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以面食文明天下,而花馍作为山西农耕文化生活中普遍的民俗文化同样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其中位处雁门关代县的花馍在山西面塑艺术中可谓独具特色。更为庆幸的事这项民间艺术在当地任然存活在人们的各项生活礼仪中,还没有被真正“遗产化”。但其在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如同其他的传统文化也有诸多问题存在,怎样的保护措施和发展模式能让这一民间艺术可持续不断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延续,这将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与美结合,参与生活,与经济相关联,表露思想。”[1]我想这是非物质文化最为理想化的发展状态,但怎样去发展与创新,怎们样去平衡这其中各环节的关系问题也正是我们要去研究和探讨的。本课题将从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的变化出发,以国际上所提倡的非物质主义和可持续设计战略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代县花馍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危机与机遇,寻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融入现代人生活的突破点。并且希望能够以设计作为社会创新工具,找到一个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其自身价值在现代社会发展和延续的空间。通过对代县非物质文化体系中的可持续循环观念等研究,探索非物质文化与代县花馍本土设计的关联,及代县地域性非物质文化的本土设计体系。提出出运用非物质主义的可持续现代工业设计方法对代县非物质文化——花馍,进行价值转化的可实施途径。提出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传播设计与战略对地域性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播的方法或假设方案。构建代县地域文化发展模式及可持续循环系统,对非物质文化成为有地方经济文化特点的多样化本土社会做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