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神曲又名六曲、神曲,最早收载于《药性论》,现在多由面粉、麦麸、赤小豆、苦杏仁、青蒿、苍耳草、辣蓼按一定比例发酵制成,是传统发酵曲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但由于六神曲的药效物质基础不清楚、作用机制不明确、质量标准不统一,2010版《中国药典》中未收载该品种。现今六神曲的鉴别方法主要凭感观和经验,无量化的质量评价方法,因此,研究建立六神曲的质量标准已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对六神曲市场进行初步调查,并通过对各地六神曲外观性状、粉末显微特征及淀粉酶活力的比较分析,初步了解了市售六神曲的质量状况,并通过自制六神曲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以求从成分的整体性上评价六神曲的质量;此外,研究在六神曲发酵过程中淀粉酶活力以及苦杏仁、辣蓼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揭示发酵过程中物质成分的变化规律。以上探索旨在为中药六神曲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亦为其质量鉴别方法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各地药品标准中六神曲的制作工艺要求不一,差异主要体现在原料配比与生产条件上;通过走访及电话访问调查发现,市场六神曲的产品来源有3种,少数源自正规厂家,多数来自于小作坊,其发酵制作缺乏规范,生产加工的随意性较大;此外,市场中存在六神曲与其他曲类混用的现象。2.对收集的市售六神曲生品进行外观性状特征、粉末显微特征、淀粉酶活力及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发现不同产地的六神曲外观性状差别主要体现在颜色、质地、表面和断面特征上;各地的六神曲粉末显微特征鉴别均含有麦麸的非腺毛与种皮珠心残余细胞,但多数缺乏苦杏仁石细胞,部分缺乏赤小豆的栅状细胞及脐点裂隙状或星状的淀粉粒;淀粉酶活力及HPLC指纹图谱均有显著差异。3.对发酵第0-7天的六神曲HPLC指纹图谱与淀粉酶活力的研究表明,物质成分及酶活力在发酵第1天无显著性变化,而从第2天开始发生成分的转化及酶活力的增加,第3天后成分变化不明显,酶活力大小无显著差异。4.通过向基质中加入单味药或单味药中的药用活性成分进行发酵,分析单味药中药用活性成分在发酵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发现制软材时苦杏仁苷大量降解,生成苯甲醛,发酵过程中两者均逐渐减少以致无法检测。曲料单加辣蓼发酵未检测出芦丁,而曲料单加芦丁发酵时,芦丁含量随发酵天数的增加而缓慢减少。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包括以下方面:1.采用非腺毛及种皮珠心残余细胞共同鉴别六神曲中的麦麸,并采用种皮栅状细胞及脐点星状或裂隙状淀粉粒共同鉴别六神曲中的赤小豆,完善了六神曲中各味药粉末显微特征的鉴别方法。2.初步建立了六神曲的HPLC指纹图谱,为完善六神曲的质量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据。3.采用碘-淀粉比色法对六神曲中的淀粉酶活力进行测定,该法稳定可行。4.初步探讨了制软材前后及发酵前后苦杏仁苷、苯甲醛以及芦丁的含量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六神曲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生物转化机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