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民法典》物权编从第366条到第371条,以六个条文架构起居住权制度,其中用五个条文规定了合同设立居住权的规范构造,而对于遗嘱设立居住权的方式,仅仅用一个条文“参照适用”作出概括的转致规定,显得宽泛而随意。相较于合同设立居住权而言,遗嘱设立居住权除了设立的原因不同之外,其物权的归属、权利的内容、权利的限制以及权利消灭的原因等基本都是相同的。但是,第371条规定为“参照适用”而非“适用”,即表明遗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法典》物权编从第366条到第371条,以六个条文架构起居住权制度,其中用五个条文规定了合同设立居住权的规范构造,而对于遗嘱设立居住权的方式,仅仅用一个条文“参照适用”作出概括的转致规定,显得宽泛而随意。相较于合同设立居住权而言,遗嘱设立居住权除了设立的原因不同之外,其物权的归属、权利的内容、权利的限制以及权利消灭的原因等基本都是相同的。但是,第371条规定为“参照适用”而非“适用”,即表明遗嘱设立居住权与合同设立居住权仍然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集中体现为物权变动的规则,或者说是登记效力的问题。而不同的生效规则也会相应地影响后续登记义务的履行和未为登记情形下民事责任的划分。就遗嘱设立居住权行为的效力而言,学界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解释路径。解释路径一,遗嘱设立居住权应认定为基于民事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其生效规则应当参照适用居住权章节第368条的登记生效规则,即遗嘱设立居住权行为产生债权效力。解释路径二,遗嘱设立居住权应认定为基于非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其生效规则应当参照适用物权编总则第230条的继承时生效规则,即遗嘱设立居住权行为产生物权效力。遗嘱设立居住权行为本质上是遗嘱人依据本人的真实意思在遗产上设立的法定之债,属于依据单方民事法律行为设立物权的方式,因此应当采用债权效力说。遗嘱设立居住权行为成立后,于遗嘱人死亡时生效,在居住权人与登记义务主体之间形成法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通过遗嘱继承或遗赠取得相应的居住权登记请求权。就遗嘱设立居住权行为与登记的关系而言,遗嘱设立居住权行为生效后方能申请居住权登记,未办理登记不影响遗嘱设立居住权行为的效力。在处理遗嘱设立居住权行为与登记的顺序问题上,基于遗嘱真实有效性审查和遗产债务清偿这两个角度的考虑,遗嘱生效在前、办理登记在后的模式更有利于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在登记于遗嘱设立居住权行为效力与登记的关系上,未登记不影响遗嘱设立居住权行为债权效力的发生,登记并非是遗嘱设立居住权行为的(债权)生效要件,而是通过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物权的必备要件。就遗嘱设立居住权中的登记义务而言,按照遗嘱是否存在指示分为两种情形进行讨论。一是遗嘱指示居住权登记义务主体时,由遗嘱指示的不动产房屋承继人或遗产管理人协助债权人办理居住权登记。基于遗嘱设立方式的特殊需求和遗产债务清偿的当然要求,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时,应当尽量明确指示登记义务的承担主体。二是遗嘱未指示居住权登记义务主体时,义务主体的确定也可细分为两种情形。如果遗嘱处分了不动产房屋,那么由不动产房屋的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承担登记义务;如果遗嘱未处分不动产房屋,那么由全体的继承人共同承担登记义务。遗嘱未作出指示时,遗产管理人作为遗嘱人的“法定代理人”管理遗产,实际上承担并履行居住权的登记义务,应当通知债权人遗嘱中的设权条款,并且协助债权人到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登记。在遗产分割后,如果居住权仍未得到登记,那么此时居住权的登记义务已经转移至遗产继受人,由其协助居住权人办理登记。就遗嘱设立居住权未为登记的责任划分而言,由于在共同登记模式之下,债务人的积极协助登记是主给付义务,债权人的配合登记是不真正义务,所以未为登记进行责任划分时应当以债务人的责任为主,债权人的责任为辅。首先,遗产管理人作为遗嘱人的“法定代理人”,未按照法定顺序清偿遗产债务导致登记义务履行不能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具体承担方式是赔偿损失。遗产管理人实施了拒绝履行登记义务的行为,造成了登记不能的后果,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性质的赔偿责任。当然,如果因为债权人不配合登记而导致居住权未为登记的,应当减免遗产管理人的赔偿责任。其次,遗产继受人作为遗嘱指示设立居住权房屋的新所有权人,不协助居住权人办理不动产登记的,应当承担违反法定之债的民事责任,适用合同编通则中违约责任的相关规定承担继续履行或赔偿损失责任,按照严格责任原则进行归责,赔偿范围以履行利益为限。
其他文献
借助于迅猛发展的数据网络技术,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渐趋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保护商业秘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降低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入罪门槛、提高了刑罚的处罚力度、由结果犯变为情节犯并进一步完善了侵犯手段等变化是《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司法实践中已有问题的回应,也是为了保证“前置法定性与刑事法定量相统一”。立法的生命在于应用,本文基于对商业秘密保护的刑法规定这一出发点,提出了侵犯商业秘密罪在司法认定中
