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推进剂贮箱是运载火箭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其结构的轻量化对提高火箭运载效率和降低火箭发射成本至关重要,也是我国航天领域的重大需求。与传统金属贮箱相比,高性能复合材料贮箱在结构轻量化方面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常用的含内衬构型会存在许多缺点,例如,箱体重、工序多、大尺寸超薄内衬制造工艺复杂以及内衬/箱体蒙皮在低温下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等,因而,无内衬复合材料贮箱成为未来新型轻质贮箱的热门方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剂贮箱是运载火箭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其结构的轻量化对提高火箭运载效率和降低火箭发射成本至关重要,也是我国航天领域的重大需求。与传统金属贮箱相比,高性能复合材料贮箱在结构轻量化方面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常用的含内衬构型会存在许多缺点,例如,箱体重、工序多、大尺寸超薄内衬制造工艺复杂以及内衬/箱体蒙皮在低温下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等,因而,无内衬复合材料贮箱成为未来新型轻质贮箱的热门方向。目前,部分发达国家成功制造用于航天飞行器的无内衬复合材料贮箱,而我国相关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基于此背景,本文以3.35m直径复合材料贮箱为研究对象,以复合材料圆柱壳结构稳定性设计为主线,对复合材料贮箱结构总体设计、稳定性分析、强度校核、贮箱共底设计、功能附件设计和安全评价方法等关键问题开展了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包括:基于Reissner壳理论,将弹性圆柱壳屈曲问题的哈密顿求解方法拓展到复合材料,建立了非均匀复合材料圆柱壳屈曲问题和非均匀载荷下的圆柱壳变形问题的力学模型,并形成了一种数值求解方法,通过试验手段对该方法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将该方法用于复合材料贮箱的稳定性分析,为贮箱结构的稳定性设计提供了基本理论支撑,并为共底式贮箱稳定性设计、偏心加载的贮箱稳定设计以及基于应变分析的贮箱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等方向提供了基础框架。基于哈密顿体系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结合有限元的强度校核方法,设计了3.35m直径无内衬的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贮箱,较同级别金属贮箱可减重25.5%。其中,设计了法兰与主箱体之间Y型连接方法,保证了贮箱结构一体化成型,可大大减少连接结构数量;考虑了复合材料防渗漏问题,并基于可行工艺设计了三种铺层方式,包括基于测地线铺层方案、基于非测地线铺层方案和采用碳纤维编织布全包覆的铺层方案,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劣;以最大应变准则校核了贮箱低温下的结构强度,并依据Hashin损伤准则对贮箱进行了失效分析;以首层失效理论为依据,建立了一种贮箱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对所设计贮箱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设计了三明治夹芯式贮箱共底,通过有限元仿真手段,对其隔热、变形、稳定性及热-力耦合下的强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数值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铝锂合金-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夹芯式结构的可行性。以分析结果为依据,提出一种共底式贮箱的简化模型,将问题归结为非均匀贮箱和局部附加载荷问题。利用哈密顿体系下辛本征解展开原理及辛本征解的共轭正交关系,得到了共底式贮箱屈曲问题解的表达式。采用该解分析了贮箱屈曲临界载荷与模态随附加轴压大小、壳体长度、壳体厚度等因素变化的规律。根据贮箱消能器数值模拟,设计了一种简易贮箱增压系统功能附件—喇叭口型消能器,并通过PIV流场测速试验验证仿真模型可靠性。进一步设计和优化了具有更高效率的球筛型消能器,可将高速增压气体的流速降低一个数量级,从而提高了增压气体空间流速分布的均匀性,并避免了推进剂液面的飞溅。通过对筛孔形式分析,确定出圆形筛孔更能提高贮箱消能器均匀性。由于加装消能器致使贮箱所承受的载荷为非均匀性的,所以需要分析这种偏心载荷作用下贮箱的稳定性,研究结果给出了相关设计参数与贮箱屈曲临界载荷的变化规律。针对含损伤的圆柱壳贮箱结构损伤监测问题,根据哈密顿体系下的贮箱解的表达式特点,建立了以局部测试应变对整体结构应变场再现的力学模型及求解方法。采用基于瑞利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复合材料贮箱在静水压力作用下的局部应变信息进行了采集,并获得了具有较高信噪比和高空间分辨率应变数据。为了验证光纤传感技术的有效性,采用辛求解方法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相结合对三种含不同缺陷的铝合金圆柱壳的应变场进行了研究。对比结果表明,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相似的应变变化趋势,且该方法使圆柱壳结构的环向和轴向应变能够实现误差在毫米级的缺陷定位。该种圆柱壳结构的损伤监测方法为实际工程中贮箱结构的安全评估提供了一种技术可能性。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格的复合问题,主要研究一个有限的中间子因子格(Intermediate subfactor lattice)复合一个有限群的子群格得到的复合格是否可由某个中间子因子格实现?第一章介绍中间子因子格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总结近年来的相关问题的研究结果,系统阐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是问题研究的预备知识,包括von Neumann代数的知识,如离散交叉积(Discrete cross prod
