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分析方法的手机社交媒体使用需求分析 ——个体人际和心理因素的作用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l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在线社交网站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探究用户为什么使用社交媒体软件,以及如何开发出更好地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社交软件成为了用户需求分析领域内的热点话题。现有研究多采用大数据分析来总结用户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规律,但人的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更应从心理学角度探究个体对社交媒体软件的使用需求。以往的与心理学相关的用户需求调查存在几点不足:第一,多为横断面研究,而横断面研究不能揭示社交媒体使用需求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第二,前人研究证明了社交媒体使用与人际关系和诸多心理因素都存在密切关系,但是受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的限制,这一领域的研究大多只集中在对少数变量关系的分析上。因此,本研究从网络视角,采用追踪设计探究社交媒体使用与人际问题和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一采用问卷法调查了422名在校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长、人际问题、孤独、错失恐惧、抑郁、焦虑和压力状况。利用相关网络分析、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探究这7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并检验孤独和错失恐惧在人际问题和社交媒体使用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需求与错失恐惧、孤独和焦虑存在正相关关系;错失恐惧可能直接影响社交媒体使用需求;孤独和错失恐惧在人际问题和社交媒体使用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研究二采用追踪研究设计(3次调查,间隔时间为2周)对2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首先利用相关网络分析方法探究7个变量间跨时间维度的联系,结果表明压力、抑郁和人际问题的减少可能与社交媒体使用有关。然后用交叉滞后分析方法探究社交媒体使用与人际问题和心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社交媒体使用与人际问题和心理健康因素均不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最后采用潜增长曲线模型探索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学期初男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需求低于女大学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大学生的需求逐渐上升,女大学生的需求逐渐降低,最终男大学生超过了女大学生,并且总的来看,人际问题和错失恐惧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需求。本研究结果提示人际问题、孤独、错失恐惧和焦虑水平越高的大学生对手机社交媒体的需求越大。虽然研究数据表明社交媒体使用可能会缓解压力、抑郁和人际问题,但是仍需要更严格的因果检验进行证明。
其他文献
韩国高中学业评价是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组成,即遂行评价和传统纸质测验相结合。其中遂行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韩国借鉴西方质性评价的经验,结合韩国教学国情制定的教学评价方式。遂行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多角度了解学生、评价学生。遂行评价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醒学生及时查缺补漏,促进学生学习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帮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为降低企业的增值税负担,国家采取了系列减税政策。但是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便会出现留抵税额,会占用企业资金,从而影响企业的劳动雇用等经济决策,削弱减税效果。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我国深化增值税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研究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对深入研究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效应和稳定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8年的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为切入点,从企业角度研究留抵退税政策对
各国政府或相关机构定期发布的经济数据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公开信息。当经济指标异常(即与市场原本的预期不相符)时,外汇交易者必然会调整对未来宏观经济的判断和对相关货币的估值,并进行买卖操作,从而引发货币供求关系及汇率的变化。Mussa(1979)将这种投资者没有预料到的并且能够引导投资者调整汇率预期的新信息定义为“新闻”。本文以有效市场假说、汇率决定的微观结构分析和新闻模型为理论基础,考察了2005年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这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借助于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我国实现经济腾飞。尤其在加入WTO之后,改革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通过参与全球经济市场使得国内经济进一步向好。如今国内经济经历高速发展阶段后进入稳定增长的新常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生产要素价格带来的发展优势已难以持续,需要探寻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来引领发展。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初期通过生产要素推动实现快速扩张,在发展到一定阶
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对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近年来快速发展,旨在选拔和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办)在考试选拔后对志愿者储备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岗位胜任能力。泰国作为汉办目前志愿者派出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接收大批汉语志愿者。其原因是泰国汉语学习需求大但当地汉语教师匮乏,这也显现出岗前培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为新冠疫情突然爆发,202
练习题是教材的一部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参考材料,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所以练习题应该受到重视。但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口语教材的练习题关注较少,因此笔者想通过对《发展汉语(高级口语)》《高级汉语口语》两套教材的练习题进行研究,希望给对外汉语高级阶段的口语教材练习题的编写提供一些基础数据,给教材的修订和使用提供一些不成熟的建议。本论文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依据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CTCSOL)考试是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现为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研究组织的一项国际标准化考试。“反拨效应”专指在教育领域考试对学生、教师及相关群体的影响或反作用。当前关于考试反拨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较长、参考人数较多的英语考试和汉语考试,对较新的《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反拨效应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基于最新版《<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利用
当前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的人才,《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因此社会对科学探究的热情高涨,探究式教学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被广泛使用。本研究为深入了解当前探究式教学在中学物理课堂中的开展情况,探寻中学一线教师宝贵的探究式教学经验和阻碍开展的原因,旨在为教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建议,有利于推动物理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科学探究
此次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以石锋教授提出的“语调格局”为主,“格局”就是一种语言所共有的框架,是一个可以被观察的系统。[1]汉语语调是叠加在声调上面的,学习者要学好汉语语调必须先掌握好汉语声调,也只有学好了语调,声调的学习效果才能更好。[2]在此基础上,以中级水平的肯尼亚留学生为实验组,普通话标准的中国人作为参照,利用声学实验分析中国学生和肯尼亚学生音高、音强、音长三个方面的数据和图表,总结出他们发
中学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我国科学方法教育方式正在经历从隐性向显性的过渡阶段,在方法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一线教师对于科学方法显性化教学的相关经验十分匮乏。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以及深入研究,验证科学方法的显性化教学对于学生科学方法教育的积极性,探索科学方法显性教育的教学价值,为一线物理教学提供借鉴,推动我国科学方法显性教育的发展。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