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与深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命题之下,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生产方式与如今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相协调。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对保护、提高生态系统功能,营造优美人居环境,助力空间格局优化,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等有重要意义,更有利于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国。而生态修复分区与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作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抓手,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更具可操作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与深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命题之下,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生产方式与如今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相协调。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对保护、提高生态系统功能,营造优美人居环境,助力空间格局优化,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等有重要意义,更有利于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国。而生态修复分区与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作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抓手,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更具可操作性。本文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区,从剖析关键生态问题入手;首先划分生态修复分区并提出分区管控措施;后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以及提出针对性生态修复策略。旨在探索构建一套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体系,以期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黄河中下游地区2010-2020十年间土地利用转移与景观格局变化剖析生态问题。一方面,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生态空间压缩现象严重。十年间建设用地净增2224.95km~2,其中多为耕、林、草用地转化而来。另一方面,生态景观趋于破碎,生态系统间连通性下降。具体表现在耕、林、草等生态斑块的斑块密度(PD)、最大斑块指数(LPI)、聚集指数(AI)指标均出现不同幅度下降,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相关指标上升。(2)基于“主导生态功能—生态脆弱性评价”划分生态修复分区。其中,基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划分8个生态修复一级分区:水土保持区、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区、防风固沙区、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区、水土保持与防风固沙区、生物多样性与水源涵养区。黄河中下游地区以水土保持区为主,面积125395.54km~2,占比39.89%。从地形、土壤、气候、水文、植被、人类活动6个层面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划定生态修复二级分区。共划分3个生态修复二级分区:生态保育区、一般修复区、重点修复区。叠加两级分区划定19个最终生态修复分区,以水土保持一般修复区为主,面积72518.33km~2,占研究区总面积23.07%。以提高区域生态服务功能、改善区域生态质量为目的,根据生态主导功能与生态脆弱性单因子评价结果,对19个生态修复区分别提出分区管控策略。(3)基于“生态源地—阻力面—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生态障碍点”的基本范式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借此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共识别15处生态源地,面积54233.11km~2,22条生态廊道,总长度2618.64km,93处生态节点、26处生态障碍点,总面积617 km~2。结合生态脆弱性评价识别31处生态修复关键区域,总面积307km~2。其中,一级关键区23处,面积228 km~2,二级关键区8处,面积79 km~2。根据关键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生态问题提出针对性生态修复建议。
其他文献
甘肃河西地区“茶马互市”的形成,主要受制于特定的历史、生活环境、高原气候及生产生活方式。唐朝时期,河西地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以茶易马”的贸易现象就已形成规模。宋代,随着内地产茶数量的逐步增多,河西地区出产的马匹等物与内地茶叶相互交易,汉藏等多民族间的“以茶易马”迅速发展起来,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走向繁荣。唐宋以来,以茶换马的贸易方式在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河西
深化生态补偿制度改革是践行“两山”理念,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国土空间开发中的限制性、禁止性开发区域,是中央政府为了维持国家生态安全水平设立的重要区域,事关中国基本生态安全、生态产品供给以及国土空间优化战略。根据外部性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是对生态资源进行补偿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式。自
由于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淡水稀缺已经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问题,海水淡化技术被认为是解决淡水需求最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其中电容去离子(CDI)技术因其具有较低经济成本而引起极大关注。电极材料是电容去离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碳质材料和法拉第材料。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MXene)作为典型的法拉第赝电容材料表现出优异导电性和高容量,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MXene存在片层易
在全球经济金融化的“币权”时代,人民币国际化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随着人民币结算交易额显著增加,贸易投资效率成倍递增,人民币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然而,不容置否,人民币的快速发展给在位货币的利得带来了冲击,国际货币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中美货币博弈难以回避。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如何更好推进及管控风险、中美货币博弈之间策略选择已成为学术界研究和社会民众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从货币博弈视角出
自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目前我国已分六批建成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阴霾并未散去,一轮轮新冠疫情冲击下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加之日前俄乌地缘冲突引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彰显出我国的国际贸易和投资面临诸多挑战。自贸试验区战略自实施以来就肩负重任,其中之一旨在通过制度创新,成为利用外资的重要引擎。在经济运行中,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水产品在国人的食品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21年,《“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将水产品纳入保障重要农产品安全、提升农村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工程。近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水产品可追溯体系开始备受关注。可追溯体系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全程监管。然而,由于水产品产业链链条较长,环节多,且单体较小,数量和种类庞大
海洋渔业作为我国渔业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秉持着“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思路,依托海洋资源取得了快速发展,2020年渔业产值达13517.24亿元,相较1990年渔业产值410.6亿元,提升了近32倍,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吸纳就业以及保证蛋白质供应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海洋渔业为资源消耗型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是以牺牲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代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渔业资源逐渐衰
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银行经营管理愈发依赖数据,数据已逐渐成为银行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但当下各银行依然普遍存在找数难、取数难、用数难、可信度低、质量差等问题。各银行都高度重视数据能力体系建设,但数据丰富度不足、时效性不高、整合度低、累积历史问题多等诸多难题亟待突破。针对当下银行数据能力体系建设现状,本文提出银行需构建起支撑全量数据、全域数据两类应用的数据双模能力体系方案,给出升级完善全量数据体系、构
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在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转、释放数据要素潜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数据要素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预测了未来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商业银行作为数据要素交易市场重要参与方存在的业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