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因其低燃料渗透、低催化剂成本、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作为其中的核心组件,阴离子交换膜(AEM)起传递氢氧根,分隔两极活性物质的关键作用。经多年的研发,AEM的氢氧根离子电导率和耐碱性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需进一步提升,二者之间的trade-off也需进一步破解,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氢氧根传导能力的提升仍强烈依赖于离子交换容量(IEC)的提高,进
煤热解是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利用的重要手段。煤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均一性以及对煤热解的“分子水平”行为研究不足,使得对煤热解过程中化学键的解离规律和自由基反应机理的认识比较欠缺。通过合理设计原位热解飞行时间质谱可实现初级热解产物、中间体和自由基的原位检测。在本论文研究工作中,通过自行组装热解-电子轰击电离/真空紫外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系统和构建热解-电子轰击电离/真空紫外单光子电离-分子束取样
钙钛矿金属氧化物是一类强关联电子材料,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性质,如超导电性、巨磁电阻、金属-绝缘体转变等,在凝聚态物理和材料应用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阳离子排列方式的不同,LaBaCo2O6-δ(LBCO)可分为无序、有序和纳米有序三种不同的结构,有着不尽相同的晶格参数,从而导致磁性和电输运行为的不同。例如,在电输运方面,无序和纳米有序的LBCO材料为金属导电,而有序的LBCO为半导体。
全球化石燃料消费的增长,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急剧增加,电催化CO2加氢还原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相结合,是缓解温室效应、获得高附加值化学品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然而,该技术的关键之一是设计开发高效廉价的催化材料,以克服CO2化学惰性强、反应动力学缓慢、催化剂内传质阻力大、产物选择性差等难题。本文通过构建以非贵金属为活性中心的单/双原子催化剂,基于其清晰、均一的活性位构型,揭示催化剂结构和
随着太空任务的不断拓展,因燃料耗尽或系统故障等原因造成的失控航天器日益增多,采用空间机器人捕获失控航天器并进行维修的在轨服务技术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捕获目标过程中,空间机器人与目标构成的组合体的惯量矩阵相对于捕获开始前的空间机器人本体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可能导致空间机器人无法有效控制抓捕过程中整个组合体的姿态。因此,对空间组合体惯量矩阵进行精确地辨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空间组合体
电化学发光(ECL)与化学发光(CL)方法具有背景信号低、灵敏度高和设备简单等优点,已在商业化生化分析与体外诊断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新型发光试剂与发光体系的研发是ECL与CL基础研究的热点。目前相关领域内仍存在ECL发光电位较高,不同发光试剂间电位或波长具有较大的重叠,以及CL波长集中在可见光区且通常需强碱性条件等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以水相中合成的Cu In S2@Zn S纳米晶(CIS@Zn
细菌粘附到物体表面后所形成的生物膜给自然环境、人类健康、工农业生产等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专家研究表明,80%的人类体内微生物感染与生物膜相关,50%的医院感染与医疗器械装置上的生物膜相关联。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因生物膜所导致的生物污损给各种水下工程设施和船舰设备造成的损失达2000亿美元以上。因此,阻止生物膜的形成对于保障人类生命健康、降低工农业生产设备的经济损失等都具有重
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高等优势,有望解决清洁能源发电消纳和并网不稳定、不连续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是大规模储能技术重要的研究方向。由于负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的核心部件,因此开发具有高储钠性能的负极材料有助于推动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硬炭材料由于具有比容量高、储钠电位低、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极具潜力。然而,钠离子半径和质量较大,离子扩散动力学过程缓慢,导致硬炭
函数空间上的算子理论是泛函分析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1949年Beurling给出Hardy空间上单边移位算子的不变子空间是uH~2的形式,其中u是某个内函数.这个优美的结果使得模型空间Ku~2:=H~2(?)u H~2开始被众多学者广泛关注.模型空间以及截断Toeplitz算子在Nagy-Foias算子模型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研究模型空间上截断Toeplitz算子的亏格和换位子的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