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海外享有盛誉。因此,饮食文化的交流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饮食的英译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这种重要性在学术界似乎没有得到重视,以菜名翻译为对象进行的学术研究一直很少。此外,中式菜名的英文译法在民间有多个版本,没有统一的译名,因此一菜多译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北京奥运会临近之际,北京市相关部门编制了《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在为北京奥运嘉宾提供帮助的同时,也将对北京市中文菜单使用统一规范的英文译法起到指导作用。
本文从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角度,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翻译技巧进行了分析。英国翻译家纽马克针对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的方法。《中文菜单英文译法》是信息兼召唤文本,但其中有很多菜名包含了丰富的修辞特点,因此作者认为,对这一部分菜名,除了传递菜肴内容之外,不妨以语义翻译为补充,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引言,此论文的意义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理论介绍:1.介绍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2.介绍纽马克的文本分析理论;3.不同文本的翻译方法。第三部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介绍及其翻译方法的归纳。第四部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为基础,结合中餐菜名的特点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翻译方法进行分析。作者认为,从整体上说,菜谱的翻译应以交际翻译为主,但对于那些运用修辞法,具有审美价值的中餐菜名,可以在交际翻译的基础上以语义翻译作为补充,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第五部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