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轴拉伸联合取向纳米纤维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韧带细胞分化的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eo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评估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一种取向排列的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纳米支架作为组织工程韧带支架的可行性及优势;(2)观察纳米纤维排列和单轴拉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骨架和分化的影响;(3)探讨分析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ho-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ROCK)和局部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在纳米纤维排列和单轴拉伸诱导BMSCs向韧带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全骨髓贴壁法获取兔BMSCs,检测其成骨、成脂分化潜能和表面抗原表达情况。(2)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取向和无规排列的纳米纤维支架,检测其力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3)BMSCs分别在静态和拉伸条件下在取向和无规纳米纤维支架上培养7天后,通过F-actin荧光染色观察BMSCs的骨架变化。添加ROCK抑制剂(Y-27632)后,BMSCs分别在静态和拉伸条件下在纳米纤维支架上培养7天后,观察BMSCs的骨架变化。(4)BMSCs分别在静态和拉伸条件下在取向和无规纳米纤维支架上培养7天后,RT-PCR技术检测取向和无规纳米支架上BMSCs韧带分化相关基因mRNA(COL1A2、COL3A1、Tenomodulin、Tenascin C)、ROCK和FAK基因mRNA表达水平。给予Y-27632后,检测上述基因mRNA表达的水平。(5)BMSCs分别在静态和拉伸条件下在取向和无规纳米纤维支架上培养7天后,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取向和无规纳米支架上BMSCs韧带相关蛋白(CollagenⅠ、CollagenⅢ、Tenomodulin、Tenascin C)、FAK、ROCK和成骨相关蛋白RUNX2的表达水平。给予Y-27632后,检测上述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1)全骨髓贴壁法获取的兔BMSCs增殖能力良好,能稳定向成骨和成脂分化,其表面抗原的表达也符合BMSCs的特征。(2)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PLA取向纳米纤维支架生物相容性好,力学强度接近人体韧带。(3)静态条件下,取向支架上细胞骨架平行于纤维排布方向伸展,细胞呈梭形,无规支架上细胞骨架随意伸展,细胞呈多角形,给予Y-27632后,抑制了取向支架上细胞骨架平行于纤维排布方向伸展;拉伸条件下,细胞骨架沿拉伸方向平行伸展,给予Y-27632后,明显抑制了细胞骨架沿拉伸方向伸展。(4)静态条件下,与无规纳米支架相比,取向纳米支架上BMSCs韧带分化相关基因mRNA(COL3A1、Tenomodulin、Tenascin C)表达上升(P<0.01),ROCK和FAK基因mRNA表达明显上升(P<0.01)。单轴拉伸条件下,与静态纤维支架相比,拉伸纤维支架上BMSCs韧带分化相关基因mRNA(COL1A2、COL3A1、Tenomodulin)表达上升(P<0.01),ROCK和FAK基因mRNA表达也上升(P<0.05)。给予Y-27632后,上述基因mRNA表达水平下降。(5)静态条件下,与无规纳米支架相比,取向纳米支架上BMSCs韧带相关蛋白(CollagenⅠ、CollagenⅢ、Tenascin C)的表达上升,ROCK表达也明显上升(P<0.05),成骨相关蛋白RUNX2表达下降。单轴拉伸条件下,与静态纤维支架相比,拉伸纤维支架上BMSCs韧带分化相关蛋白(CollagenⅠ、CollagenⅢ、Tenascin C)表达上升(P<0.05),ROCK和FAK的表达上升(P<0.05),成骨相关蛋白RUNX2表达明显下降(P<0.01)。给予Y-27632后,上述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1)通过静电纺丝技术以PLA材料制备的取向纳米纤维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强度,其表面的BMSCs能够仿照韧带组织中的细胞排列并同向拉伸,具备向韧带样细胞分化的潜能,可作为组织工程韧带的理想支架。(2)单轴拉伸联合取向纳米纤维诱导BMSCs分化过程中,细胞骨架的变化可能是调控BMSCs向韧带系分化的早期细胞内结构信号之一。(3)体外小幅度低频率周期性单轴拉伸刺激联合取向纳米支架能促进BMSCs向韧带系分化,FAK和ROCK可能参与纳米纤维排列与机械刺激诱导BMSCs向韧带样细胞分化的过程,但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与传统腹腔镜手术(l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间施行taTME手术的50例连续患者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侵袭结肠黏膜的炎症,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具有难治愈、易复发,易癌变的特点。UC的病因尚未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肠上皮细胞(IEC)在UC中具有重要
目的:通过对比KCC-1、VEGF在胶质瘤的瘤中心和瘤周组织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两种蛋白的表达、临床病理数据与瘤周水肿(PTBE)的关联性,为胶质瘤PTBE的形成机制做进一步探究。方法
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具有优良的营养价值,较高的粗蛋白,而且具有抗旱、耐盐碱等优良特性,是苜蓿抗性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钙调素类蛋白(Calmodulin-like,CML)作为Ca2+
内生真菌是一种特殊生境微生物,定植于健康植物体内且不会引起明显的负面症状。内生真菌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体内,与宿主植物互利共存。在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长期共同进化的过
研究背景据统计,在重症监护病房内约有40%的病人需要接受机械通气,其中只有约56%的患者可实现简单脱机。急性胃肠功能障碍(AGI)与机械通气预后之间关系密切,研究证实合并AGI
本次翻译实践报告选择了河原操子的《喀喇沁王妃与我》一书,本书是回忆录,主要记述了作者在中国上海和内蒙古的生活状况,以及相关日记摘抄、信件等。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初两地的社会状况。本报告截取第三章至第五章进行翻译,这三章主要涉及上海、南京、北京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情况。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第二部分是作者和文本的简介,第三部分是历史文献翻译相关的先行研究状况及本论文的创新点,第四部分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往来也日益密切。口译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它为人们的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口译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很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口译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Apelin-13、BDNF、IL-1β及TNF-α的浓度变化特点及其与卒中后睡眠障碍(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s PSS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
目的: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具有极高的氧亲和能力,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脑红蛋白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