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企业物流金融风险分析与防控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87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流行业的发展是与金融业务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处于上游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短缺,信用度不高等诸多原因很难取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供应链的发展,于是物流金融业务应运而生。在供应链的运作活动中,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有机结合,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融资企业的流动资产进行质押监管,以此提高银行对质押物的评估能力,调整银行信贷的组合方式,改善贷款客户类型过于单一,规避银行信贷风险,扩大银行贷款规模。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可以扩展业务范围,扩大收益能力,提高经营利润率。对于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物流金融可以降低企业融资门槛,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运转速度,使企业摆脱发展中的资金困境。物流金融的出现实现了供应链上资金需求企业、物流企业与商业银行的紧密协调合作,使信息、金融、物流有机结合,不仅实现了三方共赢,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及资本运作效率。但物流金融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风险,如果没有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那么物流金融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风险暴露给物流企业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那么如何全面识别物流金融业务中存在的显性及隐性风险,并有效规避这些风险成为物流金融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S企业自2005年开始运作物流金融业务,在S企业内部物流金融业务曾是利润贡献最大的业务办款之一。S企业曾经一度倡导下属企业大力开展物流金融业务,高峰时期,S企业操作物流金融业务近万个。然而,随着外部经济环境渐入低潮,银行银根收紧,造成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一时间出现大量因客户违约造成的风险突发案件。这也暴露了S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薄弱,给S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4年底,由于客户信用水平偏低导致的强行提货、质物虚假,S企业自身对物流金融业务管理不足导致的质物短少,监管不力、工作人员道德风险等诸多原因导致的风险案件频繁发生,使得S企业通过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无法对风险进行控制,因此S企业全面停止了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本文在对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特点及S企业风险控制防控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S企业在物流金融业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S企业物流金融业务的运作流程为主要线条,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提出S企业物流金融业务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对S企业物流金融业务风险评价和防控措施的研究,使S企业能够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基础上,重新开展物流金融业务。以保证S企业物流业务类型的多样化,增强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其他文献
国内外理论及实践证明,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已成功上市的背景下,就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现状来讲,如何合理的认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与高校教育的发展到今天高校的教学改革浪潮涌动,面临诸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解决,而作为大学教师如何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转变思想观念,适应当前新的教学
当下盛行创新型信息化管理发展战略,社会需求形势旺盛.在分析当前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本校俱乐部式的学生培养和管理机制,构建一套完整的信息化与大类学科相结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阐述高职院校与企业校企合作主要缺乏健全的管理和评价机制、长效运行机制、企业参与有效载体和合作诚意.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建
投资决策是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因和未来现金流量增长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风险、盈利水平以及资本市场对企业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的评价。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投资冲动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高职教育将是为企业输送人才的重要渠道。把高职院校致力于企业心中的教育,就要对高职校企合作进行深层次的发展,这是实现企业心中教育的
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的,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借助问题在解题教学中实施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对问题条件进行发散联想,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探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创新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企业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创新活动往往是个人、团队、组织各层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个体员工是企业创新的最基本单
品牌资产是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市场营销课题。品牌资产的价值是通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而反映的,品牌只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而产生态度与行为相结合的品牌忠诚,才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