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CT平扫及增强表现,探讨CT检查对不同分期MPM的诊断价值。2.定量检测恶性胸膜间皮瘤大鼠的血清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soluble mesothelin-relatedpeptides,SMRP)表达,分析不同分期、不同病理分型、不同分化程度MPM的SMRP表达差异。3.探讨联合CT检查与血清SMRP定量检测提高诊断早期MPM的价值,为临床筛查具有石棉暴露史的高危人群、早期诊断MPM提供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方法]1.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模型建立:实验用SD大鼠120只,雌雄各半,体重100-120g,分为三组,实验组100只:采用右侧非暴露式(闭式)胸膜腔染尘法注射云南大姚产青石棉纤维混悬液,每月1次,1次20mg/ml,连续2月,共注射40mg;阴性对照组10只:采用相同方法注射灭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10只:不作任何处理。2.CT检查:肿瘤诱导后第3个月、第6-14个月分批进行CT胸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设备:PHILIPS公司128层螺旋CT。扫描参数:电压为100kV,电流为100mAs,准直器64X0.625 mm,螺距0.992,旋转时间0.5s,层厚1.0mm,层间距0.5mm。对比剂采用碘普罗胺注射液,流率0.2ml/s,总量3ml。分析CT表现,包括胸膜增厚情况、纵隔改变、肺内情况、侵犯情况、淋巴结转移、骨质情况、胸水等。根据2018年恶性胸膜间皮瘤诊疗指南进行CT分期。比较CT检查对不同分期的诊断价值。3.SMRP定量测定:肿瘤诱导前、诱导后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14个月抽取尾静脉血1ml取血清ELISA法测定SMRP浓度。比较不同分期、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化程度SMRP浓度差异。4.通过ROC曲线比较单用CT检查与CT检查联合SMRP检测诊断早期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差异,分析两种方法联合诊断早期MPM的价值。5.病理检查:CT检查完毕后对可疑肿瘤组织进行取材、染色、免疫组化,记录病理分期、分析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结果]1.实验组诱发恶性胸膜间皮瘤72例,诱发率75%,肺癌4例,死亡4例,20只未出现肿瘤。72例中恶性胸膜间皮瘤:上皮型21例(29.2%),肉瘤型37例(51.4%),混合型14例(19.4%)。各型之间肿瘤出现时间、性别、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未出现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58例(80.6%),高分化14例(19.4%)。对比MPM不同分化程度与肿瘤出现时间、性别、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肿瘤分期:病理分期:T分期:T1期:T1a期0例、T1b期14例;T2期23例;T3期28例;T4期7例。N分期:N0期45例;N1期16例;N2期8例;3例判别不清。M分期:M0期51例;M1期8例;13例判别不清。临床分期:早期18例、中期25例、晚期7例。3.CT检查可发现胸膜增厚情况、胸膜病变、肺内、纵隔、淋巴结转移及胸廓构成骨情况。实验组72例MPM,CT检查诊断MPM50例(69.4%),非MPM 5例(6.9%),未发现病变17例(23.7%)。CT对MPM诊断价值:AUC为0.6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4.5%、71.2%。诊断T分期AUC为0.8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3.5%、61.6%;N分期AUC为0.8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2.5%、75%;M分期AUC为0.8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95.0%。对T1、T2期AUC分别为0.68、0.82,敏感度分别为35.7%、43.5%,特异度分别为为44.4%、57.2%;对T3、T4期AUC分别为0.95、1.00,敏感度分别为89.3、100%%,特异度分别为90%、100%。说明对T1、T2期诊断效能较差,对T3、4期诊断效能较高。对N、M分期诊断效能较高。4.不同时间段SMRP表达量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161.07,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三组诱导前SMRP均没有差异,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个时间段均无统计学差异,与实验组注射后各个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中诱导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诱导后第1个月、2个月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3个月、6-14个月均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中随着时间推移,SMRP浓度逐渐升高。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SMRP表达低,随着时间变化不明显。5.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不同病理分期SMRP表达量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324.45,P<0.05);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中胸膜炎性组与胸膜未见异常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不同分期的MPM SMRP表达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越高,SMRP表达量越高。实验组中淋巴结转移N0、N1、N2期SMRP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4.92,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N1、N2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是否具有远处转移M0、M1期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31,P<0.05)。6.MPM不同临床分期SMRP表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341.63,P<0.05)MPM越早期,SMRP表达量越低。7.胸膜厚度与SMRP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3个月、6个月胸膜增厚不同程度组的SMRP表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33.67、150.98,P均<0.05)。胸膜厚度与SMRP表达量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3个月、6个月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93,F值分别为0.01、0.007<0.05,具有较强相关性,随着胸膜厚度增加,SMRP表达量逐渐升高。8.不同病理类型MPM的SMRP表达差异比较:不同病理类型MPM的SMRP表达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39,P>0.05),说明SMRP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9.不同分化程度MPM的SMRP表达差异比较:不同分化程度MPM的SMRP表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193.04,P<0.05),低分化MPM的SMRP表达高于高分化。10.SMRP对MPM的诊断价值:对MPM T1期,AUC=0.83,最佳临界值是1.90mmol/m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88.2%;对T2期AUC=0.86,最佳临界值是4.53mmol/m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85.7%;对T3期AUC=0.92,最佳临界值是8.73mmol/m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1.4%、100%;对T4期AUC=0.85,最佳临界值是11.97mmol/m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100%。11.CT检查联合SMRP对诊断MPM的价值:对T分期,AUC=0.97,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5%、92.5%,明显高于CT诊断MPM(AUC=0.8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3.5%、61.6%)。对N分期,AUC=0.9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92.5%,高于CT诊断MPM(AUC=0.8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2.5%、75%)。对M分期,AUC=0.9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98%,高于CT诊断MPM(AUC=0.8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95%)。[结论]1.青石棉胸腔闭式注射诱发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动物模型,诱发率为75%,包括上皮型、肉瘤型、混合型。CT检查可动态观察MPM发生发展的过程。为研究提供可靠的肿瘤模型。2.CT检查对恶性胸膜间皮瘤分期具有一定价值,可诊断中晚期MPM,但诊断早期MPM价值有限。3.SMRP表达与MPM分期呈正相关,分期越高,SMRP表达量越高。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SMRP表达增高。说明SMRP可反映肿瘤分期,提示SMRP可能参与肿瘤发生发展、侵犯转移等过程。不同分化程度MPM的SMRP表达具有差异,低分化呈高表达,提示SMRP可间接反映MPM恶性程度,间接反映肿瘤分期。不同程度胸膜厚度SMRP表达具有差异,说明SMRP可作为间接反映肿瘤预后、评估肿瘤治疗效果的指标。4.通过检测血清SMRP表达可为具有石棉接触史的高危人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MPM、生物靶向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及理论依据。5.CT检查联合SMRP浓度测定诊断早期MPM明显优于单用CT检查,说明影像学检查联合血清学检查对早期诊断MPM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