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巩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研究相较于其他七大家来说稍显黯淡,关于其散文的接受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曾巩散文儒学思想醇正浓厚,创作讲求文以载道,自宋代以来盛誉不绝。明清两代是曾巩散文发展的繁荣时期,其散文艺术特色鲜明,又因受到当时政治制度、文化思潮的影响,得到了社会文人的推崇和接受。作为宋代散文大家,曾巩继承了曾氏一族深厚的家学思想,又吸收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创作理论,因而散文议论透辟,本原六经,是明清两代文学发展中的经典呈现,为明清两代文人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创作理念。
本文一共分为三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意义和曾巩近几年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第一章是对曾巩的生平简介和思想探究,曾巩散文中呈现出的醇正的儒家思想,典雅平正的艺术风格,与曾巩深厚的家学渊源、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曾氏家族自其曾祖父一辈就对儒家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矢志不移的将儒家经典作为学习的对象。曾巩从小就受到了家庭氛围的熏陶和影响,对儒家文化和思想有着独特的认知和感受。
曾巩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坎坷,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的散文思想和风格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早期汪洋恣肆,发展到后期则呈现出典雅纡徐的特点,创作风格愈发成熟,稳重,思想性和道学性也愈加浓厚。当时北宋统治者对儒家经典青睐有加,大力提倡儒家文化,将儒学经典及儒家思想作为科举取士的考核内容,因而当时社会文人大都崇儒学儒。在家庭氛围和国家政治制度的双重作用下,曾巩散文儒学思想醇正浓厚,语言典雅平正,风格纡徐委婉,议论深刻透辟,为后世文人的创作提供了模范和理论基础,意义深远。
第二章是曾巩散文在明代的接受研究,这一章节首先简述了明代之前曾巩散文的接受情况,了解曾巩散文在两宋时期及元代的接受情况。明代是曾巩散文发展和接受上升时期,受社会复古思潮、科举制度以及出版业发展的影响,曾巩散文在这一时期开始得到广泛的流传和接受。一方面,明代政府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要求科举选官制度以儒家经典文化为基础,曾巩散文因符合当时科举衡文的标准,在明代受到了推崇。另一方面,明代社会文化复古思潮盛行,理学因此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明代文人及文学流派或主张学习秦汉文、或主张学习唐宋文,为曾巩散文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中唐宋派作为明代具有影响力的文学流派之一,师法唐宋,大力提倡、推崇唐宋文,在唐宋文中又尤重宋文。曾巩作为宋代大家之一,在此期间受到了他们的大力推崇,其散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章是曾巩散文在清代的接受研究。从清代科举制度的实行、社会文化思潮的发展以及文人流派对曾文的评价来看,曾巩散文在清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甚于明代,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清代儒学思想依旧盛行,这为曾巩在清代的接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政治制度方面,清朝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高压政策,使得文人士子轻易不敢妄论政事,在文学创作方面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曾巩散文因其醇厚典雅,不落锋芒的特点,受到了清代诸多统治者的推崇和赞美,成为了清代文人争相学习、创作的楷模,理学家的形象在清代深入人心。
清一代,曾巩的古文创作理论和散文风格,受到了以桐城派为主的文人流派的大力推崇,文学作品更是成为了清代文人学习的范本。从清代文人对曾巩散文的评价以及清代古文选中曾巩散文的选录情况来看,曾巩散文在清代统治者及社会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曾巩散文在清代社会的接受程度明显要更甚于明代。
结语部分在全文的基础上再次对曾巩散文在明清的接受过程进行总结,肯定了曾巩散文的文学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通过对曾巩散文在明清的接受分析,不仅对曾巩散文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接受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而且对曾巩的文学思想、创作风格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把握,使人们对曾巩散文的价值和艺术特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本文一共分为三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意义和曾巩近几年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第一章是对曾巩的生平简介和思想探究,曾巩散文中呈现出的醇正的儒家思想,典雅平正的艺术风格,与曾巩深厚的家学渊源、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曾氏家族自其曾祖父一辈就对儒家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矢志不移的将儒家经典作为学习的对象。曾巩从小就受到了家庭氛围的熏陶和影响,对儒家文化和思想有着独特的认知和感受。
曾巩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坎坷,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的散文思想和风格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早期汪洋恣肆,发展到后期则呈现出典雅纡徐的特点,创作风格愈发成熟,稳重,思想性和道学性也愈加浓厚。当时北宋统治者对儒家经典青睐有加,大力提倡儒家文化,将儒学经典及儒家思想作为科举取士的考核内容,因而当时社会文人大都崇儒学儒。在家庭氛围和国家政治制度的双重作用下,曾巩散文儒学思想醇正浓厚,语言典雅平正,风格纡徐委婉,议论深刻透辟,为后世文人的创作提供了模范和理论基础,意义深远。
第二章是曾巩散文在明代的接受研究,这一章节首先简述了明代之前曾巩散文的接受情况,了解曾巩散文在两宋时期及元代的接受情况。明代是曾巩散文发展和接受上升时期,受社会复古思潮、科举制度以及出版业发展的影响,曾巩散文在这一时期开始得到广泛的流传和接受。一方面,明代政府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要求科举选官制度以儒家经典文化为基础,曾巩散文因符合当时科举衡文的标准,在明代受到了推崇。另一方面,明代社会文化复古思潮盛行,理学因此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明代文人及文学流派或主张学习秦汉文、或主张学习唐宋文,为曾巩散文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中唐宋派作为明代具有影响力的文学流派之一,师法唐宋,大力提倡、推崇唐宋文,在唐宋文中又尤重宋文。曾巩作为宋代大家之一,在此期间受到了他们的大力推崇,其散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章是曾巩散文在清代的接受研究。从清代科举制度的实行、社会文化思潮的发展以及文人流派对曾文的评价来看,曾巩散文在清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甚于明代,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清代儒学思想依旧盛行,这为曾巩在清代的接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政治制度方面,清朝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高压政策,使得文人士子轻易不敢妄论政事,在文学创作方面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曾巩散文因其醇厚典雅,不落锋芒的特点,受到了清代诸多统治者的推崇和赞美,成为了清代文人争相学习、创作的楷模,理学家的形象在清代深入人心。
清一代,曾巩的古文创作理论和散文风格,受到了以桐城派为主的文人流派的大力推崇,文学作品更是成为了清代文人学习的范本。从清代文人对曾巩散文的评价以及清代古文选中曾巩散文的选录情况来看,曾巩散文在清代统治者及社会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曾巩散文在清代社会的接受程度明显要更甚于明代。
结语部分在全文的基础上再次对曾巩散文在明清的接受过程进行总结,肯定了曾巩散文的文学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通过对曾巩散文在明清的接受分析,不仅对曾巩散文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接受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而且对曾巩的文学思想、创作风格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把握,使人们对曾巩散文的价值和艺术特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