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通腑泻下法对其的疗效分析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131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急性胰腺炎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进行探讨,为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2.通过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情况及治疗效果,了解通腑泻下法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应用通腑泻下法治疗急性胰腺炎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188例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以急性胰腺炎为第一诊断的住院患者,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中医证型、西医诊断、方药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对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及河南省直三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48例。并将纳入的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用补液、抑酶及抑酸等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腑泻下法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腹痛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1.188例AP患者中男性141例(75.0%),女性47例(25.0%),男女比例为3:1。平均年龄为43.21±16.63岁,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15岁,中青年发病率最高,其中30-39岁是AP发病的高发阶段。2.AP患者发病前存在明显诱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饮食不慎、饮酒最为常见。其中特殊诱因包括劳累、外伤及未进食。3.急性胰腺炎发病病因最多的为高脂血症,其次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性别与病因的分布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AP患者中,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最多,共125例,占例为66.5%;其次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占23.9%;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占9.6%。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型与临床分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型以腑实热结证最多,共100例,占总人数的53.2%;其次为肝胆湿热证,共56例,占总人数的29.8%,其他证型依次为:瘀热互结证(10.1%)>脾胃虚弱证(3.7%)>肝郁气滞证(1.6%)>气滞血瘀证(1.1%)>胃热阴虚证(0.5%),未见内闭外脱证。经卡方检验(P<0.05),表明研究中188例AP患者在中医证型分布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证型与病因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腑实热结证以高脂血症为病因的最多,其次是胆源性、特发性、饮食不节;肝胆湿热证的病因以胆源性最多,其次为高脂血症;瘀热互结证的病因以高脂血症和胆源性为主。7.急性胰腺炎的内服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内服方以大承气汤使用最多,占57.4%,其次是大柴胡汤占34.0%。8.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因及临床分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9.观察组与对照组腹痛消失时间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60天,对照组为16.89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实验组平均住院费用为1.81万元,对照组为2.71万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11.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青年发病率最高,多见于男性。2.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医证型以腑实热结证最多见。3.腑实热结证的病因以高脂血症为主。4.肝胆湿热证的病因以胆源性为主。5.瘀热互结证的病因以胆源性和高脂血症为主。6.急性胰腺炎的中药内服方以大承气汤使用最多,其次是大柴胡汤。7.通腑泻下法联合常规疗法可以加速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可以尽早治愈临床症状、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平均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治疗疗效更佳,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1.评价金水缓纤方(Jinshui Huanxian Formula,JHF)联合运动康复对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大鼠模型的疗效以及对骨骼肌的影响。2.探讨JHF联合运动康复通过调控骨骼肌线粒体功能改善骨骼肌损伤的机制,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临床防治提供参
学位
背景: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往往以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为主要病理学特征,其发生和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Ⅱ)是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的病理活性物质,其常通过炎症反应所介导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诱发和促进与炎症反应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研究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
学位
糖尿病足属于中医“消渴、脱疽”的范畴。早在宋代《卫生家宝》中就有记载:消渴病人可以“足膝发恶疮,至死不救”。元代《丹溪心法》中也详细描述了消渴病脱疽的临床表现,即:“脱疽生于足指之间,手指生者间或有之,盖手足十指乃脏腑枝干,未发疽之先烦躁发热,颇类消...
期刊
目的基于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探讨益肺灸及其联合调补肺肾三法减轻COPD稳定期大鼠肺泡结构损伤、改善COPD肺气肿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Control)、COPD稳定期模型(Model)、氨茶碱(Aminophylline,Am)、益肺灸(Yifei Moxibustion,YFM)、补肺健脾(Bufei Jianpi,BJ)、补肺益肾(Bufei Yishen,B
学位
目的:基于肺炎克雷伯氏菌诱发的重症肺炎(Sever pneumonia,SP)大鼠模型,阐释清热解毒化痰方抑制NLR家族热蛋白结构域-3(NL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18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清热化痰解毒(QHF)组、清热化痰解毒+MCC
学位
目的本实验以C57BL/6J自然衰老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六味地黄丸治疗C57BL/6J自然衰老小鼠,并观察衰老模型小鼠脑部海马组织中蛋白质组学的差异及其相关蛋白变化对记忆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六味地黄丸对于C57BL/6J自然衰老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潜在的治疗靶点与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临床治疗脑衰老引起的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1.实验分组及用药:选取3月龄雄性C5
学位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治疗瘀血阻络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相关肝纤维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桃红四物汤治疗瘀血阻络型CHB相关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桃红四物汤抗CHB相关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其与铁代谢的相关性,为桃红四物汤抗CHB相关肝纤维化研究提供临床依据,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
学位
目的:探研熄风定颤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熄风定颤丸对帕金森病患者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研究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新靶点,新途径。为PD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用药依据。方法:将6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帕金森病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熄风定颤丸治疗。1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
学位
目的:探讨影响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8年因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河南省第七人民医院、睢县中医院、上蔡县中医院和嵩县中医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30例,在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益气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
学位
目的:评价隔姜灸干预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隔姜灸的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病例来源于2021年3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受试者第一诊断为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隔姜灸联合西药的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分别给予隔姜灸+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和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鼻部症状体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