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经过三十年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巨大的经济总量掩盖不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如今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拉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整体快速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而协调各地区经济实现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要求,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方针。经济决定金融,而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金融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要想实现我国经济整体快速发展,必须优先发展农村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由此,首要的方略是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发挥出金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对于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学者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金融资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释了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途径及衡量标准,并分析了城乡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通过比较分析山东省城乡间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对金融资源城乡配置差异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找出制约城乡间金融资源配置出现差异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山东省城乡间金融资源配置的几点建议。实证结果表明:山东省城镇金融对经济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农村地区金融资源与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的机制还没有建立并发挥作用。因此要想优化城乡间金融资源配置,就要提升政府的支农力度,引导政策性资金流向,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才能形成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才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