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钛原位掺杂聚合物分散液晶的光聚合动力学及性能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h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在智能开关、智能门窗、全息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激光全息技术和PDLC的飞速发展,使得激光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HPDLC)应运而生,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引发单体聚合、并诱导相分离,其性能主要取决于体系的相分离程度、尺寸稳定性(体积收缩)以及折射率对比度。本文采用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原位掺杂的丙烯酸酯以及丙烯酸酯液晶分散液。利用光差示扫描量热仪(P-DSC),研究了反应温度、UV光强、TiO2固含量对体系的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分别采用密度法和流变法,探究了TiO2固含量对降低体积收缩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前驱体与水的比例,可以制备得到不同固含量、粒径为20nm左右、粒径单分散性好、溶液澄清透明的二氧化钛粒子分散液。2.随着反应温度和UV光强的增加,丙烯酸酯体系的最大反应速率(Rp,max)和单体最终转化率均有明显提高;随着TiO2固含量的增加,体系的Rp,max明显下降,单体最终转化率也有一定的下降。3. TiO2粒子的加入明显地降低了丙烯酸酯体系的体积收缩,降幅达到42.4%;利用密度法或流变法均可获得体系的体积收缩,但所得到的数值存在明显差别,这是由测试方法本身造成。4.聚丙烯酸酯分散液晶体系随着反应温度、UV光强和TiO2固含量的增加,体系Rp,max和单体最终转化率均有明显提高。5.聚丙烯酸酯分散液晶体系随着TiO2固含量增加,其阈值电压和饱和电压均有小幅度降低,对比度有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任何一种语言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地输入和积累。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只有在大脑中输入一定的语言信息,并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后,才能更好地输出信息,进行模仿,形成自然、流利的语言表达。背诵是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常用的策略之一。学生通过反复朗诵甚至背出英语文本,可以增加词汇量。日积月累,便会养成很好的语感,许多词、句就会在交流中被不假思索地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增进用英语进行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中,学生组成小组,分工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一来,课堂气氛会比从前有所改善,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也都会得以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会得以改善,优等生和后进生也会形成互帮互助的局面,这些优点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我们积极探索的内容,我们应该如何分组合作学习,以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呢?  一、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
传统装饰手工艺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展现了优秀的历史文化.经过不断的发展,传统装饰手工艺传承了下来,在当前仍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社会发展对传统装饰手工艺产生了一
螺[环己-1,3’-吲哚啉]-2’,4-二酮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因此在医药、农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它的合成方法包括i)以3-氯亚甲基-吲哚啉-2-酮与Danishefsky二烯为原料的四步反应;ii)3-氯亚甲基-吲哚啉-2-酮与α,β-不饱和酮在仲胺的催化作用下来合成;iii)以2-(2-硝基苯基)丙烯酸甲酯和反-1-甲氧基-3-三甲硅氧基-1,3-丁二烯为起始原料通过三步来合成等。另外合成