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对18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头颅CT或MRI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分为三组:单纯高血压组(A组)65例、高血压伴无症状脑梗塞组(B组)67例、高血压伴症状性脑梗塞组(C组)57例,对所有入选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三组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以及血压的变异性(BPV)。结果:(1).高血压伴无症状脑梗塞组(B组)、高血压伴症状性脑梗塞组(C组)年龄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血压伴无症状性脑梗塞组(B组)、高血压伴症状性脑梗塞组(C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和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和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夜间平均舒张压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血压伴无症状性脑梗塞组(B组)、高血压伴症状性脑梗塞组(C组)的24h收缩压变异性(24hSBPV)、日间收缩压变异性(dSBPV)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24h收缩压变异性、日间收缩压变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C组患者两两间24h舒张压变异性、日间舒张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及夜间收缩压变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高血压患者中,随年龄增加,越易发生脑梗塞。(2).高血压患者中,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脑梗塞的发生增加。(3).高血压患者中,血压变异性尤其是收缩压变异性越大,脑梗塞的发生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