现代商业社会背景下,破产程序与仲裁程序都在快速发展。商事活动往往具有高效性、保密性,与仲裁程序的特征高度匹配,因此,仲裁作为一种解决争议的手段日益受到商事主体的青睐。近年来,仲裁越来越被传统上不被作为纠纷解决手段的争议所接纳,如反垄断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破产争议甚至是某些侵权行为纠纷等。当一个企业走向破产时,也会涉及到破产程序与仲裁程序的交叉问题。《破产法解释(三)》明确了破产程序不排除仲裁程序的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逐渐进入到普通大众的视野,它在给不孕不育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社会性问题,商业代孕行为就是其一。商业代孕行为危害了生育管理秩序和代理孕母的身体健康,对社会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国外许多国家对商业代孕行为进行专门立法,有的甚至还在刑法中规定了相关罪名。我国出现商业代孕行为已有数十年时间,但相关法律规范却跟不上商业代孕发展的步伐。基于此,通过对商
刑事速裁程序在缩短案件办理时间、提高刑事诉讼效率、推进认罪认罚工作等方面发挥出显著作用,但与此同时,刑事速裁程序在审理时间上的缩短、审理程序上的简化等程序性设计引发了被告人权利减损的担忧和对权利保护的思考。案件办理速度的提升及审理程序的简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或无意的忽视、损害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因此如何在刑事速裁程序中尽量降低被告人权利减损的程度、实现较为完善的被告人权利保障成为理论研究和司法实
2013年9月,“两高”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对网络型诽谤罪的具体行为方式、入罪标准以及公诉程序启动的适用情形在《刑法》的基础上做出规定,为网络型诽谤罪的刑法规制提供规范指引。但是当前网络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网民“发声”越来越方便,《解释》对于网络型诽谤罪的刑法规制难免具有滞后性。同时,由于网络
个人信息在信息化社会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具有重要的人格属性和巨大的财产价值。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冲击,网络跟踪、云储安全、个人信息买卖、黑市人肉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个人信息侵权的形态也呈现出明显的数字化、多样化、反复化等特征,对其的保护也呈现出很多现实问题。比较法上,欧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成就相对较高,特别是对告知同意规则的规定。告知作为同意的前置环节,只有充分明确的告知才能获得有效的同意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矛盾冲突亦呈现出高发态势。警察的执法任务也随之日益繁重,袭警行为更是屡禁不止,多有发生,这一方面固然有部分警察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由此引起警民冲突的原因,另一方面亦是因为我国法律对此缺乏详实周密的规定。有鉴于此,《刑法修正案(十一)》回应社会呼声,正式增设了袭警罪,实现了对警察执法权和人身权的双重保护。但是,新设立的袭警罪对原先的法律条文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变动
我国建筑物区分所有制度赋予了业主团体通过决议进行自我管理的权利,同时给予业主针对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决议的撤销权。但是目前立法对于业主团体决议行为的规制以及瑕疵决议行为类型划分和救济无法妥善回应实务中的纠纷。业主行使表决权与撤销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与实现物业管理、维护业主团体利益息息相关,不加区分瑕疵决议的实际效力将会影响决议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判断。为妥善解决瑕疵决议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应对瑕疵类型进行划
《民法典》确立了以损害赔偿为中心的侵权责任承担体系,进一步突显对被侵权人权益的救济保护。但在司法实务中,夫妻一方的侵权纠纷因涉及到婚姻家事领域,其后续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则更加复杂,此类损害赔偿责任能否由夫妻共同承担以及如何承担尚无定论。对于这一争论,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两种针锋相对的裁判路径:侵权责任关系路径与夫妻共有关系路径。两者的碰撞与冲突似乎彰显出侵权责任法与婚姻法在适用上的不可调和性。而事
贷款诈骗罪规定于我国刑法典金融诈骗罪一节,是指犯罪行为人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且数额较大的行为。这一罪名,是与国内繁荣发展的金融环境相伴而生的,然而随着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的发展,刑法学界以及司法实务界对该罪名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界定及认定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争论。非法占有目的内涵界定与判定方法的争论,起始于其他财产类犯罪,而又在关于金融诈骗犯罪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