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还乡》在中国的改编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97144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妇还乡》是瑞士德语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经典作品之一,因其怪诞的风格、强烈的戏剧效果和深刻的思想在世界剧坛引起轰动,随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舞台剧、音乐剧等多种形式,在各国持续上演。本文从跨文化戏剧改编的角度切入,聚焦《老妇还乡》在中国的演出情况,关注其改编过程和改编效果,探讨其背后所隐藏的改编动机和改编逻辑。同时结合新时期戏剧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审视中国的跨文化戏剧改编现象,并提出相关建议。
  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梳理了《老妇还乡》的演出情况,并简要评述了学界对这一剧作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正文部分为第一至四章。前三章从个案研究的角度出发,结合剧种特质和戏剧史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改编作品,分析其改编策略和隐含逻辑,梳理其改编脉络。经研究发现北京人艺版话剧《贵妇还乡》(1982)、甬剧《风雨祠堂》(2005)、黄梅音乐剧《贵妇还乡》(2012)分别建构了一座虚幻之城、伦理之乡和欲望之都,暗含改编者的文化价值理念:从探索诗意哲理到回顾传统文化再到批判消费社会,从变革话剧形式到担忧戏曲命运再到跨剧种融合的创新尝试,整个改编链展示了中国剧坛在“戏剧危机”之下由懵懂的模仿借鉴到自觉形塑自身的主观努力,呈现出与原著逐渐偏离、与本土相互适应的局面。第四章则从宏观角度总结改编中反映的问题: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期待视野的变更导致了《老妇还乡》在中国改编过程中的误读、挪用和想象,并以此为依据对跨文化戏剧改编提出建议:一要关注“文化间性”,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抓住原著精义进行改编;二要实施“外推策略”,妥善处理观众的期待视野,主动从本土文化走向多元他者文化;三要“讲好中国故事”,既凸显本土特色,又符合时代诉求,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结语部分对本文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各改编版本通过设定时空语境、改造人物形象、综合运用舞台表演手段等,完成了本土化改编,实现了各自的诉求,共同塑造了中国剧坛四十多年来的风貌,但其中暴露的文化交流问题依然值得深思,中国剧场乃至中国文化要走入世界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声音”一直以来都是诗歌表达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古典汉诗中诗人以“声音”为形式生成节奏和韵律。而在现代诗学体系中,“声音”的含义被进一步扩大,除了悬浮于字词表面的格律之外,它还指涉了一位诗人所具有的超越性的历史眼光、自觉的美学追求以及渗透于诗歌整体的个人化经验等等。现如今,“声音”可以说是成为了辨别诗人的另一“性征”,在诗歌研究中的地位也愈发重要。作为一名倾听时代之音的当代诗人,张执浩以敏锐
学位
杜涯诗歌包涵着浓郁的“宇宙意识”和“乡愁”之思。所谓宇宙意识,是人类以渺小而有限的生命去感知广阔而无限的宇宙时所产生的一种深刻的体悟,它涉及到个体对生命的存在价值、万物生与死的矛盾冲突、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与表现等具体问题的思考,并引发诸如对人性、伦理、宇宙等范畴的深入探索。  在杜涯的诗歌中,宇宙不仅是作为一种诗歌意象来比喻故乡,实际上它有更深层的含义:它以广博的存在容纳、延伸着诗人的“乡愁”,它象
学位
本文所讨论的《月下小景》是沈从文寓居青岛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由九篇短篇故事构成。《月下小景》集中的故事充满矛盾,且表层含义之下蕴含着深层意义,由此故事成为难以简单界定的复义文本。反讽是将表面矛盾统一起来的一种方式,且具有强调世界多样性的特点,故论文选取反讽进入小说。  通过对小说集《月下小景》语言、结构、意义的反讽分析,结合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揭示作者为何反讽以及这种反讽所彰显的作者的主体精神。
学位
桑塔格的沉默美学理论自诞生就受到巨大关注,常常被人看作是她早期激进与反叛的表现。事实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桑塔格的理论并非发表之初就确定下来,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在沉默美学诞生之初,由于语言的悖论和历史的重压这两座难移的大山,摆在艺术家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表现得卑躬屈膝,要么傲慢无礼,其中伴随着对语言、读者(观众)、历史、道德的不同态度,而年轻的桑塔格选择了最激进
《小说灯笼》是太宰治在战争期间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没有早期太宰治式的叛逆,也没有晚期“斜阳”般的颓败,带有一定程度的明朗色泽。在《小说灯笼》的16篇小说中,每一篇都有“作家”身份的人物出现,这些“作家”身上充满悖谬,是突兀的矛盾体,他们集美与丑、善与恶、成熟与童真、纯粹与浑噩于一身,但是目前对太宰治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斜阳》、《维荣之妻》、《人间失格》等作品,侧重研究“堕落”、“死亡”、“无赖”、
学位
卡勒德·胡赛尼的三部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都以阿富汗为背景,围绕阿富汗人的悲欢离合展开,被称为“阿富汗三部曲”。作为一位移民美国的阿富汗裔作家,胡赛尼同时受到东方和西方两种文化的冲击,这两者在意识形态、宗教、政治等方面格格不入。特殊的双重文化身份使得胡赛尼成为了美国和阿富汗之间的联结者、沟通者。  “家园”是胡赛尼小说的重要主题。他笔下的故事都发生在母国阿富汗,描写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