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退缩行为在心理学、教育学研究中是受到很大关注的课题之一。父母的教育方法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导致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教养方式中父母的心理控制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自尊是人格系统的核心成分之一,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也开始探讨社会退缩行为的特点、亚型以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防范和干预提供有效的途径。本文就对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自尊与父母心理控制的相关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展望,以能更有效的对小学生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和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昆明市的三所学校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自尊量表》(Rosenberg1965)、《父母心理控制水平调查问卷》(陈巍)和《班级戏剧问卷》(Masten等1985编制),用SPSS分析数据,分析了小学生父母心理控制、自尊与社会退缩的基本状况,并进一步探讨了小学生父母心理控制、自尊和社会退缩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次研究发现,15.6%的小学儿童有安静退缩行为,16.4%的小学儿童有活跃退缩行为。(2)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生源地、学校类型和父母文化程度方面的得分差别明显。四年级学生相较于六年级学生的活跃退缩水平高,且四年级学生的安静退缩水平也高于六年级学生;独生子女的活跃退缩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差生活跃退缩和安静退缩水平均高于优良生;农村的小学生社会退缩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和城镇的小学生;重点小学活跃退缩得分显著高于一般小学;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越明显。而社会退缩行为得分在性别、是否留守上没有显著差异。(2)小学生父母心理控制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生源地、学校类型、父母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结构有显著差异。父母对四年级的儿童心理控制和消极心理控制显著高于二年级和六年级;对于非独生子女,父母总体心理控制和积极心理控制均高于独生子女;父母对中差生的积极心理控制显著高于优等生;积极心理控制上,农村的高于城市和城镇;消极心理控制上,城市的高于城镇和农村;父母对一般小学的积极心理控制显著高于重点小学;父母的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时,对儿童心理控制及其积极心理控制最高;而小学生父母心理控制在儿童性别上、是否留守上没有显著差异。(3)小学生自尊在年级、学习成绩上、是否留守上以及父母文化程度上有显著差异。二年级小学生自尊水准明显高于四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优等生的自尊水平明显高于差等生;留守儿童自尊水平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小学生自尊水平越低;而小学生自尊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以及学校类型上没有显著差异。(4)本次研究还发现,父母心理控制总体水平与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正相关。父母积极心理控制及其诸多因子与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心理控制及其诸多因子与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小学生自尊水平与其社会退缩行为显著负相关。(5)父母心理控制、自尊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回归分析说明,父母的消极的心理控制对儿童社会退缩具有预测功能,儿童的自尊对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也具有预测功能。父母的消极心理控制、积极心理控制与自尊对小学生安静退缩行为具有预测作用;父母积极心理控制和消极心理控制对小学生活跃退缩行为具有预测作用。(6)自尊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