。新高考改革是中国教育体制的重大变革,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自主选择权,但学生普遍缺乏选择的意识和能力,加上对各学科课程缺乏了解,在选科过程中存在盲目、不理性等现象。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学科课程的认知、培养学生生涯意识、树立长远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科决策能力和人生规划能力是目前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知识分子书写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1990年代”作为格非构建知识分子的“江南”空间的时代语境,也是《江南三部曲》中的重要叙事年代。因此,“1990年代”成为本文不可绕开的语境前提,由此,本文首先对“1990年代”与格非的知识分子书写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本文通过后设的视角,以空间作为分析方法,主要以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概念作为全文的理论构架,研究格
明清至民國時期山西地區對聯抄本是民間手寫文獻的一種。它保留了極爲豐富的俗字,如實呈現了這一時期的民間用字情況,對研究明清俗字及漢字發展史具有重要價值。論文從中選取七本具有代表性的對聯抄本作爲主體研究材料,對其中的俗字進行研究。整理和1錄字形是俗字研究的基礎。論文在附錄部分1錄了對聯抄本中的1190個俗字,爲論文對俗字的描寫與分析提供了參考材料,也爲近代漢字字形庫增補了字形材料。論文運用漢字構形學理
随着汉语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教师不仅要考察其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更要关注其语言表达的切题性与得体性。在对外汉语写作中,无论是何种体裁的文本,都离不开对主题的评述。如果汉语学习者在写作中能够恰当地使用评价话语,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概括、描述和评论主题的能力,使语篇内容能够自然展开,作者能够顺畅地表明立场,传递观点。本文以评价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写作中的评价话语为研究对象,考察汉语学习者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